◎楊淞淋
?
霸權穩定論與國際政治經濟學
◎楊淞淋
霸權穩定論的提出推進了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發展進程,有關專家學者認為國際間國家權力的霸權式分布能夠有效地促進國際間政治經濟秩序的穩定,而國際間各國家的權力如果相差較大或是相差較小,都會使得國際上政治經濟秩序呈開放型狀態,因而關于霸權穩定論的發展在相關問題領域以及學術分工多學科性發展上都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學習過程中,關于霸權穩定論的研究發展的重要推動性理論,霸權穩定論的提出認為國際霸權國與國際上開放性政治經濟秩序之間有著一定的因果關系,我國在針對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中,針對霸權穩定理論進行了深入性的分析,對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觀點進行了探討,了解了霸權主義同國際政治體系的內在聯系,加深了對霸權穩定論的理解。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金德爾伯格是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中的重要人物,同時他也是霸權穩定論的提出者,1971年由金德爾伯格第一次正式提出了霸權穩定性理論,而后又由美國著名的國際關系學者Robert Gilpin加以完善,Robert.O.Keohane提出的后霸權主義在本質上是一種對霸權穩定論的進一步修飾,霸權穩定論的國際政治學基礎為有效的政府論,從國際金融危機中意識到,國際政府其實同市場一樣,在金融危機中,大國就應該負擔起保障國際間金融市場經濟秩序的責任,國際金融秩序的穩定是需要一個國際政府的,必須要有一個有經濟實力的大國作為領導國,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這個領導國家成為了美國,金德爾伯格不愿意將政治經濟學家們用霸主、霸權國的稱呼來形容領導國,他認為領導國是因為經濟地位基礎所必須要承擔的責任。
金德爾伯格在政治經濟學理論當中引入了公共商品的概念,在一段國際關系當中,針對于同一個國家而進行開放的市場經濟中的公共商品,而它是一種建立在國際金融貿易中的最惠國待遇理論基礎上的,采用無條件互惠性的原則來開展的自由貿易制度,它有一種保證國際貿易穩定交易的國際貨幣,并且為國際安全性提供了保障。Gilpin認為,領導國也就是霸權國必須要負責提供這種公共商品,并且承擔所有成本,將建立的國際性金融體系開展到整個現代化經濟組織,這是領導國自由主義的價值觀的體現,也是為全球經濟共同體準備的。
Gilpin認為只有在霸權主義存在下,并且形成一種特殊的國際政治金融經濟秩序,才能夠使國際間的自由經濟貿易得到發展,全球性經濟的發展需要一個霸主需要一個大國,他認為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經完全衰退,英國已經沒有能夠再對國際經濟貿易進行掌管,而國際政治經濟學認為,自由的經濟制度是霸權主義下的產物,沒有霸權主義的發展就沒有自由經濟主義的發展和興盛,只有在霸權主義下,全球性的自由經濟體制才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而運行,自由市場的發展則必須要以霸權、自由以及全球性的共同利益關系才性,而自由和利益都是要霸權為前提條件的,沒有了霸權,全球國際性的經濟體制根本無法正常運轉。
Gilpin認為霸權國一定會盛極必衰,霸權國是建立在軍事能力和科技能力基礎上的,但是軍事能力和科技能力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全球國際經濟市場的發展需要一個健全而完善的國際政治環境。市場經濟本身運作是有其自身的規律的,通過競爭體制會使得市場經濟中的每個國家的市場占額分布以及格局都發生不斷的變化,這種霸權國之間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只能通過戰爭的形式來決定霸權國的霸權穩定性地位,所以在霸權國霸權衰落過程中,會觸發國際戰爭,從而形成新的霸權國國際政治經濟體系。
Gilpin從經濟收益理論說強調了霸權國在自身的政治經濟活動中會加快衰落的發展趨勢,為了提供國際性的公共商品,霸權國自身要付出相當大程度的成本,所以霸權國的經濟收益將會不斷地減少,甚至到最后會把霸權國自身的經濟收益完全消耗掉。霸權國為了維護霸權的穩定性地位而付出的成本要比霸權國自身經濟發展的增長速度還要快,最后就造成了霸權國再也沒有能力承擔霸權地位,從而放棄霸權國的稱號。國際公共產品的負擔,本身就是對霸權實力的一種消耗,使霸權國喪失自信心,不愿意再維護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二戰以后,美國忍受了歐洲西方國家和日本出口商品的歧視性做法,使美國的經濟利益服從于歐洲歐盟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利益,但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美國自身的經濟發展受到了巨大的損失,也對美國的霸權穩定性發展產生了阻礙作用,使美國的霸權地位受到了威脅。霸權穩定論的提出對于我國的政治學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日本政府認為,中國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取得世界霸主地位,所以日本想要建立一個國際經濟共同體,并且無限性地擴大它,從而稀釋中國的影響力地位,日本將霸權穩定論同中國威脅論聯系在了一起。當今美國的經濟實力已經呈多樣化、分散化的發展形式變化,衡量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標準也不再是傳統觀念上的意識形態,從上個世紀末到現在,雖然美國對于國際間政治經濟事務的處理能力有所下降,但其實也是另一種形式地將權力交給其他國家,就其整體實力而言,美國的霸權國地位依舊十分穩固。
霸權穩定理論自提出之日起就引起了國際政治經濟學界的爭議,霸權穩定論的提出加快了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步伐,維護全球國際中政治經濟秩序必須要有一個霸權國,從霸權理論到公共商品概念上加深對了對霸權穩定論和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理解和研究,本文從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下霸權穩定論的起源說起,進而對霸權穩定論的理論機制和戰略目標進行了探究,并且對霸權穩定論在全球國際政治經濟體系下的發展趨勢作了深刻分析。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