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 F321.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002-01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是政府引導下農民自主組織的誘致性的制度變遷,適應了現階段農村生產力的發展,為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可持續發展能力比較弱,制約了農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
1 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 經營制度不規范、不完善。一是《合作社章程》的建立和執行不規范。多數依照農業部示范章程建立,流于形式,合作社成員對章程內容不理解,有的合作社寫一套做一套。二是組織機構不健全。即使有也流于形式,沒有切實履行章程規定的職責,日常活動不正常,沒有按章程規定正常開展活動,有的成立之后一年連一次活動都沒有,合作社成立后基本處于松散狀態。有的合作社在決策權力有家長式作風,沒有體現決策民主,農戶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三是財務制度不健全。多數專業合作社未建立財務管理制度,甚至有的連基本帳目都沒有。
1.2 缺乏管理和技術型人才。目前合作社的牽頭人,大多是一些農村能人和專業戶,多數屬于傳統農民,學歷不高,缺乏專業知識。而且,由于農業是弱勢產業,許多專業和技術人才并不愿意投身合作社,因此缺乏專門的管理人才和技術骨干。此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技術上也存在著不少制約,由于缺乏相應的技術指導,大部分合作社沒有能力實施標準化生產,直接影響到市場競爭力的提高,制約了合作社的發展。
1.3 組織運行機制不規范不健全。盡管絕大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都在其章程中規定了會員的權利和義務、理事及理事長的職責等內容,但在實踐中,組織內的責權利并不明確。實際運行過程中,合作經濟組織的最高和最終決策權往往集中在依托組織和少數“能人”那里,社員大會多流于形式,而專事監督職能的監事會則成為擺設甚至有的根本就不設置。
1.4 政策引導扶持不夠,宣傳力度不大
農業是一個弱質產業,農民是一個弱勢群體。在此基礎上建立的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就顯得先天不足,其發展也需要一個艱辛的過程,需要各級政府和政府部門給予更多的政策引導與扶持。但由于對農村專業合作的認識不夠,宣傳力度不大,缺乏引導,有的農民根本不清楚專業合作組織的概念,主動參與的意識較差,影響了協會的正常發展。同時,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合法權益和地位難以得到有效的保護,對專業合作組織的生存和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2 促進農民合作組織的對策
2.1 提高認識,加強指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是主體,但并不意味農民專業合作社事業僅僅是農民的事情,各級黨委政府應關心、引導和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要樹立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扶持農業、扶持農民的觀念,切實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做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載體和加快農業現代化的一項戰略措施來抓。各級農業部門要增強責任意識,做好日常工作。同時,要注重對合作社的指導和監管,樹立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扶持農民促進增收的思想觀念,改變只求數量不求質量的思想。改進管理方式,改善服務態度,幫助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加強業務指導,開展技術培訓,提供政策咨詢,搜集市場信息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全力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2.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大財政扶持力度,要在用好財政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專項資金的同時,嘗試利用財政扶持資金為組織創造有效的貸款擔保機制。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將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納入執行政府農村經濟政策目標的組織體系中,在扶持農業產業化項目、開展農業科技推廣、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以及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等方面優先選擇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為重要的實施載體,主動創造機會發展壯大一批在當地有影響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2.3 典型示范,逐步推進。我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要分類指導、典型示范、逐步推進。一是對基層供銷、農技等部門興辦的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專業協會在吸收農民入股的基礎上進行股份制改造,使其成為股份制專業合作社;二是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改革后的糧食購銷企業、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農產品經銷大戶、農村經紀人領辦專業合作社;三是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指導協調,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行業自律。
2.4 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各級金融機構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信貸支持,在各種貼息貸款項目和小額貸款上向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傾斜,幫助其解決生產經營資金缺口,妥善解決農民生產資金貸款難的問題。同時,在組織領導、典型培植和推廣、考核獎懲等方面出新招、求實效、下工夫、努力形成推進合力,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又好又快發展,更好地發揮其在農民增收和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2.5 健全指導體系,加強業務培訓。依托農經管理部門,建立和完善縣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指導服務體系。按照分類指導、分級負責、注重實效的原則,建立業務培訓制度,采取多種形式在基層干部和農民中開展合作知識培訓,力爭使大多數農村合作經濟組法人代表得到培訓,并培訓一批從事指導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業務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