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049-01
雜交水稻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組合不斷更新。而研究和種植雜交水稻的重要意義就是為了解決世界糧食不足的問題,由于雜交水稻,無論是產量,抗病性,各種綜合形狀都要比不雜交的水稻要高,這就意味著雜交水稻糧食出產量的提高,為日益增加的人口與有限的土地資源環境下更好地解決糧食問題發揮了重大作用。特別是在全球進一步發展雜交水稻,對保障世界糧食安全和促進世界和平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 水稻雜種優勢的表現
1.1 根系發達。雜交水稻與一般常規品種比,具有根多、根長、根粗、根系生長快,入土深,分布文,吸收能力強的特點。所以雜交水稻耐肥、抗倒、不早衰。
1.2 生長旺盛,分蘗力強。雜交水稻由于根系發達,吸收力強,所以莖葉生長旺盛,莖粗壯,葉面積大,分蘗能力強。
1.3 穗大、粒多。雜交水稻各生育期的葉面積系數都比常規水稻大,葉片的葉綠素含量高,光合作用旺盛,制造的有機物質多,這是形成大穗的物質基礎。
1.4 適應性廣。山區、丘陵區、平原區、肥田、瘦田、深泥腳田、泥腳田,都有雜交水稻栽培,只要掌握了栽培技術,增產效果都比較明顯。
2 組合選擇技術要點
選擇組合主要應考慮組合的熟期、抗性、米質和豐產性等指標。一般來說,生育期稍長的組合,營養積累的時間較長,獲得高產的潛力較大,只要水源等條件許可,應盡量選擇生育期較長的組合,以利豐產。配制出優良組合后,還需通過正確的栽培措施,做到良種良法配套,使雜交水稻在生產上發揮最大的生產潛力和最好的經濟效益。
3 浸種催芽、適時播種
3.1 種子處理
3.1.1選種 在浸種前要進行選種,清除秕粒小粒,選留籽粒飽滿的種籽。
3.1.2曬種 浸種前,曬種1—2天,有增強種子透水、透氣性,提高發芽率、滅菌等功效。
3.1.3浸種消毒 一般用40%多菌靈浸泡48小時,浸種的目的是為了滿足種子發芽時對水分的要求。
3.1.4催芽 催芽的好壞是培育壯苗的重要環節之一。催芽要求做到“快、高、齊、壯”。
3.2 播種 播種期確定, 主要根據氣候條件、組合特性、耕作制度等因素確定播種期。
3.3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的基本要求是插足基本苗。水育秧播種量每畝為2—3公斤,旱育秧播種量每畝為1—2公斤。
3.4 壯秧標準 雜交稻壯秧標準的共同特點:一是帶分蘗;二是適齡。所謂帶分蘗即雜交早稻和早插的雜交中稻秧苗分蘗株率應達40%—50%;所謂適齡即要求插后主莖在本田至少長出3片新葉再進入幼穗分化期,一般遲熟組合在35天以內,中熟組合在30天以內,早熟組合在25天以內。
4 科學施肥
4.1 施肥原則 雜交水稻產量高,土壤養份消耗量大,每年需要補充較多的氮、磷、鉀等大量元素肥料,以及硼、鋅、錳等多種微量元素肥料。
4.2 施肥方法、時間
4.2.1“前促”施肥法。其特點是將全部肥料施于水稻生長前期,采用重施基肥、早施分蘗肥的分配方式,一般基肥占總施肥量的70—80%,其余肥料在移栽返青后即全部施用。此法適用于作雙早、單早的早熟雜交稻。
4.2.2“前促、中控、后補”施肥法。注重稻田的早期施肥,強調中期限氮和后期氮素補給,一般基肥和分蘗肥占總肥量的80—90%,穗、粒肥占10—20%。此法適用于生育期較長,分蘗穗比重大的中、遲熟雜交稻。
4.2.3“前穩、中促、后保”施肥法。適用于旱育保姆育秧、軟盤拋秧等育秧方式的雜交稻。因其扎根快,前期來勢猛,操作中需要全程均勻施肥,減少前期施氮量,中期重施穗肥,后期適當施用粒肥,一般基肥、分蘗肥占總施肥量的50—60%。穗、粒肥占40—50%。不可一次施肥過量,且要防止后期脫肥。
4.3.1提倡使用穗粒肥,巧妙使用葉面肥
4.3.1.1穗肥 幼穗分化后、抽穗之前施用的肥料為穗肥。穗肥在抽穗前15—18天施用較為適宜。穗肥以氮、鉀肥為主,施用量不宜超過總施肥量的5%—8%。穗肥施用是一種技術性較強的工作,過早、過遲或過量都可能出現失誤。生產上應特別注意不要施氮過量,在水稻長勢過于繁茂或有稻瘟病發生的癥狀時,穗肥只用鉀肥不用氮肥。
4.3.1.2巧用葉面肥 葉面追肥可以較快地被莖、葉吸收利用,減少肥料在土壤中的損失。葉面施肥通常是在齊穗期至灌漿期噴施,噴施時間最好在下午或傍晚無風的天氣進行。一般選擇含多種養分的高效肥料,濃度在0.3%—0.6%左右為好,后期脫氮的,可加0.5%尿素一起噴霧。
5 加強秧田管理
秧田期水分管理要堅持濕潤灌溉,防止串根,既要防止過干,又要防止水層淹沒秧盤,出苗前半溝水,氣溫較高的季節,每隔2—3天灌一次跑馬水,讓其自然落干,盤土濕潤。根據秧苗長勢情況施肥,一般施二次肥,即在1葉1心和移栽前3—4天用0.2—0.3%尿素液淋施。
6 病蟲防治技術要點
水稻主要病蟲害有:稻瘟病、紋枯病、白葉枯病、細菌性條斑病和主要危害粳稻的條紋葉枯病;蟲害主要有:前期的稻薊馬,葉蟬、灰飛虱,中期的稻縱卷葉螟、三化螟、二化螟、后期的褐飛虱,各地要注意植保部門的病蟲預報及時采取防治措施,特別是兩系雜交水稻,在破口期和齊穗期要用藥防治稻曲病,確保水稻的豐產豐收。
7 適時收獲
一般雜交水稻抽穗后30天就已成熟(個別組合在40—45天),在稻穗中上部黃熟后就可收割了,最后就是要做好晾曬和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