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115-01
近年隨著林權改革的深入,林下經濟作為林權制度改革的成果,正成為深化林改的“有機凝聚”。林下經濟屬于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它使林業產業從單純利用林產資源向林產資源和林地資源結合利用轉變,在促進生態和諧、增加林地生物多樣性、培育保護林木資源、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真正的將保護生態的政策制約變為經濟發展的優勢,成為了將林業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優勢動力。
林下經濟是借助林地的生態環境,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蔭優勢,開展林下種植、養殖、初級加工、林下旅游等多種項目的復合生產經營活動。既包括林下產業,也包括林中產業,還包括林上產業,是可形成立體生產,使相關產業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循環相生、協調發展的現代生態農業模式。我國林地資源豐富,林業用地占到46億畝,是耕地的 1.5倍,如果綜合利用廣闊的林地和種類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發展林下經濟,生產多種多樣豐富的綠色產品,相當于擴大了我國幾十億畝土地的利用面積,極大地拓展了農村經濟發展的空間,走出一條保護生態與發展林業相結合的最佳路徑。因此,發展林下經濟,符合綠色發展的方向和社會消費的取向,是實現國土空間開發的優化和高效利用,大有可為。
1 林下經濟的特點和作用
1.1 林下經濟是綠色經濟。林下經濟是環保又低碳的綠色經濟,屬于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通過林改,農民利用林業資源使收入大幅增加,由于林業資源屬于可再生可循環利用資源,發展林下經濟使林地林木全面升值,在林業經濟周期縮短的同時,林業附加值增加,森林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明顯提升,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形成以林養農、以農哺林、以工富林生態循環系統,有力地促進了生態建設。
1.2 林下經濟是特色經濟。林改后,農民依托森林資源發展林業產業,充分挖掘林地潛力,將林地、物種、景觀等生態資源加速轉化為發展資本,由傳統單一的木頭經濟、果品經濟等發展模式發展、衍生出林下種植、林下養殖和林下旅游等豐富多樣的發展模式。利用林地資源生產出具有綠色、環保、健康等特點的林下種養產品以更貼近自然的生產方式,備受熱愛綠色產品的人們的青睞;依托天然的林區風景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起的森林觀光、綠色采摘、生態旅游、農家樂、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帶來的附加環境效益創造了更高的經濟價值。林下經濟帶動農民致富的同時,也成就了一方特色。
1.3 林下經濟是立體經濟。林下經濟調動了農民管護林區的積極性,護林造林使森林資源面積擴大,生態環境得到保護,豐富的森林為林下種植養殖提供適宜的小氣候、合理的空間和更豐富的供給,農民充分利用林地、林木和林蔭等資源發展立體林業,利用林地資源,發展林下種植、林間養殖;利用林木資源,發展編織、木材生加工等副業;利用林木涵養的水源養魚;利用林蔭資源,發展林中養鳥、養蜂;利用森林景觀資源,發展森林旅游和農家樂等。多種形式的、立體化的林下循環經濟,開辟出了一條發展生態產業和循環經濟的新路子,實現了政府要“綠化”農民要“效益”的雙贏目標。
1.4 林下經濟改善生態環境。林下經濟充分挖掘利用了林下土地資源的潛力和林蔭空間等自然優勢,選擇適合林系生長的生物種類,通過合理種養,構建出穩定的生態系統,是資源環境代價最小、能耗最低、污染最少、效益最高的生態產業。林下養殖改變了人畜混居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改善了人們的居住環境,促進了農村生態環境持續優化;林下旅游、觀光,調節身心,增強了人們崇尚自然、保護生態的意識,強化了生態文明觀念。豐富的森林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成為了各地展示形象的綠色名片、吸引社會投資的重要籌碼,可以說,發展林下經濟實現了生態功能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1.5 林下經濟促進林業專業合作組織產生。林業專業合作組織與以往的合作社不同,是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能夠有效地解決小生產與大市場相矛盾的問題,對于鞏固和發展林改成果作用及其重要。而以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組織為單元,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創造的多種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在引領農民發展林下經濟、參與市場競爭過程中,發展態勢良好,也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林業專業合作組織作為林業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在林業各個方面也發揮著主力軍的作用。
2 發展林下經濟的意義
2.1 發展林下經濟尤其是發展林下養殖業和種植業,有利于把農村部分多種經營項目轉移到林下,提高林地復種指數和單位面積土地產出,克服林木收益慢的問題,節約土地資源又促進林業生產,起到近期得利、長期得林、協調發展的產業化效應,有利于林業綜合效益的不斷提高。
2.2 發展林下經濟是促進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使農民“不離鄉能就業、不砍樹能致富”成為可能。林下經濟模式無論是林下種植還是林下養殖,都是農民最熟悉的,它讓農民將發展的目光從樹上移到樹下,由于林下經濟項目投入少、見效快、技術易操作、產品潛力大,易銷售,因而也成為農民最適宜、最便捷的增收渠道,可以讓依靠傳統種植業生活的農民從林下經濟中獲得更大更高的收益。
2.3 發展林下經濟促使農村農、林、牧各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使林下產品更豐富,在有效帶動加工、運輸、物流、信息服務等相關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延長增粗了產業鏈條,促進農業生產發展。
結語:發展林下經濟將真正實現造林綠化的科學發展與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