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最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和進步,國家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植樹造林,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林業發展過程中,對育苗技術和育苗理念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現代育苗技術的應用更好的促進林業系統的發展,植樹造林過程中選育的樹苗更加健壯,適應性高,對提高植樹造林的成功率有著極大的幫助。本文主要結合寧夏固原市林業發展現狀,就現代林業育苗技術和育苗理念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的促進林業系統實現可持續發展有一定助益。
[關鍵詞] 現代林業 育苗理念 育苗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135-01
近年來,固原市借助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建設項目,以六盤山為核心的生態功能區水源涵養功能得到了迅速恢復,每年涵養水源5億立方米,全市林業生態效益凸顯。目前,全市林業用地總面積668萬畝,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39.4% ,森林面積306萬畝(2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17.6% ,高出全區平均水平5.2個百分點,林業生態效益、水源涵養功能明顯增強。
1 現代林業育苗技術分析
1.1 選擇合適育苗地,做好整地施肥工作
育苗基地應該選擇交通方便,地勢較高,排水方便,土壤層深厚,肥沃、地勢平坦的山地灰褐土、山地棕壤、山地灰棕壤、淋溶褐色土以及淡栗鈣土地建立苗圃地。選擇好育苗基地之后,應該做好整地施肥工作。整地應該在早春土壤解凍后及時深耕,整地深度維持在20~25cm左右,整地要保證地面土壤細碎,地勢平整。育苗地施肥主要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一般每畝施入完全腐熟的有機肥4000~5000公斤,然后施入適量的化肥。施肥結束后,做苗床。苗床規格應該結合造林樹種和氣候環境綜合確定,在多雨的地區應該做高苗床,干旱地區苗床應該低一些。結合固原市的氣候環境,苗床高度一般維持在15~20cm左右,寬度維持在1.0~1.2m之間,具體長度結合育苗地的實際情況綜合確定。
1.2 做好播種工作
首先,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在播種前一周,苗床制作完成后,可以選擇使用0.3%的硫酸亞鐵溶液進行全面消毒處理;其次,做好播種工作。播種或者扦插可以在秋季或者春季進行,播種深度應該結合種子大小綜合確定,一般播種深度為種子顆粒直徑大小的2~3倍,對于落葉松、云杉等樹種播種深度最深為1cm,然后在種子上方覆蓋上濕潤的土壤。覆土后要輕輕鎮壓,保證土壤墑情。
1.3 做好苗期管理工作
首先,做好藥物防治和間苗工作。在苗木未出土之前,要保證苗床濕潤,當有三成左右苗木出苗之后,要做好病蟲害藥劑防治工作。可以選擇使用退菌特、多菌靈等農藥500倍液及時防治苗木病害。此后每隔一進行一次消毒作業,防治苗木病蟲害。中耕除草要結合苗床實際情況綜合確定,一般在苗木生長出真也前后開始中耕除草,以后每隔一個月除草一次。苗木出全苗一個月后開始間苗,要按照去弱留強,去小留大,去密留疏的原則進行間苗。一般每平米留苗400~500株,每畝留苗15~18萬株左右;其次,最好苗期追肥工作。對于新育苗每年應該至少追肥3~4次,第一次追肥應該在出全苗后30天左右進行,主要以氮肥和磷肥為主,每畝追施尿素10~12公斤,然后每隔半個月追施一次,以溝施為主。
1.4 做好苗期病蟲害防治工作
苗期病蟲害主要有蠐螬和金龜子。在進行病蟲害防治過程中,不管針對哪種病蟲害,都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升防治效果。綜合防治技術是要結合苗圃病蟲害發病情況綜合確定防治方法。首先,做好人工防治工作。采用深秋季節苗木出圃后人工挖掘撿拾,或7月底8月初雨后的清晨6~8點,由于蠐螬不耐水濕會自動爬出土面進行活動時進行人工撿拾;其次,做好物理防治工作。在金龜子成蟲的羽化高峰期可利用金龜子成蟲的趨光性,用黑光燈誘殺,也可在黑光燈周圍噴灑胃毒性農藥,以便殺死金龜子成蟲,防治誘殺燈周圍蟲害加重;最后,做好化學防治工作。用50%辛硫磷200倍液,或“3911”乳油500~800倍液在苗床上用粗木棍扎洞灌根,扎洞時應在不同播幅扎2~3個洞,扎成“品”字型。灌注后,再覆土蓋住,以防苗根漏風。在盛蟲期,可向苗木上噴灑75%辛硫磷或對硫磷等胃毒性毒藥,防治效果顯著。
2 現代林業育苗理念分析
在傳統林業育苗過程中,種植戶都是采用容器育苗方法開展育苗工作。利用容器育苗可以節省較多空間、時間和成本支出,是一種比較簡單和方便的育苗方式,但是傳統容器育苗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雖然采用容器育苗可以有效降低移栽過程中對苗木根系造成的傷害,但是由于容器空間狹小,會導致苗木生長過程中根系翻卷現象出現。使得苗木根系發育不完善,影響苗木健康生長,從而對林業生產造成嚴重的危害。基于此,需要我們積極采用現代林業育苗理念,保證林木健康生長。首先,通過對技術手段進行優化,在人工大棚內構建可供采集的插條母本,積極積極利用扦插育苗技術進行育苗。同時,選擇使用播種育苗的要充分做好催芽工作,配制科學的營養土,制作合適的苗床,最終促進出全苗,提高插條成活率;其次,做好育苗過程中的各種管理工作。要科學采集柴插穗和種子,做好扦插和播種后的濕度以及光照管理工作;再次,選擇科學的育苗供求。要選擇那些不會對苗木根系造成影響的育苗容器,最近幾年無紡布育苗容器逐漸應用開來,其在保護植物根系健康生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第四,科學紙杯培養土基質。優良的培養土并不是肥料越多越好,而是保證其能夠為苗木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透水性,透氣性良好,為苗木生長提供全方位的影響;最后,在具體育苗過程中,還可以使用一些外源性的植物生長激素,促進苗木根系生長發育,最終提高育苗質量。
參考文獻
[1]邢金香,張成梁,杜永吉. 新型綠色環保蜂窩育苗容器材料研究[J]. 林業實用技術. 2011(10)
[2]邢金香,史敏華,梁愛軍. 大規格蜂窩狀塑料薄膜育苗容器移植育苗技術[J]. 山西林業科技. 2005(04)
[3]鐘科. 建成“移動森林”不是夢——控根快速育苗容器和控根專用栽培基質簡介[J]. 中國花卉園藝. 2004(22)
[4]鄒誠. 淺析育苗容器及其制作機械的國內外發展概況[J]. 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 2001(12)
[5]馮春梅. 淺議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在現代林業建設中的作用[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