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本文通過試驗研究,提出油菜機械開溝免耕直播條件下,油菜高產施肥技術。
[關鍵詞] 油菜 機械開溝 免耕直播 施肥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5.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146-02
為探索油菜輕簡化、機械收獲條件下的優化高產施肥,通過合理調控化肥投入,提高全省油菜產量。2014年我縣開展油菜群體優化施肥試驗,驗證油菜高產種植條件下的養分吸收規律,指導油菜高產施肥技術。本次試驗油菜2014年種植,2015年5月12日收割,室內考種結束。試驗總結如下:
1 試驗概況
本試驗安排在祁山鎮先鋒村新源組張永生農戶田塊,中等肥力田塊,前茬為水稻,品種粵優938,收割產量512公斤。
2 試驗設計
試驗設五個處理:
對照(編號1)采用大多農戶的油菜苗期追肥習慣,畝用肥總量20.45 kg,其中純N13kg、P2O53.75kg、K2O 3.75kg,畝基施硼砂1公斤,磷鉀肥一次性作基肥施下,氮肥分為基肥75%、苗肥25%。
處理1(編號2),采用省油菜大配方,畝用肥總量為20.25kg,其中純N9.9kg、P2O55.85kg、K2O4.5kg,畝基施硼砂1公斤,氮磷鉀肥一次性作基肥施下。
處理2(編號3),采用省油菜大配方,畝用肥總量為24.85kg,純N14.5kg、P2O55.85kg、K2O4.5kg,畝基施硼砂1公斤,磷鉀肥一次性作基肥施下,氮肥分為基肥68%、苔肥32%。
處理3(編號4),采用省油菜大配方,畝用肥總量為33.95kg,純N19.1kg、P2O55.85kg、K2O9kg,畝基施硼砂1公斤,磷肥一次性作基肥施下,氮肥分為基肥52%、越冬肥24%和苔肥24%。鉀肥分基肥(50%)和苔肥(50%)
處理4(編號5),采用省油菜大配方,畝用肥總量為33.95kg,純N19.1kg、P2O55.85kg、K2O9kg,磷肥一次性作基肥施下,氮肥分為基肥52%、苗肥17%、越冬肥14%和苔肥17%。鉀肥分基肥50%和苔肥50%。
處理5(編號6),采用祁門縣油菜配方肥,畝用肥總量為60kg,純N18.7kg、P2O56kg、K2O9kg.畝基施硼砂1公斤,祁門縣油菜配方肥60公斤,氯化鉀7公斤,尿素25公斤。(基肥用配方肥35公斤+氯化鉀7公斤+尿素5公斤。一次追肥用配方肥15公斤+尿素10公斤。二次追肥用配方肥10公斤+尿素10公斤)
現蕾初花期,各處理噴施優質硼肥2-3次。
3 試驗操作
3.1 小區設置:田塊預留好灌排溝埂和保護行,不設重復,四周設保護行,三溝配套,采用免耕直播種植方式。小區形狀為長方形,每小區面積100m2左右。小區田間布置圖如下。
3.2 試驗品種:秦油10。該品種屬甘藍型半冬性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種,全生育期236d左右,生長勢強,春發快,幼苗半直立,葉色綠,色淺,葉大,薄,裂葉2~3對,深裂葉,葉緣鋸齒狀,在臘粉,花瓣較大,側疊,花色黃,一般株高168.0~175.0cm,分枝部位40cm左右,勻生分枝,單株有效分枝節10個左右,平均單株有效角果數一數455.8個,每角粒數21.2粒,千粒重3.4g,籽粒黑色。
3.3 田間管理
播期。本田塊中稻茬9月29日收割,亮田7天使土壤濕度達70%確定試驗開始進行。根據所在區域的高產播期播種及免耕條件,畝用種量0.2公斤,間苗定株2-2.5萬株/畝。
機械開溝。10月6日機開溝作業。按試驗布置,開溝畦面1.2。開溝時要從中間溝先開,再向左向右兩邊開好直溝,再沿田塊四周深開圍溝,使“三溝”溝溝相通。用拖拉機開溝,將開溝的泥土拋撒覆蓋在畦面上,細泥蓋籽。
施肥。種子撒施田面,根據試驗要求,用機械開溝做好小區,接下來就是根據試驗要求,稱取小區肥料,撒到各個小區上。
化學除草。播種后及時用50%的乙草胺乳油100毫升加水50公斤噴撒畦面,3葉期后用多效唑30克,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進行化控,防治高腳苗,促壯苗。同時用高蓋等化學除草劑進行一次化學除草。12月15用蓋草能乳油20-30克兌水30公斤噴施。防止草害。
間苗補苗。1葉期后間苗1-2次,3-4葉期進行定苗,采取除弱留壯,移密補稀等方法,避免苗擠苗,保持平均株距在0.12米左右,每畝留苗2-2.5萬株。如缺苗較多,要及時催芽補播,力爭苗勢均勻、苗情生長基本一致。三葉期前進行1-2次間苗,4-5片真葉期開始定苗補苗,以每畝2-2.5萬株。
防治病蟲害。苗期和越冬前主要有蚜蟲、菜青蟲等,及時做好化學防治。油菜菌核病近幾年呈偏重發生,影響產量。因此在初花至盛花期要及時用菌核凈等殺菌劑防止2-3次,減輕病害造成的產量損失。同時注意預防油菜霜霉病防治。
4 試驗結果
5 試驗結果及分析
5.1 表一顯示,各小區油菜生育進程一致,10月6日播種,一個星期后出苗整齊,12月16日進入越冬期,2月28日全部抽薹,3月12日初花,4月17日末花,5月12日成熟收割。6個處理油菜的施肥量基本能滿足油菜生長發育需求,未出現早衰或者貪青晚熟現象。
5.2 表二為田間取樣考種性狀記載,從表中可以看出,處理2、4、5株高最高,為164.6厘米、163.8厘米和163.2厘米,習慣處理和處理1、3株高為153.6厘米、153.2厘米和153.8厘米。一次分枝以習慣施肥處理最高為6個,處理一最少4個;莢果數處理2最高為188.2果,處理1最低113果;籽粒數處理4最多16.4粒,處理2最少14.2粒。綜合性狀比較處理5和處理3基本苗占優的前提下,油菜莢果、莢果籽粒數組合在本試驗中處于較高水平,故產量較高,測產為209.63公斤和185.35公斤。
5.3 表四為田間試驗效果評價表。處理試驗中以處理3和處理4肥料投入最多為161.5元,習慣處理為96元最少;獲得的產值以處理815元最高,習慣施肥710元最低;投入產出比以處理5最優為1:1.32,處理4最低為1:1.2.
6 試驗結論
油菜機械開溝免耕直播技術是油菜種植技術發展的一種嶄新模式,對緩解農村勞動力緊張和減輕勞動強度、發展油菜種植規模帶來技術支撐。通過本次試驗,可以看出:處理5投入比最好,產量也最高。歸結為基肥足,注重苗肥和越冬肥的施用。習慣施肥產量低應該是施肥水平不足,而處理1一次性施肥造成分枝少,莢果少,產量就不一定高。因此,機械耕作下的油菜施肥技術還是要注重基肥、苗肥和越冬肥的運籌,為油菜生長提供勻稱的供肥水平,才能獲得油菜的高產,增收增效。
參考文獻
[1]鄭萬葒.油菜優化配方施肥試驗[J].安徽農業科學,2002,05:784-791.
[2]汪先紅.油菜免耕直播優化施肥試驗[J].安徽農學通報,2015,1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