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通過試驗了解我縣常規施肥下水稻氮肥、磷肥和鉀肥的利用率現狀和測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鉀肥利用率的效果,進一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實現化肥零增長目標。
[關鍵詞] 水稻 產量 肥料利用率 試驗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154-01
1 試驗目的
通過試驗摸清常規施肥及測土配方施肥的氮肥、磷肥和鉀肥的肥料利用率,推廣配方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
2 供試材料
供試土壤為潴育型水稻土亞類砂泥田土種,質地砂壤,耕層厚度20cm,地下水位1-2米。有機質29.4/kg、pH5.52、全氮1.72g/kg、堿解氮172mg/kg、有效磷10.4mg/kg、速效鉀75.0mg/kg、有效鋅0.91mg/kg、有效硼0.47mg/kg。供試肥料:氮肥為尿素,含純氮(N)46.4%;磷肥含P2O5 12%;鉀肥含K2O60%。供試作物為水稻,品種為“深兩優814”。
3 試驗時間和地點
2015年5月-10月,在潛山縣開發區夏橋農場安排試驗,中心點東經116°35′41.67″,北緯30°37′1.20″,海拔21米,具有典型性。
4 試驗設計與實施
4.1 試驗設計:本試驗采用大區對比試驗,無重復設計,田塊具有代表性。先分為常規施肥區和配方施肥區2個大區,各大區里分別設置全肥、無氮、無磷、無鉀四個小區,面積均為30m2,小區之間開溝隔離,單排單灌,除施肥水平外其它管理措施相同。
配方施肥處理肥料配方N-P2O5-K2O為13-5-8,其中氮肥基肥-分蘗肥-孕穗肥施用比例為50%-30%-20%,磷肥全部做基肥施用,鉀肥基肥-拔節肥60%-40%;常規施肥處理肥料配方N-P2O5-K2O為14.1-4.8-4.8,施肥方法完全按農民習慣施用,氮肥分2次施用,基肥-分蘗肥50%-50%,鉀肥、磷肥全部做基肥。
4.2 試驗實施:試驗前按供試肥每畝每次施用量折算小區施用量進行稱量、分裝、標記,備用。5月20日采集試驗田基礎樣,6月3日做小區田埂,各小區面積30m2,田埂用農膜包裹隔離肥、水。每小區550穴,每畝共12228株。基肥于6月3日移栽時施用、分蘗肥施用于6月9日放用、孕穗肥于7月15日施用。各小區除施肥水平不一致外,其他措施一致,試驗期間,未遭受自然災害及病蟲害危害。9月30日測考考種、采集植株樣品,10月3日單收單打。
5 試驗結果與分析
5.1 經濟性狀及產量:通過測產考種,獲得各處理水稻生物學性狀,通過單收單打單曬獲得實產,見表1。
配方施肥處理比常規施肥處理增產41.1kg/畝,增幅7.18%。
5.2 植株養分含量:通過對水稻植株養分分析化驗,計算100kg水稻籽粒及相應的秸稈所吸收養分總量,見表2。
5.3 氮肥利用率
5.3.1各處理N、P2O5、K2O吸收量:根據公式“N(P2O5、K2O)吸收量=[水稻籽產量×100kg水稻籽N(P2O5、K2O)養分含量+秸稈產量×100kg水稻籽的秸稈N(P2O5、K2O)養分含量]×100”,計算各處理養分吸收量。
5.3.2各處理肥料利用率:根據公式“常規施肥氮(磷、鉀)肥利用率=[常規施肥水稻吸收氮(磷、鉀)總量-常規施肥無氮(磷、鉀)區水稻吸氮(磷、鉀)總量]/常規施肥肥料中氮(磷、鉀)素總量×100%”,計算常規施肥氮肥、磷肥、鉀肥利用率分別為28.24%、16.67%、70.01;根據公式“配方施肥氮(磷、鉀)肥利用率=[配方施肥水稻吸收氮(磷、鉀)總量-配方施肥無氮(磷、鉀)區水稻吸氮(磷、鉀)總量]/配方施肥肥料中氮(磷、鉀)素總量×100%”,計算配方施肥氮肥、磷肥、鉀肥利用率分別為32.02%、16.73%、71.81。
6 結論
配方施肥區肥料利用率高于常規施肥區,其中氮肥利用率提高3.78個百分點、磷肥利用率效果提高0.06個百分點、鉀肥1.8個百分點,說明合理的肥料配方,科學運籌,可以提高作物的產量,提高肥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