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實力的增強,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如何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在中低產田間的有效應用,增加中低產田的產量,這是我國農業部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就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的優勢以及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在中低產田中有效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秸稈機械化 還田技術 中低產田
[中圖分類號] S14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173-01
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是采用機械設備將各種農作物的秸稈還入田中,使秸稈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有機肥料,改善土壤的營養結構,促進保水、吸收、保溫等好處,增強土壤的肥力和有機物的含量,使秸稈資源得到了高效的利用,為下一茬農作物提供良好的基礎。同時,能夠有效的改造中低產田的土質,對其產量都有幫助,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省成本。
1 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的優勢
1.1 增加土壤肥力
農作物的秸稈中富含氮等主要肥料,還有磷鉀鎂鈣硫等微量元素,這些正是農作物正常生長所需要的基本營養元素。根據相關部門將秸稈機械化還田的監測,秸稈中有機物含量平均為15%左右,能夠大大的滿足農作物的有機肥料的需求[1]。
1.2 改造中低產田
秸稈還田能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的含量,改善了土質。同時隨著土壤中微生物繁殖能力的增強,降低了土壤中的堿性,保證土壤的酸堿度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中低產田的土質情況,增加土壤的活性,對土壤結構有明顯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的質量,保證下一茬作物的產量。
1.3 實現了廢物利用,優化了生態環境
對于中低產田收貨后的農作物秸稈,如果進行集中焚燒,就會對空氣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破壞了生態的平衡,沒有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但是對廢棄的秸稈進行機械化技術的還田,可以提高秸稈的利用率,有利于生態農業的發展[2]。
1.4 節省生產成本
秸稈還田可以增加中低產田間的營養元素,從而減少有機化肥的使用。根據調查數據顯示,1t的秸稈可以為土壤提供大約12.8kg的尿素、12.2kg的磷酸鈣、44.6kg的硫酸鉀,減少了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種植成本。同時,使用機械化還田技術還能節省一部分的人工費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節省了工作時間和成本。
2 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在中低產田中有效途徑的分析
2.1 低產田向高產田轉化的有效途徑
現在很多中低產田過分依賴有機化肥,沒有制定合理的輪作計劃,導致土壤中有機物含量逐漸減少,微生物的活性也隨之降低,最終導致土壤自身的孕育肥力衰退,降低了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雖然在種植過程中使用化肥可以保證農作物的營養和不受病蟲草害的干擾,但是只限于短期內,并沒有做到中低產田長期發展的目標,也不是中低產轉型向高產田的有效出路[3]。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不斷創新,將秸稈還田可以根據實際土壤的情況來豐富氮磷鉀三個主要元素的含量,同時用機械化代替人工,不僅節省了還田時間,還較少了不必要的工序,還田效率也十分高,效果顯著。所以機械化還田技術在中低產田中的有效應用,能夠幫助其轉向高產田,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產量,改善土壤環境,持續穩定的發展,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提高了土地等有限資源的利用率。
2.2 還田效果顯著
將農作物收獲后的秸稈還田后,可以增加有機含量,增強了微生物的種類和活性,能夠更好的調節土壤的緊實度,積累土壤中的養分,為以后的種植提供有力的肥料保障,如玉米秸稈還田,可以每667m2增加碳銨12kg、普鈣5kg、氯化鉀16kg,大大提高了土壤的營養含量。而且經過技術人員運用機械化還田技術和正常使用化肥的在同樣中低產田進行了比較,對產量和收獲后土壤的營養質量進行了監測,事實證明還是秸稈還田的中低產田整體標準最利于長遠發展。同時,還可以將機械化還田技術和人工還田技術進行比較,就會明顯的發現機械化還田技術工作效率高,成本低,質量高等特點。在中低產田中推廣機械化還田技術,提升中低產田的利用效率和產量等方面都有顯著的效果[4]。
2.3 省時省力省人工成本
秸稈機械化還田時,對秸稈進行粉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人工的相關成本,而且提高了粉碎效率和質量,對日后還田都有積極的作用。通常情況下,還田的秸稈都是以噸為計量單位的,數量和重量都過為龐大,不僅不利于人工的還田,增加工人的日常任務量同時,也增加了人工相關的費用,從整體上降低了秸稈粉碎的利用效率,但是同歸相關的機械設備進行粉碎,不僅能節省時間、節省人工成本費用,還能根據實際土壤情況,合理粉碎秸稈的大小,促進土壤的吸收速率,提高中低產田的產量。
2.4 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通過在中低產田中推廣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新近在一定程度上循環利用了秸稈再生成有機肥料的資源,還有利于生態平衡的發展,做到土壤長期可持續利用,保證了農作物的產量,提高了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也在推廣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秸稈還田技術,做到有限資源重復利用的理念,從根本上擴大中低產田的產量規模和農作物質量,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推動了中低產田行業的發展,擴大了經濟收益,追求綠色環保理念的可持續發展,做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提高,同步發展。
結束語
通過對以上有效途徑進行分析,秸稈機械化還田是推動中低產田向高產田轉變的高效途徑,減輕農民的負擔,大幅度降低勞動強度,同時機械化還田技術也是順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推廣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在中低產田中的有效應用,不僅提高了產量,還能夠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完善還田技術,提高還田效率和效果。推動農業穩定增長的可持續發展狀態。
參考文獻
[1]李志杰.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是改造中低產田的有效途徑[J].農業裝備技術,2002,44(6):18.
[2]李水榮.加強農機與農藝融合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2,23(1):27-28.
[3]張衛華,丁力,懷麗珍等.昆山市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推廣探索[J].江蘇農機化,2015,45(2):42-43,44.
[4]趙文義,郭海昆.義縣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推廣應用的探討[J].當代農機,2010,34(1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