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隨著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在農業領域方面,取得了質的飛躍。本文分析了水稻機插秧育秧技術和配套高產栽培技術,旨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關鍵詞] 水稻機插秧 高產栽培技術 應用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178-02
河南信陽有著悠久的水稻種植歷史。信陽地處于亞熱帶,夏季光照充足,氣溫較高,降水豐富,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因素,使得信陽的水稻生產水平在全國躍居前列。
1 稻機插秧育秧
提高水稻生產效率需要打好水稻種植的基礎,尤其是在育秧階段,科學、合理的育秧技術能夠為水稻秧苗打好基礎,減少水稻的發病率,提高水稻產量[1]。
1.1 育秧床土
做好育秧床土的準備工作,能夠有效提高育秧效果。根據信陽氣候、地域環境等特點,結合信陽水稻品種,選擇合適的床土。要注意床土的用量和施肥。尤其是在春季,春寒較重的時期,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保溫措施,避免秧苗爛秧。
1.2 準備秧田
秧田的準備工作是影響水稻機插秧育秧技術的關鍵點。要求選擇土壤肥沃的秧田,同時保證灌溉方便,地勢較為平坦,無雜草且交通方便。另外,在制作秧板時,要注重秧板的質量,才能有效提高育秧效果,為秧苗生長提供優質的環境。
1.3 準備種子
雜交水稻在浸種催芽階段,需要保證溫度在二十四到二十九攝氏度,為催芽提供優質的環境,才能保證雜交水稻的露白率能達到90%以上。如果在育秧過程中出現秧苗黃化或死苗的情況,需要檢查營養土的酸堿性。另外,將營養劑與殺蟲劑、殺菌劑、礦物粘土搭配使用,不僅能降低水稻生生產成本,同時還能有效防治病蟲害的發生,也起到一定的保水抗旱作用[2]。
1.4 準備材料
雜交水稻利用水稻機插秧的秧盤需要28張/667m2.另外需要結合秧苗的生長情況,合理使用早育保姆。對于覆蓋物,最好選擇無紡布,能夠有效防止病蟲害,并保證秧苗的濕度,在降水期間能夠緩解雨水對秧苗的沖刷作用[3]。
2 高產栽培技術
想要提高水稻產量,需要提升機插的質量,同時還需要合理使用肥料,為秧苗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4]。
2.1 提高機插質量
影響水稻機插秧產量的核心因素就是栽插的密度。需要在插秧過程中嚴格控制插秧密度,保證秧田成穗數,提高水稻產量。通常情況下使用東陽PF455S型插秧機,這種機型有固定的行距,對株距也劃分了幾個檔次,根據秧苗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株距。比如:秧塊較大且株距較小的情況下,插秧密度控制在27.9萬穴/hm2,保證每個秧穴內有四根秧苗。在插秧過程中,如果發現漏穴現象,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人工補插。另外,水稻機插秧對于農田的平整度要求較高,最好將全田高差控制在1cm之內;且麥后移栽田不需要旋耕,直接采用收割機進行壓實就行;準備開荒的稻田必須先進行旋耕、淀實處理,同時必須預留出8mm的移栽水層。
2.2 合理使用肥料
在保證機插質量的同時,需要合理使用肥料。尤其是要注重肥料的比例和用量,不易過多,也不宜過少。比如:純氮肥的使用量應該控制在290~350kg/hm2之間,搭配其他N、K、P肥的比例為10:6:5.另外,還需要注意肥料使用的時間,要早晚適宜。通常情況下,秧苗2~3葉齡的階段可以使用氮肥。
水稻機插秧的秧苗分蘗期較長,可以將分蘗肥分幾次使用。比如:機插七日后,可以使用1/2的量,18~21日后,如果發現葉色退淡,可以使用剩下的一半。
秧苗如果出現倒四葉的現象,可以使用穗肥控制,并提升水稻的粒重,保證水稻產量。
2.3 病蟲害的防治
要想提高水稻機插秧的產量,需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在秋季,信陽降溫早、霜凍早,水稻容易發生病蟲害。所以在使用分蘗肥時可以適量使用除草劑,一來能有效去除田間雜草,二來也清除了附著在雜草上的蟲卵,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另外,可以在田間建設保水層,不僅能夠起到保水功效,還能減少雜草的生長。
水稻田間常見的害蟲有大螟、二化螟和飛虱,常見的病害有穗頸瘟病、紋枯病等,要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殺蟲劑和農藥,在保證去蟲除病的同時,以秧田的健康為主。所以在農藥的使用上也要根據病蟲害發生的面積、嚴重情況適量使用,用量過多會使秧苗的生長受到影響。另外,在破口初期,可是適量使用穗粒寶,既能有效減少病蟲害帶來的減產問題,又能增加水稻產量。
2.4 控制水稻環境
水稻在自然環境中受到氣溫影響較大。據調查顯示,水稻三葉期以前如果長期處于12攝氏度以下的環境中,會出現爛秧、死苗等現象,如果在15~17攝氏度以下,分蘗會停止生長。信陽平均氣溫每年在12攝氏度以上的天數約180天。因此,需要對水稻生產環境進行控制。根據水稻生長階段的需求,為其提供優質的生長環境。比如:出苗階段最好控制在12~20攝氏度之間,保證出苗順利;幼苗期間,將溫度控制在15~25攝氏度,使幼苗能茁壯成長;分蘗階段控制溫度在20~30攝氏度之間,30攝氏度以上會使分蘗無效;抽穗階段溫度較高,可以控制在23~35攝氏度,保證水稻抽穗開花多。結合信陽天氣狀況,可以適當調整水稻的種植時間,以保證水稻生長環境優質,從而提高水稻產量。在溫度較低的秋冬季,可以使用相應的覆蓋物保持溫度,或采取相應的保溫手段,以達到豐產優質的目的。
此外,信陽降水量年際變化較大,需要長期觀察,找出規律,并做好預測工作,不僅能夠降低成本,同時還能減少環境因素帶來的損失,保證水稻產量。水稻在抽穗開花和灌漿階段對日照需求較大,而這段時間信陽日照偏少成為制約水稻產量的重要因素。
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陽農業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機械化的生產不僅為農民提供了便利條件,也提高了水稻產量。在水稻機插秧配套高產栽培技術中,還需要對信陽水稻生長過程進行深度分析,并找出以前從未發現的規律,應用到實踐中,開拓提高信陽水稻產量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1]黃自聰.水稻機插秧的優勢及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3(3):34-35.
[2]張鳳華.水稻機插秧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3(5):51,53.
[3]林麗蓉.水稻機插秧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J].北京農業,2013(27):12-12. [4] 劉耀霖.水稻機插秧高產栽培技術[J].北京農業,2015(30):27-28.
[4]王榮海.水稻機插秧超高產栽培技術[J].南方農業,2013,7(7):14-16.
[5]楊福榮.水稻機插秧高產栽培技術要領[J].上海農業科技,2014(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