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 S3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185-01
阿瓦提縣屬溫熱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晝夜溫差大,四季分明,有利于發展特色作物小茴香的生產。近幾年來,在面積推廣種植棉田間作小茴香,特別是在滴灌棉田間作小茴香生產中,不斷探索,總結經驗和優化栽培技術,特制定以下棉田間作小茴香技術。
1 小茴香的特征特性
小茴香屬草本植物,葉成線狀,花黃色,根系淺,生長期短,在整個生育期無需澆水。小茴香味道清香可口,可入藥、泡茶、調味等,有耐儲藏,不招鼠害等特點。
2 栽培技術
2.1 播前準備
2.1.1土地選擇。小茴香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一般以沙土地或沙壤土為宜,如能在土壤比較肥沃、地下水位較低的地塊套種效益更好的。
2.1.2土壤封閉。土地準備按照棉花栽培要求,播前使用除草劑噴灑地表,土壤封閉化除對小茴香出苗無影響。
2.2 播種
2.2.1種子處理。應選擇1-2年生的新種子,要求籽粒大而飽滿,畝用種量250克左右。小茴香種子比較小,播種前與種子量10倍的干沙子拌勻。
2.2.2播種時間。3月25日至4月15日均可播種,也就是早載這一時段播種的棉花。
2.2.3播種深度。小茴香種子小,幼苗頂土力弱,播種一定要淺,播種2-3cm深度厘米為宜,并予以適度的鎮壓,保證出苗。
2.2.4套種方式。
(1)在棉花播種時,將專用小茴香播種器安裝在棉花播種機上進行條播,在寬膜行間的裸露處種植1行,畝播種量300克。此方式具有省工省力省時間的特點,出苗率最高。
(2)在棉花播種時,采用人工條播的方式將小茴香播種于寬膜行間的裸露處,種植1行。方法為:用一條長約70cm的空心地膜管和剪去瓶口的礦泉水瓶,將兩者用透明膠緊緊黏在一起,并在礦泉水瓶瓶底鉆8-9個小眼,播種眼直徑以0.3-0.5cm為宜,以便小茴香種子能從眼口漏出;然后將小茴香種子灌入空心地膜管內,并跟隨棉花播種機條播于寬膜旁的覆土溝內,畝播種量200-300克;播后及時進行人工覆土,覆土深度以2-3cm為宜。
(3)在棉花播種后,采用人工手推小茴香播種機的方式,在寬膜行間的裸露處種植1行,畝播種量200-300克。
2.3 田間管理
只需做好田間雜草和地老虎的防除工作即可。加強地老虎的監測和防治工作,是保證小茴香齊苗的有效措施。小茴香全生育期除草1-2次,第一次于5月上旬,第二次于5月下旬,保持田間清潔無雜草。
2.4 適時采收
小茴香一般于6月上旬成熟。小茴香果實依開花順序自下而上成熟,當下部果實已成熟時,上部仍有一部分正在開花。6月中旬大部分枝葉干枯,籽粒飽滿成熟、變黃有濃香味時應及時采收,整棵拔起曬干,放在水泥場內輕輕碾壓,過篩,微風揚凈,即可入庫或銷售。
作者簡介:買買提·木明,(1960.1-),新疆阿瓦提縣人,新疆阿瓦提縣英艾日克鄉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農藝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