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作為一個傳統行業在逐漸進行改革和創新發展。效率一直是農業發展的重點,沒有效率化生產,就不能提升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農業機械作為農業生產的基礎型工具,對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依據。本文在分析在農業生產中農業機械應用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農業機械實現高效實用及管理的有效策略進行探究,希望為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農業機械 農業生產 高效實用
[中圖分類號] S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222-01
農機管理能夠提升設備的使用安全性,降低故障發生幾率。隨著農業生產技術不斷的進步,農業機械管理也得到了使用者的重視。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價值作用毋庸置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但需要了解、掌握農業機械的使用方法、操作技巧等,還需要充分解決一些基本問題,如農業機械老化問題、閑置問題以及管理問題等。在使農業機械潛在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的基礎上,才能夠使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發揮實質性的作用,進而使農業機械充分展現出高效性及實用性等優勢。鑒于此,本文對“農業機械實現高效實用和管理”進行分析與探究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
1 基于農業生產中農業機械應用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農業機械老化速度快,維護保養昂貴
對于農業機械設備而言,大多數是大型化的設備,由于在使用時間方面較為集中,因此在過度使用的情況下,便會導致部分零構件損壞嚴重,進而加快農業機械老化速度。與此同時,農業機械設備的零構件費用高,進而造成維護保養費用昂貴。這些問題均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有待解決的。
1.2 農業機械閑置時間過長
在我國,農業生產集中在春、秋季節,而夏冬季節農業機械設備則得不到應用,在閑置時間過程的情況下,便可能導致機械設備一些性能減弱。從而在實際生產作業過程中,難以使機械設備的性能全面發揮出來,進而造成生產水平低下等狀況。
1.3 缺乏強有力的管理方法
同樣由于受到農業生產季節性的限制,導致農業機械設備在春秋兩季使用過于頻繁,并且在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的情況下,使農業機械設備的作用能夠有效展現出來。從整體層面分析,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主要表現為對農業機械管理不力,同時缺乏銜接性管理經驗,進而使農業生產水平的提升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
2 農業機械實現高效實用及管理的有效策略探究
2.1 對農業機械工作時間合理安排,杜絕疲勞作業
由于農業機械的工作時間相對集中,所以對農業機械工作時間進行合理安排便非常重要。在合理安排過程中,需使農業生產的需求得到有效滿足,確保農業機械具備充分的休息時間。在明確這些準則之后,便可實施間隙作業以及輪值作業的方法,以此使農業機械使用的強度得到有效降低,進而使農業機械超負荷作業等情況得到有效避免;對于農業機械設備疲勞作業現象需嚴厲杜絕。對于農業機械工作時間的安排,需以農業生產實際情況為依據,進而擬定合理、科學的安排計劃。
2.2 以農業生產特點為依據,對農業機械設備科學配置
對于農業生產而言,由于本體結構單一化情況顯著,從而導致農業機械設備閑置時間過長,在部分功能喪失的情況下,便會影響農業機械整體性能的發揮。所以,需以農業生產特點為依據,進而對農業機械設備進行科學配置。在掌握農業機械設備功能的基礎上,盡可能選擇功能多的農業機械設備,在閑置期間做好維護保養工作,從而使農業機械設備在投入應用時,各大功能得以有效發揮,進而使農業生產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3 融入有效性高的管理方法
為了使農業機械實現高效實用及管理,便需要融入有效性高的管理方法。根據農業生產實際情況,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使農業機械作業人員能夠按照相關制度進行規范作業;制定合理、科學的使用計劃,使農業機械設備能夠得到合理的使用,避免疲勞作業,進而使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得到有效延長;做好綜合管理工作,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配置管理人員,實施對“人”對“機”的雙重管理模式,以此使農業機械的高效性、實用性得以有效展現,進一步為農業生產水平的提升奠定良機。要對農業機械工作時間合理安排,杜絕疲勞作業、科學配置農業機械設備以及融入有效性高的管理方法等。還需要結合農業生產實際,針對農業機械潛在問題及故障,采取及時有效的處理措施。
2.4 建立創新型農業機械管理的發展機制
農機管理的創新型發展對未來農業建設的意義非凡。在建立具有特色創新型農業機械管理機制前,應該明確農機管理在農業發展中的地位,要大力開展農田集中化管理和農作物機械化操作的活動。既要進行農機管理知識的普及和實踐,又要對農機管理機制進行探討和創新,逐步提高農業生產率,實現大范圍農業管理的現代化。為了迎合農業機械管理創新與發展機制需要,相關部門應制定出符合當地發展實情的農械管理制度,使得農機管理創新與發展能夠順利進行,從而提高農業部門和各部門的合作協調性。為調動農機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可以根據當地財政情況,制定出合理的獎懲制度,從根本上提高農業機械管理部門的管理水平。農業管理人員作為農業管理機制中的核心,引導著日常農業管理活動的運作。而農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是衡量農業管理機制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高素質的管理人員可以大大促進農機管理的運行。定期對農機管理人員進行職業培訓,提高專業水平和管理水平。例如在進行農業機械的基本操作與維護保養知識時,從農業機械管理的智能化系統出發教會培訓人員熟練使用,從而大大提高他們在實踐中的管理和操作能力。
3 結語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機械生產是一個重要的部分,農業機械化生產是未來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針對當前農業機械管理存在的問題,應及時加強處理,加強機械化生產的普及以及各種技術的推廣,提高農業機械生產水平。
參考文獻
[1]婁承花.對加快七十六團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建議[J].農業機械,2012(26):116-117.
[2]王善飛.農業機械如何實現高效使用和管理[J].中國農業信息,2014(0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