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介紹了嵐山區茶葉機械化發展現狀,分析了茶葉機械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發展茶葉機械化的建議。
[關鍵詞] 茶葉 機械化 現狀 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 S57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229-01
嵐山區地處魯東南沿海魯蘇兩省交界處,總面積778平方公里,現轄9個鄉鎮街道、421個村居(社區)、42.45萬人。嵐山區臨近大海,地處北緯35度左右,屬暖溫帶濕潤季風大陸性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被譽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日照綠茶被譽為“北方綠茶”、“陽光海岸綠茶”。
1 嵐山區茶葉產業總體情況
嵐山區是“南茶北引”的先行示范區,也是山東省最大的產茶區。自1966年先后引進鳩坑、白毫早、龍井43#、浙農113、金萱等十多個有性、無性系茶樹良種,經過50年的不斷發展,該區茶園總面積占全省40%,產值占全省60%以上。現有市級以上茶葉龍頭企業16家(其中省級2家),獲得QS認證茶葉企業49家,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136家,茶葉協會8家,茶葉研究所5家,碧波、雪青、御青多年獲“全國茶葉百強企業”。嵐山不僅盛產綠茶,還開發了具有嵐山特色的紅茶、烏龍茶、黑茶、黃茶、白茶等產品,初步形成了“春綠、夏紅、秋烏龍”的嵐山茶葉生產格局。2014年4月成功認證“日照紅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日照紅茶”已成為江北茶品代表之一。
2 嵐山區茶葉機械化發展情況
2.1 茶葉田間管理機械化作業程度達到90%以上
近幾年該區加大對小型田園管理機、微耕機、單雙人茶樹修機、機動及電動噴霧機和小型無人機的大力推廣普及,基本實現了茶園在施肥、除草、松土作業、茶樹修剪和茶園噴藥等環節機械化的全覆蓋。
2.2 先進適用的茶葉加工機械在該區發展迅速
該區茶葉加工已全部實現機械化,隨著市場對茶葉品質提升和產品多樣化要求,近幾年該區大力推廣發展新型茶葉清潔化生產流水線、遠紅及微波殺青機、智能紅茶發酵機、大型茶葉色選機、龍井茶炒制機、扁形茶炒制機、碧螺春整形機等先進茶葉加工機械。大力扶持全功能、智能化茶葉無性系茶樹苗繁育基地以及高標準茶樹種質資源圃基地和茶葉科技試驗示范基地建設。
2.3 強化茶葉機械化示范推廣、宣傳培訓
近幾年在該區召開了全省茶葉機械化采摘加工觀摩會、山東(日照)茶葉生產機械展示會、全市茶園管理機械化演示會、全市春季茶園機械化管理現場會 、全市茶葉機械化采摘現場觀摩會 、全市智能紅茶發酵機應用交流會、機械化采摘建園現場會、全市紅茶機械化加工技術培訓班、全市茶葉機械化生產加工技術培訓等會議,省局、市局領導還多次來該區調研指導茶葉機械化工作,同時積極組織到外地進行參觀學習,極大的促進了該區茶葉機械化的發展。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茶葉采摘機械化是該區急需突破的薄弱、瓶頸環節,加快茶葉采摘機械化發展對促進茶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該區積極推廣便攜式電動采茶機和多種單人、雙人采茶機,但由于機械設計缺陷和市場對茶葉外觀要求等原因,致使采摘機械化程度較低。
3.2 部分茶葉加工機械陳舊,清潔化、連續化水平低。茶葉加工生產已從農產品轉向食品標準,但茶葉加工機械更新換代慢,現代高科技、大型、節能型設備和清潔化生產線等相對較少。設備自動化、連續化、智能化程度較低,難以滿足茶葉清潔化生產標準要求,也嚴重制約了該區茶葉產業化的發展水平。
3.3 本地茶葉機械生產企業研發能力相對薄弱。該區盛華茶葉機械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茶葉機械生產企業,生產的13種型號機械已進入國家補貼目錄,產品獲多項國家專利,但由于起步較晚,與南方制造企業的規模、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茶葉機械自主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亟需加強。
4 茶葉機械化發展的方向
4.1 切實提高茶葉機械化采摘水平
該區今后在日照綠茶生產的基礎上,結合紅茶、烏龍茶、黑茶等茶類開發,培育良好茶樹樹冠,積極篩選和推廣機械化修剪和采摘機械,重點在夏秋季節示范推廣茶葉機械化采摘技術。加快引進先進茶葉原料和成品分級篩選等設備,發展和研發與機械化采摘相適應的生產方式、茶葉新產品,同步提高茶葉機械化生產水平,逐步降低茶葉生產成本,促進茶葉增效、茶農增收。
4.2 加快機械化標準茶園示范創建和推廣
機械化標準茶園建設是茶葉生產加工的重要基礎,加快適宜機械化管理和機械化采摘的機械化標準茶園建設是推進茶園管理全程機械化的重要措施。要盡快完善《標準茶園建設技術規范》,加大對機械化示范園的扶持力度。積極建設茶樹資源圃和無性系茶樹苗繁育基地,搞好茶樹品種的選擇和培育,推廣種植更適宜機械化管理和采摘的無性系茶樹良種,加大示范推廣力度,不斷擴大無性系良種茶園面積。
4.3 加大茶葉生產加工新技術的示范推廣、教育培訓
加大遠紅外及微波殺青機、智能紅茶發酵機連續扁茶機以及成套茶葉加工流水線等示范推廣力度,加快茶葉加工機械換代升級,使茶葉加工逐步向智能化、連續化和清潔化邁進。要將微噴、滴灌、無人植保飛機、軌道式茶葉采摘機等茶葉生產環節機械的推廣納入今后茶葉機械化生產的重點。積極組織開展茶葉生產、加工技術培訓活動,加大技術宣傳和推廣力度,提升該區干茶品質和市場占有份額。
參考文獻
[1]肖宏儒,張萌,李德權,劉屏.我國茶葉生產機械化發展現狀及戰略分析.《茶業科學技術》 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