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主要是應用農業機械,將農作物秸稈殘茬覆蓋在地表面下,積極實施硬茬播種和施肥耕作技術,其技術的實質是通過將作業殘茬覆蓋在地表上,實現免耕、少耕,最大程度保護土壤,降低土壤水肥流失,降低地表蒸發,降低農民群眾勞動強度,充分利用好天然資源,實現農業生產過程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關鍵詞] 鎮賚縣 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 推廣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233-01
鎮賚縣積極推廣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通過近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創新了一整完善的推廣模式。首先,持續開展集中培訓。每年組織科技人員及統一戰線“同心科技服務團隊”成員通過多種授課等形式,把農民集中起來開展集體學習培訓,為保護性耕作項目的順利實施及城鄉一體化建設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其次,著力開展參觀學習。利用現有的核心示范區,以召開現場觀摩會的形式,通過技術人員講解和農民現身說法,讓農民從理論到實踐真正接受保護性耕作這項先進技術;最后,全面落實項目地塊。成立項目實施工作小組,在每年的秋收和春耕前分片包干,下到項目區,對實施保護性耕作的地塊進行落實。同時,為保證項目建設學有樣板,用有典型,該局每年都在玉米主產區設立核心示范區,積極引進全覆蓋免耕播種機械設備。農民耕作觀念在悄然中發生著轉變,農機具正在向新的耕作模式更新,收到了預期效果,真正達到了以點帶面擴大普及的效果。
1 鎮賚縣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推廣存在問題分析
1.1 對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的認識性不足
雖然在近幾年,鎮賚縣積極采取措施改變干部和群眾的傳統認識,農民的耕作意識也發生了顯著改變,但是部分干部和群眾傳統農業生產觀念根深蒂固,認為深耕可以有效打破犁底層,增加土壤通透性,實現抗旱增收,農民群眾已經形成的耕作習慣在沒有看到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具體的成果和經濟效益前,很難改變這種傳統的種植習慣,為了工作難度還是比較大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1.2 農業設備適應性不廣泛
對于鎮賚縣地區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來說,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保護性耕作機械設備推廣過程中費用高和適應性不廣泛的問題。用于生產面小、玉米和水稻的農業機械設備價格高昂,對于一些貧困地區的農民群眾根本無力購買,此外,由于保護性耕作機械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同時添加種子、肥料,同時還要結合土地實際情況,對播種量和施肥量進行動態調整,機械設備的播種寬度和地塊大小嚴重不符,造成了農機設備作業效率不高,機械設備的性能不能完全滿足生產需求,水稻、玉米等免耕播種機的適應性較差,可靠性較低,還需要對機械設備做出進一步完善和改進。
1.3 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服務不完善
由于保護性耕作機械設備在操作過程技術相對比較復雜,絕大部分農機操作人員的操作技術還不是十分熟練和科學,在機械設備使用過程中,調整不當,養護不到位,當機械設備出現問題之后并不能及時排除問題,農機使用效率不高。此外,地區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推廣體系建設不完善,相應的售后體系功能不足,廠家技術服務人員服務工作不到位,由于機械設備較少,很多機械設備零部件損壞之后,市場上缺少能夠更換的零件,對保護性耕作機械設備的所使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2 鎮賚縣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推廣措施分析
2.1 強化技術推廣
要繼續深化農業科技大培訓、大推廣和大普及活動,切實做好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推廣宣傳活動,積極利用科技下鄉、電視、網絡和報紙等媒體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不斷提升農民群眾對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推廣的認知程度,保證群眾全面了解地區關于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推廣的目的和意義。同時,還要及時改變部門領導科學意識,轉變發展理念,用先進的農機設備和農業生產技術改善鎮賚縣的農業生產環境,緩解干旱、風沙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嚴重影響。
2.2 加強技術攻關
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如果單靠地方農機部門努力是不夠的,必須保證多部門聯合起來,做好技術攻關工作。要積極聯合上級植保部門、農機生產技術人員,縣級農機專家和市縣級政府部門開戰聯合工作,結合鎮賚縣農業生產要求,對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進行創新,改變過去農機設備適應性不好的局面,通過技術創新,不斷降低生產成本。具體事由農機專家、植保部門以及農業機械生產技術人員共同制定完善的農機技術方案,然后根據方案內容對農機設備進進行改建,保證農機設備可以一次性完成碎茬整地、施肥、精量播種、覆蓋土壤、鎮壓等農業生產工作,提高保護性耕作機械的適應性、可靠性,最終提升農機設備的作業效率。
2.3 強化管理,精心組織
通過積極宣傳,得到縣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成立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專項領導小組。加強示范基地建設,不斷擴大示范規模和范圍,切實保證鎮賚縣鄉鎮和村落都具備一定規模的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示范田。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推廣小組要深入到基層一線,統一管理和監督,不斷擴大農機范圍的擁有量,通過定期舉辦現場演示會,舉辦培訓班,讓干部群眾充分認識到保護性耕作機械的優勢。隨著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地區還要建設完善的農機服務體系,對農民科學操作機械進行培訓教育,保證農機售后服務得到全面的延伸,更好的促進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開展。
3 結語
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推廣在鎮賚縣農業發展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保護環境,提高農業生產效益方面有著巨大的作用。我們應該將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事業去抓,建立完善推廣體系,真正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陸發廷,劉蘭明,姚紅燕.山東省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調查與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20)
[2]張春艷.黑龍江省富??h推進保護性耕作機械化進程[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