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近年養豬業的快速發展,提高養豬業的手術技術成了畜牧獸醫工作者的首要任務,本文作者根據日常的工作實踐研究出一項僅靠一個人就能完成的母豬脫肛縫補手術技術。希望與同行進行相互探討,以便給予廣大養殖戶提供技術支持,從而提高養豬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 豬脫肛 縫補 技術
[中圖分類號] S858.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243-01
1 造成豬脫肛的因素
豬脫肛又名直腸脫,是豬最常見、無季節性的一種外科病例,近來在母豬中也時常發生。目前母豬脫肛已經成為豬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普通病,由于圈舍潮濕、氣候寒冷、嘶咬、奔跑、劇烈運動等其他應激,或母豬營養不良體質過弱,飼料單一或母豬過肥或懷孕后期腹壓過高,子宮壓迫直腸肛門括約肌松弛等常能誘發。對于豬脫肛及早發現應及早處理,以防豬群相互嘶咬,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2 豬脫肛的危害
脫肛在豬群之間的發生,是不分年齡和季節的,其中在100kg體重以下的小豬和母豬為多見。脫肛小可影響豬體的生長發育,嚴重的會導致豬死亡。所以,養豬戶(場)要重視豬脫肛的預防與手術治療。
一般對于豬脫肛,表現為豬的大腸末端、肛門里側的部分脫出到肛門外,可進行檢查,如果沒有發炎站立時可自行還納,整復比較容易,但排糞時還會脫出。嚴重的脫出部分表現水腫、潰爛、出血,嚴重的會出現大腸全部脫出,對脫出時間較長,脫出部分體積較大的豬,就需要進行手術,并且整復手術難度較大。
3 現有的豬脫肛技術狀況
豬脫肛縫合手術一直就是一項很麻煩而又很難一個人單獨操作的手術。對于小豬脫肛一般情況需要二個人共同進行操作,一個人把后肢抓起來另一個人進行手術縫合;如果是大母豬就較困難了,需要幾個人把母豬的后肢吊起來掛大樹枝上做脫肛縫合手術,單獨一個人很難操作,而且較費力氣。
4 手術操作
筆者根據工作經驗研究出一個人大豬、小豬都可以操作的脫肛縫合手術。主要具體操作如下:
4.1 術前準備:先把脫肛的豬與其它豬分開;準備好針、預昆料袋囗縫合線、剪刀、消毒棉球、0.1.%高錳酸鉀水、95%酒精、75%酒精、青霉素。
4.1.1大母豬脫肛縫合綁定方法,把豬嘴上齒顎套縛一繩子{打活結節},豬只會往后拉不會往前沖的特性,牽拉固定點牢靠。
綁定好后用0.1.%高錳酸鉀水把手、及豬肛門所脫出的部門進行清洗消毒,用溫水反復沖洗脫出污染腸段,對脫出部分已水腫壞死的擠出水腫液。把水腫的地方能掐掉的全部去除,壞死黏膜盡量清除洗干凈,不然會影響直腸的功能,脫出部分慢慢地用食指送回,有的直腸也會自動收人肛門內,然后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插入肛門按壓中固定,配合右手進行肛門口縫合,收緊縫線時留出二指粗的排糞口,打成活結,隨時調整肛門孔的大小。用消毒棉球將肛門周圍血跡擦拭干凈,在距肛門邊約l厘米-2厘米處,分左右上3點,各注射95%酒精3毫升-5毫升,使局部組織腫脹,借以達到固定的目的。手術完后用青霉素進行后海穴注射(后海穴位于豬的肛門上方,尾根的下方正中窩處),連用2~3次,一般3~5天內即可恢復正常。
4.1.2小豬脫肛縫合綁定方法,提起豬的兩后腿,用繩索將豬的兩后腿吊起,上方可以拴在門框或棚頂綁定。
綁定好后用0.1.%高錳酸鉀水或溫水加適當消毒藥將脫出的腸管洗凈,把水腫的地方能掐掉的全部去除洗干凈,再慢慢送回腹腔,并在肛門上下左右分四點打針95%的酒精,每點2-3毫升。使豬的后驅離開地面,經由半小時左右,直腸的不良刺激逐漸減輕,努責消失。將豬放下,最后消毒棉球將肛門周圍血跡擦拭干凈,但輕易反復,所以筆者常用手術縫合的比較徹底。
5 筆者體會
5.1 肛門脫出腹位手術是基本的外科手術,操作起來并不困難,關鍵是綁定,一般不需要麻醉,有些人采用側臥綁定,杷四肢捆扎并加上扛桿,一個人操作困難也頗費力氣。大豬用嘴上齒顎套縛一繩子{打活結節},不打活結節的話術后取繩子困難,把固定點牢靠好以后,一個人操作起來輕松容易。
5.2 手術時直腸腹位后為了方便縫合,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插入肛門按壓中固定,配合右手穿針縫合,因為穿針時疼痛豬會掙扎努責,腹位的直腸容易再次脫出。
5.3 縫針的線不能太細,太細容易割裂,一般用預昆料袋囗縫合線。縫合線手術用具必須提前用75%酒精消毒。
5.4 手術后的豬要單獨飼養一周以上,防止與其他的豬相互碰咬而影響手術效果。要觀察術后的治愈情況,另外縫合線也要保留一周左右。
5.5 保持圈舍清潔,尤其冬季注意保暖,均衡添加營養,防止驚嚇等應激反應,一般不易吃粗纖維(青草之類不能吃,吃麥糖或谷糖粗纖維)。
5.6 發現豬肛門脫出后,因豬肛門脫出后腸粘膜暴露容易受到摩擦造成損傷壞死,應及早進行處理。術后的豬無飼養價值,不建議繼續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