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探討了豬繁殖障礙性疫病的幾種常見病因,并對豬繁殖障礙性疫病的防治措施進行分析,為豬養殖中繁殖障礙性疫病的診斷和防治提供資料參考。
[關鍵詞] 繁殖障礙 疫病 豬養殖 診斷防治
[中圖分類號] S8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248-02
在集約化養豬場日益增多的今天,豬的繁殖性障礙疫病對養殖場、養殖專業戶和散養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豬繁殖障礙性疫病作為一種病因復雜,對豬生長和繁育影響大的疫病種類,其治療和預防受到肉豬養殖業和科研人員的高度重視,成為重點研究和實踐的課題。
1 豬繁殖障礙性疫病的病因
一旦豬發生繁殖障礙性疫病,需要進行細致的檢查和具體的分析,找準癥因,對癥下藥。
1.1 病毒性豬繁殖障礙疫病
病毒性豬繁殖障礙疫病比較常見,例如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豬偽狂犬病毒、豬乙腦病毒、細小病毒、豬瘟病毒、豬圓環病病毒、豬心肌炎病毒、豬腸道病毒等病毒性疫病等都會導致豬出現繁殖障礙。在這些常見的病毒性疫病中,危害最大的包括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偽狂犬病、豬細小病毒、豬瘟和豬圓環病毒等。一旦豬感染這些病毒,不僅發病較快,而且機具傳染性,且治愈比較困難。
1.2 細菌引起的豬繁殖障礙疫病
會導致豬繁殖障礙的細菌疫病比較少見,一般是由幾種病毒性疫病與幾種細菌性疫病混合感染引起的。常見的幾種混合感染包括病毒與病毒的混合感染、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細菌與細菌混合感染等。病毒與病毒混合感染常見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與豬圓環病毒綜合感染、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與豬圓環病毒、豬瘟與豬偽狂犬病毒等。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常見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和豬附紅細胞體、豬圓環病毒與豬附紅細胞等。細菌與細菌混合感染包括附紅細胞體與鏈球菌、附紅細胞體與大腸桿菌等。
1.3 寄生蟲引起的豬繁殖障礙性疫病
寄生蟲引起的豬繁殖障礙疫病也比較少見,大多數引起豬繁殖障礙疾病的都是細菌或病毒與寄生蟲或非傳染性疫病混合感染導致的。豬繁殖障礙疫病的寄生蟲疾病豬弓形蟲和豬冠尾線蟲病,豬弓形蟲發育必需在貓科動物體內有性繁殖,常見于衛生條件較差的散養地區,大型肉豬養殖場禁養貓科動物,因而很難爆發和流行。
1.4 中毒引起的豬繁殖障礙疫病
如果飼養過程中不注重飼料管理,中毒引起的豬繁殖障礙疫病時有發生。容易引起豬中毒性繁殖障礙疫病的包括酒糟中毒、馬鈴薯中毒、菜籽餅中毒、棉籽餅中毒等,這些飼料會有毒性是因為其中很多都存在赤霉菌、青霉菌和黃曲霉素等。如果肉豬養殖的飼料管理不到位,導致飼料受潮發霉,長期飼喂極容易引起豬繁殖障礙,還有可能帶來其他疫病導致豬發病死亡,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1.5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引起豬繁殖障礙疾病
引起豬繁殖障礙疫病的病因包括鈣磷缺乏癥、鋅缺乏癥、錳缺乏癥、碘缺乏癥、鐵缺乏癥等。維生素缺乏常見的原因也是飼料霉變,霉變的飼料會發生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流失,豬長期食用此類飼料,就很容易由于缺乏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造成繁殖障礙疫病。
2 豬繁殖性疫病的主要防治措施
單一病因導致豬繁殖障礙疫病發生的幾率并不高,大多數豬繁殖性障礙疫病其病因都是病毒、細菌、寄生蟲、病毒、維生素缺乏綜合作用的,因此在豬繁殖性疫病的防治中,一定要找準發病原因,實現全面、立體化防治。
2.1 按計劃開展免疫接種預防
免疫接種預防不僅能有效降低豬流行性疾病和常發疾病的發病幾率,還是構成生物安全體系的重要措施。國內一般要求種豬場或大規模養豬場,需強制免疫的有口蹄疫、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疫苗,必須免疫的有豬偽狂犬病、豬細小病毒、豬乙型腦炎、豬鏈球菌病等。為了更好的預防豬繁殖障礙性疫病的發生,要按照疫病流行的種類和特征以及豬場的生產特點,合理的制定預防接種的次數、計量和時間間隔等,并及按照疫病監測結果及時調整免疫程序,以最小的成本投入獲得最大的預防效果。
2.2 提高對疫病監測的重視
有效的疫病監測,對豬繁殖障礙性疫病的預防和治療十分重要。尤其是規模化養殖場,更要發揮其技術優勢,搞好疫病的監測工作。為了提高疫病監測水平,首先要求定期對存欄豬的病毒免疫抗體水平進行檢測,及時淘汰感染病豬,降低疫病爆發的幾率。除此之外,還要提高對豬免疫狀態的檢測,并根據疫病監測結果合理設計預防接種計劃,確保預防接種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3 做好衛生消毒工作
衛生消毒工作是肉豬養殖場的日常工作之一,為了有效預防疫病的出現,規模化養殖場的衛生消毒工作必須要做徹底,定期對豬體、豬舍及物體表面和周圍環境進行徹底的清掃和消毒。消毒藥品的選擇同樣也十分重要,養殖場的衛生消毒應該選擇低毒性、廣譜的殺毒藥品,并在購買時認準出廠廠家和生產日期,除此之外還要及時更換消毒藥品品種,以防止長期使用單一消毒藥品病原體和致病菌抗性提高降低消毒作用效果。
2.4 定期驅蟲、滅鼠、滅蚊蠅
鼠類和蚊蠅是很多病毒和致病菌的天然宿主,定期驅蟲、滅鼠和滅蚊蠅不僅有益于提高豬的生活環境質量,還能夠降低豬罹患傳染性疾病的概率。除此之外,很多蚊蠅和蟲類還會以飼料為食,影響飼料質量,定期驅蟲、滅鼠和滅蚊蠅還有益于提高飼料質量,提高產能。
2.5 實施封閉隔離飼養
規模化養豬場必須實現封閉隔離飼養,豬場大門處需要設立消毒池,并配備更衣室和高壓更衣消毒間、高壓沖洗消毒設備,生活管理區和生產區之間的人員入口和飼料入口應以消毒池隔開,人員必須在沐浴、更衣、換鞋,經嚴格消毒后方可進入生產區;加強對裝豬臺、人員出入口、污水排出口、飼料出入口等的管理和消毒。
2.6 提高飼養管理水平
提高飼養管理水平有益于豬自體抵抗力的提升,并能夠極大的增加養豬場的產能。在日常生產和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加大對飼養管理的重視,做好豬舍的通風、清潔和保暖,確保豬舍的干凈、清潔、干燥。除此之外,還要按照不同日齡豬的營養需求,供給新鮮、營養、優質的飼料,為豬的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綜上所述,引起豬繁殖障礙疫病的原因很多,一旦豬罹患繁殖障礙疫病,想要根治不僅耗時長,而且還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在肉豬養殖過程中,一定要以疫病的預防為主,盡量將豬繁殖障礙性疾病的發生率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胡安祥, 付在國. 繁殖障礙性疫病在豬養殖中的診斷和防治[J]. 獸醫導刊, 2015(12):92-92.
[2]隋仁運, 宋曉明. 中小規模豬場常見繁殖障礙性疫病的臨床診斷與防治[J]. 飼料與畜牧·規模養豬, 201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