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依托傳統養羊優勢和旺盛的市場需求,界首市近年來大力發展山羊經濟,建成養殖、交易、加工一條龍產業體系,所產羊肉深加工食品,遠銷國內大中城市,山羊皮張貿易網絡延伸全國各地,在山羊經濟帶動下,當地不少人從事養羊業,走上發發\"羊\"財的致富路。按照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思路,界首市本著\"建一個基地,活一方市場,富一方百姓\"的宗旨,圍繞山羊飼養、山羊交易、山羊肉類加工、山羊皮加工及貿易等環節,完善產業鏈,做大山羊經濟,調動了當地群眾參與養羊的熱情。
[關鍵詞] 界首市 羊場效益 原因 疫病隱患 理念
[中圖分類號] S8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276-01
安徽省界首市自2009年設立“扶持山羊養殖發展基金”以來,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從每年50萬元增加到近500萬元。獎補政策的杠桿撬動效應逐步顯現,該市山羊存(出)欄量每年都以兩位數的幅度增長,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明顯。但是,在多數養羊場(戶)取得明顯效益的同時,也有部分羊場由于種種原因效益欠佳甚至賠錢。現分析如下。
1 青綠飼料欠缺
飼料是決定養羊成敗的關鍵因素。其費用綜合占到養羊成本的70%~80%。所以科學合理地選擇、利用并開發飼料,將明顯提高飼料報酬率,降低耗料率。但部分羊場飼料搭配不合理,一般都不制作青貯飼料,整個冬季都是飼喂秸桿和糧食。由于營養水平跟不上,羊只個體小,飼養周期較長,明顯制約了養殖效益。建議養殖戶開辟青綠飼料專用地,種植皖草2號、墨西哥玉米、黑麥草等牧草,除夏秋兩季飼喂外,秋季收割后還可以晾制青干草或制成青貯飼料。
2 無適度發展理念
養羊多少只合適,初養羊養多少只好?與其它任何產業一樣,養羊也應追求規模效益。建設適度規模羊場決定于農戶的投資能力、市場價格、草場面積、飼養管理條件和公母比例等諸多因素。而部分羊場一味求大求全,不懂養殖技術及適度規模,形成增長過快,投資過大,收益卻適得其反。也有一些羊場圈舍過于簡陋,冬季不能保暖,夏季不能隔熱,舍內環境條件太差,達不到舍飼的要求,給疫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3 消毒意識不強
沒有消毒意識,長年不做消毒工作。有些即便是消毒,也是用石灰之類撒撒。養殖戶應強化消毒意識,克服麻痹僥幸心理,搞好日常消毒工作。要輪換選用不同類型的消毒劑,定期對羊舍、運動場、飼槽、飲水器、飼養工具及生產區、生活區進行消毒。羊舍消毒一般分三個步驟進行:一是進行徹底清掃。二是清水沖洗。三是用消毒液噴灑消毒。羊舍及活動場至少1個月進行1次消毒。當羊群發生疫病時應隔天消毒1次。
4 飼養管理混亂
飼養管理科學的羊場,不僅節約飼料,避免浪費,使投入的飼料成本最大限度的轉化為羊只的增重利潤,且羊病發生機會少,進而節省疫苗購置、常規預防用藥和其他治療用藥費等系列開銷。但有些羊場只有一個大的羊舍,不分大小、公母、弱壯,全部飼養在一個羊舍。有的密度太高。嚴重影響羊的生產性能。建議將羊群細分,飼養在不同圈舍中,并進行針對性飼養管理。圈舍中要保持有足夠的槽位、活動空間和休息場地
5 疫病隱患較多
每年春季是羊只飼養中使用疫苗最多的時候,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免疫接種,是預防和控制羊傳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羊免疫程序,養殖場只能在實踐中探索,不斷總結經驗,制定出適合本羊場具體情況的免疫程序。可是,部分羊場卻單純把注意力盯在羊價浮動上,養殖場缺少疫病綜合防控意識和診療技術,長期不注重疫病預防和治療,羊只感染疾病不能及時科學防治引起大量死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6 盲目引進種羊
作為提高養羊經濟效益的首要滿足條件,品種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羊的飼料消耗量、生產性能、飼養周期和料肉比等。試驗表明,選擇喂養優良的波爾山羊雜交羊,可使每窩多增加1~2只羔羊,并提高10%~30%的增重,10%~15%以上的飼料利用率。
參考文獻
[1]王合娣,李輝,韓秀麗.提高規模養羊場效益的技術要點[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9,12:15-16.
[2]馬天藝,王自龍,曹永香,孫承萍,柴靜,俞兵,王東.羊場環境與糞污利用的經濟效益[A].中國畜牧業協會、全國畜牧總站、國家絨毛用羊產業技術體系.2010中國羊業進展[C].中國畜牧業協會、全國畜牧總站、國家絨毛用羊產業技術體系:,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