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 TB5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5-0290-01
習慣上把干擾人們休息、學習、生活和工作,甚至影響健康的聲音,統稱為噪聲。城鄉噪聲主要是指交通噪聲、工廠噪聲的噪聲、建筑施工噪聲、社會生活噪聲,其噪聲的影響范圍和影響程度日益擴大,對的生活環境影響極大,成為引人注目的城市環境問題之一。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改善環境質量。
1 城鄉噪聲污染的來源分類
1.1 交通噪聲:包括各類運輸器具發出的噪聲,主要有地面交通噪聲、航空噪聲、火車噪聲和船舶噪聲。其中,危害面最大的是地面道路交通噪聲,最主要的污染源是汽車。
1.2 工業噪聲:它同交通噪聲不同,是一種固定源噪聲。由于這個特點,工業噪聲常常成為環境糾紛訴訟案件中的最主要構成因素。工業噪聲影響最大的是空氣動力性噪聲。在北方,星羅棋布的鍋爐房,往往構成噪聲源中首屈一指的因素。
1.3 建筑施工噪聲:這雖然是一種臨時性的污染,施工完畢,污染也就解除。但其聲音強度很高,又屬于露天作業,污染就十分嚴重。
1.4 社會噪聲:它包括了生活噪聲及其他噪聲,如鞭炮鳴放聲、廣播電視錄音機聲、鋼琴管弦樂器練習聲、兒童嬉鬧聲、自來水管道噪聲、樓板的敲擊聲、門窗關閉撞擊聲、走步聲等等。
2 噪聲按傳播途徑可分為兩種
一是由空氣傳播的噪聲,即空氣聲;一是由建筑結構傳播的機械振動所輻射的噪聲,即固體聲。空氣聲因傳播過程的衰減和設置隔墻而大大減弱;固體聲由于建筑材料對聲能的衰減作用很小,可傳播得較遠,通常采用分離式構件或彈性聯接等技術措施來減弱其傳播。 建筑物空氣聲隔聲的能力取決于墻或間壁(隔斷)的隔聲量。基本定律是質量定律,即墻或間壁的隔聲量與它的面密度的對數成正比。現代建筑由于廣泛采用輕質材料和輕型結構,減弱了對空氣聲隔聲的能力,因此又發展出雙層墻體結構和多層復合墻板,以滿足隔聲的要求。在建筑物中實現固體聲隔聲,相對地說要困難些。有關墻體的空氣聲隔聲。應注意以下要點。
2.1 有水泥砂漿等抹面的輕質填充墻的隔聲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墻體表面的抹灰層厚度。
2.2 以吸聲材料做墻體,其隔聲效果微乎其微。
2.3 當墻體有孔洞和縫隙時,聲波以繞射方式透過。開孔面積越大,對墻體隔聲量的影響就越大。存在大量相互貫通孔隙的空心砌塊或墻板,為提高隔聲量,墻面必須增加抹灰。
2.4 為避免墻體出現吻合效應,所選板材的吻合臨界頻率不要落在主要聲頻范圍內。可通過選用不同的墻板疊(復)合使吻合臨界頻率降低或提高。
2.5 對于雙層墻而言:
(1)雙層墻中空氣層附加的隔聲量與空氣層的厚度有關,一般不小于50Inlll。
(2)在夾層中若放置吸聲材料,將進一步提高整體隔聲量,還可使共振時隔聲量下降減少,吸聲材料越厚,吸聲性能越好,隔聲效果就越顯著,用塑料薄膜包裝后,不會影響對隔聲所起的作用;
(3)在實際工程中,兩層墻之間常有剛性連接,從而形成“聲橋”,大大降低附加隔聲量;
(4)每一層墻的吻合效應依然存在。如果其兩側選用不同厚度或不同材質的板。可避免吻合效應同時發生。
(5)對一些由輕質墻板組成的雙層墻體,它的共振頻率有可能進入可聽聲范圍。因發生共振使隔聲量顯著下降,一般采用降低其共振頻率的方法解決。
(6)對空心條板、空心砌塊之類的構件以及空斗墻等。因其空腔周圍是剛性連接的聲橋,使空氣層完全失去作用,因此不能視為雙層墻。其隔聲量甚至不如單位面積重量相同但厚度減小了的實心墻。
(7)多層復合式墻板是減輕構件重量和改善構件隔聲性能的有效措施,相鄰層間材料盡量做成軟硬結合形式。門窗的隔聲原理與墻體是一樣的,雙層玻璃又好比雙層墻。門窗的隔聲量主要取決于門窗的單位面積質量和門窗的構造,特別是各種縫隙的大小。
3 城鄉噪聲污染治理現狀
目前我國城市環境噪聲控制的特點正在發生變化,如由固定噪聲源治理向流動噪聲源治理轉移,由大環境的噪聲治理向小環境的噪聲治理轉移。我國城鄉環境噪聲污染一直比較嚴重,其噪聲的影響范圍和影響程度日益擴大,對市民的生活環境影響極大,成為引人注目的城鄉環境問題之一。
近年來,國家在治理城鄉噪聲污染方面,加強了對建筑施工、工業生產和社會生活噪聲的監督管理。限制機動車、火車市區鳴笛,對造成聲環境超標的交通重負荷路段,采取降噪措施,控制交通噪聲污染。
4 城鄉噪聲的控制與對策
4.1 城鄉合理的功能分區
城鄉經濟和交通運輸的發展,必然導致城鄉區域噪聲源種類和強度的增加,但是城鄉總體規劃與城鄉舊區改造、城鄉道路系統的規劃建設與改造,都為改善城鄉區域聲環境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4.2 制定和實施強制性的管理法規
制定并執行強制性的噪聲控制和管理法規是保證城鄉寧靜環境的重要措施。交通噪聲源噪聲級別高且流動性大,污染范圍廣。加寬道路、以立交橋代替平面交叉、在城鄉的主次干道強化對機動車的禁鳴管理、限制車速、在交道口處安置測聲器和數字顯示器等措施,均可以降低交通噪聲級。
4.3 單體建筑設計和技術措施
從聲環境質量考慮建筑群的總體布局、單體建筑物的設計,乃至建筑物外圍護結構材料和構造,都可以防止或減弱噪聲干擾。
4.4 聲屏障的應用
聲屏障技術在降噪應用中是一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4.5 從噪聲傳播途徑上采用技術手段控制噪聲
結語: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城鄉噪聲已經成為全社會關心的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噪聲控制技術也在不斷發展。我們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思想,要充分利用現有設施,最大程度減少城鄉“公害”之——噪聲,從而保障城鄉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