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祥卿,周磊
(1.海軍陸戰學院 陸戰隊系技能教研室,廣東 廣州 510430;2.特種作戰學院 一系,廣東 廣州 510500)
海上狙擊手的能力素質及培養的重點
吳祥卿1,周磊2
(1.海軍陸戰學院 陸戰隊系技能教研室,廣東 廣州 510430;2.特種作戰學院 一系,廣東 廣州 510500)
著眼全域作戰需求,在分析海洋作戰環境對海上狙擊行動的目測距離、固定瞄準點、擊發時機、協同狙擊、狙擊行動和海況的結合、設靶保障等影響的基礎上,針對海上狙擊手應具備的能力素質提出了培養海上狙擊手應把握的重點。
海上;狙擊手;能力素質;培養
2009年“菲利普斯”事件中,美軍特種部隊營救被海盜劫持的船長行動中,狙擊手的突出表現使得海上狙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海上狙擊手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與作用,不僅是海上反恐、營救行動中決定勝敗的關鍵,同時,也是今后執行海上多樣化軍事任務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武裝力量。
海上狙擊的環境、條件與陸地相比有著極大的差別,對狙擊影響很大,陸上成績優秀的狙擊手如果沒有經過系統培訓,在海上很難做到有效命中。因此,海上狙擊對狙擊手的要求更高,需要狙擊手克服更復雜的困難。
1.1 目測距離判準難
海上視野比較空曠,能夠作為參照物的目標較少。海上目標的實際距離看起來比陸地要遠,特別是在較遠的距離上,相差數百米都很難辨別,對于遠程狙擊影響很大。激光測距儀或其他專業的測距儀,在海上特殊環境下,能夠對量程內目標進行較為準確的測距。但是,如果測距儀出現故障,就需要根據經驗進行獨立判斷。
1.2 瞄準點固定難
海上狙擊最大的困難就是難以形成固定的瞄準點,目標隨海浪擺動,狙擊手本身所立足的平臺也是處于不停的晃動中。瞄準時,瞄準基線圍繞目標畫圓。就算是在風平浪靜的港灣,海浪輕微擺動對瞄準影響也非常大。所以,在海上狙擊時,基本不可能形成固定的瞄準點,這是海上狙擊與陸上狙擊存在的最大區別。
1.3 擊發時機把握難
海上狙擊手在擊發時也需要進行調整,這是因為瞄準基線在目標周圍晃動,真正瞄準目標的時間很短,狙擊手只有根據自己的瞄準方式找到合適的擊發時機,使心理的調整、時機的判斷、方式的選擇三者緊密配合才能保證擊發的準確性。特別是在因任務需要而進行的聽命令狙擊時,狙擊手不僅要克服口令與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同時還要完成快速、果斷狙擊動作。因此,這也是海上狙擊訓練的重點和難點。
1.4 協同狙擊難
海上狙擊有時需要多人、多方向同時對單個目標不同部位實施狙擊,或者同時對各自的目標進行狙擊,這就需要狙擊手在完成精準狙擊的同時,必須注重彼此間的密切協同。每個狙擊手的瞄準狀況不一樣,擊發時機、方式也不一樣,且受海風、涌浪、艦艇晃動的諸多影響,非常不利于狙擊手及時構成瞄準關系。特別是在需要相互協同完成狙擊過程中,其難度是可想而知。
1.5 人與武器、艦艇和海況結合難
海上狙擊不僅考驗狙擊手的狙擊技能,同時還考驗著狙擊手是否暈船、對海洋知識了解的程度,如對潮流、涌浪的認知,對艦船航速、艦位的了解,直接影響狙擊手對狙擊景況的判斷,在短時間內做出狙擊姿勢、擊發時機的正確選擇,這就要求狙擊手形成與武器艦艇、環境的有機結合,才能順利完成狙擊任務。
1.6 海上設靶保障難
海上特定的狙擊環境,決定了海上組織狙擊保障難度大、要求高、危險系數大,對于海上設什么靶,用什么工具設靶,保障海上安全狙擊區域有哪些的要求等都比陸地上要復雜得多,它需要多單位、多器材、多載體、多層面之合力才能有效保障海上目標的設置。
針對以上所存在的難點問題,筆者結合自身多次參加海上狙擊的體驗,并綜合每名狙擊手的個人體會,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2.1 培養狙擊手在各種氣象條件和不同時間階段判斷海上距離的能力
在500 m 距離內,利用不同狙擊平臺(狙擊手所在狙擊位置)、不同方位、不同距離設置大小不同的目標,狙擊手根據周圍參照物或者感官判斷距離,然后與精確測距儀器顯示的數據進行對照,經過這種長期的對照訓練來培養狙擊手對海上目標距離的判斷能力,形成正確的感官判斷。
2.2 鍛煉狙擊手快速捕捉的能力
每名狙擊手的瞄準方法不一樣,但是最終目的是找到每個人自己的瞄準規律,以及怎樣使瞄準點更長時間的停留在目標周圍,熟悉在不同風浪等級條件下瞄準的特點,在動態中正確判斷何種時機能夠使瞄準點恰好在目標上。一般來說,漂浮目標與狙擊手所在狙擊平臺其運動還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因為洋流或海風的作用,用錨固定的漂浮目標仍會有一定程度的移動,狙擊手瞄準時最容易產生左右方向上的偏差,因此,在狙擊時應首先把握好目標與狙擊平臺移動的規律,重點放在瞄準基線與目標左右方向的重合上。
2.3 提高狙擊手果斷擊發的能力
海上狙擊要求狙擊手能夠迅速抓住時機,果斷擊發。首先,這是海上任務的要求所決定的,海上行動特別是在營救任務中,任何猶豫都可能使時機稍縱即逝,錯失最佳戰機;其次,海上狙擊的特點也要求狙擊手必須培養果斷擊發的能力,海上狙擊沒有固定的瞄準點,只有在瞄準基線對準目標的瞬間果斷擊發才能命中。
2.4 增強狙擊小組的協同配合能力
執行海上反恐、營救等行動時狙擊小組之間需要統一行動、密切協同配合才能較好完成作戰任務,這種配合不是臨時組合或者經過短時間的訓練所能達到的,而是需要小組長期共同訓練、磨合,增加彼此間了解與熟悉,才能夠在行動中形成默契,達到在規定時間內同時擊發的效果。因此,從一開始就應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訓練,合理搭配人員,通常一個狙擊小組為2—3人,根據任務需要也可適當增加人數。
海上狙擊手的培訓是一個長期、艱巨的過程。通過多次海上演習,我們從中對狙擊手的培訓有了一定的經驗。
3.1 選拔人員
海上狙擊對狙擊手的心理素質、狙擊技能、判斷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在初步的人員選拔上要嚴把“四關”:心理素質關、狙擊技能關、靈敏反應關、快速判斷關。要求選拔的隊員必須是在陸地上狙擊能夠達到優秀的隊員。人員選拔上基本上應堅持從干部、士官隊伍挑選,并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與考核,從中選出心理素質穩定,狙擊成績比較優秀的人員進一步強化陸上應用能力訓練,特別是不斷加強抗眩暈訓練。再根據狙擊手的表現進行篩選和淘汰,做到精中選精,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人員選拔的質量與素質。
3.2 固強陸上狙擊基礎
陸上狙擊基礎是發展好海上狙擊應用的關鍵一環,通過陸上訓練可以培養狙擊手穩定的心理素質和過硬狙擊技術,通過訓練(通常在幾周左右的時間內),要求每名狙擊手在臥姿有依托條件下不同距離精度狙擊達到較高水平,100 m 3發子彈達到30環,射彈散步達4 cm 以內;200 m 3發子彈達到30環,射彈散布達10 cm 以內。并通過遠距離放置雞蛋、酒瓶等小目標狙擊,來提高狙擊精度和快速瞄準擊發的能力。
3.2.1 坐姿、立姿無依托狙擊
臥姿狙擊一般來說比較穩定,缺點是能夠調整的幅度相對較小,調整的速度不快。如果在海上風浪較大的情況下,用臥姿瞄準基本上找不到目標,為了克服這一問題,采取坐姿、立姿無依托的方式進行狙擊。采用坐姿狙擊時,身體側面朝向目標,兩腿張開約40 cm ,兩腳掌趴地,兩肘以兩膝蓋為依托托槍,左手前臂彎曲;以左大臂支撐槍支下護蓋(以88式狙擊步槍為例),右大臂抵緊槍托;頭稍側進行瞄準。這種方式能夠保持槍身的基本穩定,同時也增加了瞄準的活動范圍和靈活性。為提高狙擊手陸上狙擊基本技能,采用端槍30 min 槍不動,瞄準1 min 不眨眼,提高狙擊手據槍、瞄準的穩定性。立姿無依托狙擊是通常對較近目標狙擊時采用,對速度和精度的要求更高,所以在進行立姿狙擊時,我們要求狙擊手在100m 距離上對胸靶進行狙擊,10 s 內5次單發至少命中4發以上方為合格。
3.2.2 對移動目標狙擊
當狙擊手對固定目標的狙擊技能達到一個較穩定的狀態后,即可開始完成對移動目標的狙擊,但此時的移動目標與以往我們陸上狙擊的移動目標還有些差別。以往的移動目標一般平移或斜移,在上下方位上基本沒有什么變化,所以在狙擊中我們只需要跟隨或者待機進行擊發。
3.3 打牢海上漂浮目標狙擊基礎
在風浪較小的條件下,采取臥姿有依托對100 m 左右的海上漂浮目標進行狙擊,以此來促進隊員熟悉海上狙擊環境以及瞄準的境況,這一過程大概需要3~4個訓練日,然后再將目標推至150~200 m距離上。當狙擊手都能達到規定的狙擊標準后,開始采取以上所述的坐姿瞄準的方式,由近至遠對海上漂浮目標進行狙擊,充分熟悉各種風浪條件下狙擊的要領。在風吹日曬的環境中不斷摸索狙擊規律,在不同距離、不同方向、不同航速、不同目標、不同風浪等級的情況下,一輪又一輪的對海上目標進行狙擊訓練,并根據狙擊的效果進行及時修正,不斷摸索出海上狙擊的特點、規律。在訓練間隙,通過談體會、講感受、提建議的方式,總結海上狙擊手狙擊的經驗,不斷改進狙擊姿勢和方法。通過邊訓練邊總結,邊總結邊提高的方法使隊員海上狙擊技穩步提升。
3.4 注重強化協同狙擊能力的培養
協同狙擊是海上狙擊訓練中最難的一個環節,對狙擊手和指揮員都是嚴峻的考驗,它不同于陸上可以對目標進行長時間的瞄準,并在全部完成精確瞄準后,達到精確狙擊的效果。海上狙擊不可能要求狙擊手保持長時間的瞄準狀態,指揮員只能根據情況,預先下達口令,讓隊員在某個時刻調整好瞄準點進行協同狙擊。因此,在海上訓練時,首先在陸上進行簡單的協同,以小組為單位,采取依次狙擊或同時狙擊,培養狙擊手在規定時間內快速形成瞄準的能力,熟悉協同的步驟。轉入海上訓練后,首先是單個狙擊手的訓練。在規定的時間段內,狙擊手必須完成多發狙擊,成績達到什么標準都有明確的要求;當每名狙擊手都能達到要求后,狙擊由時間段改為時間點,在某一時刻必須形成瞄準完成擊發;狙擊手必須對海上目標的移動規律非常熟悉,及時調整自己的瞄準點,這一訓練過程所需的時間也是最長的;最后進行小組協同,由指揮員統一下口令,按照依時間順序狙擊,同時對同一目標狙擊,同時對多個目標狙擊等步驟真正實現海上狙擊協同,形成整體戰斗力。
[1] 馬克·斯潘塞.狙擊[M].白堃,譯.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13.
Key to the Training on the Ability of Maritime Snipers
WU Xiang-qing1, ZHOU Lei2
(1.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Skills of Marine Department of Martine Academy, Guangzhou 510430;2.The First Department of Special Operations Academy, Guangzhou 510500,China)
Focusing on the full-spectrum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based on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n the maritime operational environment on maritime sniping operations' visual distance, fixed aiming points, firing time, synchronized sniping, coordinating of sniping operations , and supporting of setting targets on the sea, this thesis presents some key points must be grasped by the maritime snipers in training, aiming at obtaining the capabilities and qualities.
maritime; snipers; capabilities and qualities; training
2016-09-13
吳祥卿(1980—),山東萊州人,講師。研究方向:陸戰隊指揮。
G808.88
A
1671-1300(2017)01-0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