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研究生院,北京 100038)
警察使用徒手防衛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楊磊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研究生院,北京 100038)
結合煙臺“5·27”案,針對徒手防衛控制技術生成階段、使用階段、防控結合方面的問題,提出以下對策:加強體能、技能、心理方面的訓練;貫徹戰術、技能、心理方面的原則;做好對技能的實戰總結、交流推廣。
“5·27”案;徒手防衛控制;問題;對策
在暴力犯罪形勢依然嚴峻,突發狀況層出不窮的形勢下,警察熟練掌握徒手防衛控制技能顯得越發重要。
1.1 生成階段的問題
徒手防衛控制作為警務實戰的一項基本技能,每一名警察在入警培訓時都會有所接觸。但是在技能的掌握方面還是會出現很多問題,主要體現在:第一,隨著警察招錄體制改革,越來越多不同專業背景和身體素質的人員進入公安隊伍,加上入警培訓時間的縮短,很多新入職的警員都會面臨技能不會或者不熟的問題;第二,警械的日益發展,警校和培訓基地更重視對警械的使用,對徒手防衛控制這項基本而常用的警務技能有所懈怠;第三,由于課時緊或者培訓時間少,警校老師和培訓教官在短時間難以對徒手防衛控制這門需要長期實踐演練應用的課程進行完整的教授;第四,警員自身對徒手防衛控制技能的重視不夠,沒有把它當成一項和生命息息相關的技能,在學習和訓練中態度不夠端正。
1.2 使用階段的問題
在對犯罪嫌疑人徒手防衛控制階段,最重要的是防控的選擇和實施時警察的心理應對。但防衛控制實施中往往會出現以下問題:第一,在防控方案的選擇上,過于草率,以經驗為主;在防控時機的選擇方面,缺乏對時機的把握,不能做到速戰速決;在防控技術的選擇方面,對不同的犯罪嫌疑人在防控技術選擇上拿捏不到位,不能做到克敵制勝。第二,對犯罪嫌疑人缺乏重視,不能采取針對性的方案;對自己過于自信,采取“想當然”的方案;在抓捕過程缺乏戒備意識,安全防護做不到位,容易陷入被動;在防控局勢出現變化時發生心理波動,或過于勇敢,或過于懦弱。
1.3 防控結合的問題
警察使用徒手防衛控制技術,一是制止犯罪違法行為,擒獲犯罪嫌疑人,屬于主動控制;二是在受到不法侵害時,依法實施自我防衛,屬于被動防衛。盡管在把握戰機上有所區別,但兩者并不矛盾,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化,互相結合。而實際情況是,警察缺乏對徒手防衛控制的靈活切換和熟練結合。在主動控制中,一味控制忽略防衛,容易陷入被動。在被動防衛下,一味躲閃自我保護,出現戰機時白白浪費。
2.1 “體能—技能—演練”一體化
2.1.1 體能為“基”
徒手防衛控制是一項講究對抗的技能。產生對抗就會有沖突,在沖突發生的同時,必然會對敵對雙方的身體素質有一定的要求,體能訓練就顯得至關重要。徒手防衛控制是在肢體的直接接觸下完成的,甚至需要長距離追逐或者多次控制,因此,在沒有體能保障的情況下危險隨時可能發生。而徒手防衛控制的體能訓練主要是針對防衛控制技術的實際操作而設置的,包括五個方面:力量訓練、速度訓練、耐力訓練、柔韌性訓練、協調敏捷性訓練。同時,在日常訓練過程中一定要把抗擊打能力訓練作為徒手防衛控制訓練中的必要環節,注重提高頭部、手臂、軀下、腿腳等部位的抗擊打能力。
2.1.2 技能為“本”
徒手防衛控制技能屬于實際操作技術,在執法沖突發生時,當來不及使用警械情況下,警務人員可以以嫻熟的控制動作,快、準、狠地攻擊犯罪嫌疑人,使其徹底或者部分失去對抗能力,進而實現對犯罪嫌疑人的有效控制。因此,技能是徒手防衛控制根本,也是核心。徒手防衛控制技術訓練一方面要立足于基本技術的掌握,結合心理應對能力提高同時進行。另一方面要突出技能的綜合運用,要以突擊控制和防衛暴力傷害技術為實戰訓練重點。
2.1.3 演練為“綱”
在警務實戰中對犯罪嫌疑人的緝捕中,僅僅依靠體能和技能并不能滿足徒手防衛控制訓練的要求,還要依賴大量的模擬演練作為技能生成手段。徒手防衛控制技能的學習與應用,應圍繞警務臨戰反應展開。有效地控制在于時機的把握,成敗的關鍵在于臨戰的瞬間反應能力。這種能力需要千百次的錘煉。針對臨戰反應,結合體能和技能需要進行以下幾方面演練:一是假設練習;二是模擬練習;三是條件實戰練習;四是想定練習;五是戰術練習;六是想象練習;七是綜合練習。訓練過程中務必培養警戒意識,保持如臨大敵和持續攻擊意識。安排訓練要由易到難,逐步增強。要有針對性,明白自己需要提高哪方面的技術和能力。要套入戰術背景訓練,體會各種不同場景下對犯罪嫌疑人防衛控制的感覺。
2.2 警察徒手防衛控制講究的原則貫徹
2.2.1 戰術層面
在徒手防衛控制過程中,應注意理性應對,力求全勝或者大勝,絕不是“慘勝”,否則抓捕行動的效益就無從談起。無論主動的還是臨時采用的徒手防衛控制技術,都應保持一定的戰術素養。而徒手防衛控制屬于警務戰術范疇下的戰術動作,因此,戰術三要素也理所應當的對徒手防衛控制適用:嚴格落實戰術要素,在控制防衛距離之外切忌冒失出手,以免破壞戰機喪失機會;保持戰術戒備識別危險等級,當嫌疑人武力等級高于我方時應重新布置戰術;充分利用周圍環境,調動外界力量的同時也可以確保自身安全。只有嚴格落實戰術素養才能保證自身安全和行動合理執行。
2.2.2 技術層面
在警察院校和培訓基地中所教授的徒手防衛控制技術是一連串的、有機結合的動作。只有警察所掌握的徒手防衛控制技術達到系統化、熟練化、自動化的前提下,并且能與執法實踐相結合才能稱為實戰技能[3]。同時徒手防衛控制學員也應當熟悉人體不同部位抗擊打能力的區別,不同部位、不同組織器官對外來暴力侵害的承受力差異很大,往往同樣大小的暴力作用在人體的不同部位會產生不同的打擊效果。徒手防衛控制更要準確把握力度、時機、部位。因此在對犯罪嫌疑人薄弱部位有事先把握的基礎上,結合警察自身體能加強警察徒手防衛控制技術的熟練程度訓練,達到技術與技巧向實戰技能的轉變。
2.2.3 心理層面
警察與犯罪嫌疑人正面交手時,特別是敵方并不比一號抓捕人體型差的情況下,心理應對能力勢必在制服犯罪嫌疑人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實戰環境復雜、緊張、激烈、殘酷,給參戰人員的心理和行動帶來一定的影響。而在與敵搏斗中,無論在什么條件下,都要求在辨明各種情況的前提上瞬間確定適當的動作方式,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這就要求警察需要有強大的心理應對能力。在緝捕行動中主要反映出的心理素質有:人的智謀、膽量和毅力。三者存在的辯證關系是:有智無膽會在實戰中畏懼不前;有膽無智會因行動魯莽戰術失敗;有智無毅力會因一次行動失敗而消磨求勝意念;有毅力無智會因意圖不明而盲目行動。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是警察日常訓練都要兼顧的重點。而實戰心理并非與生俱來,它需要在訓練中和實戰中磨煉和培訓,只有不斷學習、刻苦訓練、勤于總結、豐富知識,提高不同抓捕環境下的心理應對能力,才能造就心理抗壓能力強的民警。
2.3 增強對警察徒手防衛控制的實戰總結和交流推廣
2.3.1 實戰總結
隨著實戰案例的增多,這就需要總結實戰經驗,不斷改進完善徒手防衛控制技術。基層實戰部門并不缺乏徒手防衛控制相關的案例,無論成功的案例還是失敗的案例,都有其研究的價值。實戰訓練部門一定要緊扣戰斗背景,認真剖析整個執法過程,綜合比對敵我雙方實力差距、應對反應、技術應用等要素,對成功的案例要力求精益求精,對失敗的案例更要刨根就底。力求在警務實戰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訓練中克服問題,減少實戰中的不必要的流血犧牲。
2.3.2 交流推廣
警察徒手防衛控制技能的學習一般來自警察院校和培訓基地,但是應不止于培訓基地和警察院校。每一位民警不光要學好這門技能,同樣肩負著錘煉推廣這門技能的使命。基層實戰部門是最好的訓練場,在這塊訓練場上有合理的防衛控制,也有失敗的經驗教訓,甚至流血犧牲。這就需要基層實戰部門會同訓練部門一起進行經驗交流,無論成功的案例也好,失敗的案例也罷,做到抓捕案例的詳盡剖析,研究技能使用的科學性、合理性。提煉實戰訓練中科學合理的技術動作和戰術思維,通過警校生學習、入警培訓、職稱晉升、論壇沙龍等形式進行交流推廣。
警察使用徒手防衛控制技術存在的問題主要在生成階段、使用階段和防控結合等方面,解決這些問題,要實現“體能—技能—演練”一體化的訓練,增強對警察徒手防衛控制的實戰總結和交流推廣。
[1] 鄭為民.警察徒手控制與防衛[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2—3.
[2] 搜狐焦點網.527煙臺被殺警察案件細節公布 讓我們致敬沈成磊[EB/OL].(2015-05-29).http://news.focus.cn/yt/2015-05-29/10156351.html.
[3] 陳鑫.人民警察臨戰防衛與控制技術[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
The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Unarmed Police′s Defense and Control
YANG Lei
(Graduate Division,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38,China)
Based on “Yantai 5·27 cas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 of unarmed police′ defense and control skill in generate stage,application,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both,then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s follow:Strengthen physical and mental exercise as well as technical ability;Carry out the principles of tactic,technical ability and mentality;Try the best to summarize and popularize the actual combat.
5·27 case; unarmed defense and control; problem; countermeasure
2016-07-30
楊磊(1990—),男,河南南陽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警務指揮與戰術。
G808.14
A
1671-1300(2017)01-00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