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繁育群中,豬呼吸與繁殖障礙綜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的影響可能更為明顯。但是,對生長肥育豬生產性能的影響成本更大。
中圖分類號:S85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7)06-0012-03
雖然豬呼吸與繁殖障礙綜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昂貴的豬病。然而其對自繁自養豬場的實際影響往往被低估。當自繁自養豬場發生該病時,有關是否接種以及接種時間點的某些重要決策,可能是在低估了相對于疫苗采購和應用成本的免疫接種經濟收益的錯誤評估后作出的。
1 多種癥狀
問題的核心在于,PRRS感染所伴發的癥狀和癥候往往很復雜。復雜因素清單始于受影響的生產階段。由于感染母豬的繁殖影響通常要明顯得多,因此,它們較生長-肥育豬的生產性能損失更能立即顯現出來,PRRS的疾病損失可能會偏重于繁育群中發生疾病的情況。
近年來在多個國家進行的研究顯示這是何等誤導人。舉個特殊例子,即2014年對歐洲的養豬進行調查后發現,在PRRS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引起的總損失中,生長-肥育階段豬生產性能的損失占據更大的比重。
母豬感染PRRSv導致的繁殖問題可表現為:從嚴重到輕微,從流產或死胎有時甚至是母豬死亡到早產或仔豬出生時個體明顯較小或虛弱等這類更常見的問題。相反,保育舍或生長-肥育豬舍內最典型的癥狀卻是呼吸系統疾病,導致豬生長更慢、飼料利用效率更差、死亡率更高。
但是,更為棘手的是,該病毒往往會導致其他病毒或細菌的繼發感染。PRRSv與豬流感病毒或豬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yo)的混合感染尤其值得注意,因為這會使豬發生呼吸道疾病,進而會顯著降低斷奶至肥育階段豬的生長速度。最常發生的結果是,在一批待售的商品豬內,豬的個體體重差異超過了可以接受的范圍。
2 體重多變的代價
事實上,體重多變是PRRS經濟學中的關鍵詞(圖1)。對于豬場的生產性能和銷售價值而言,當其產品規格統一時,豬肉生產企業最容易管理,并且可能會獲得最大的利潤。當豬的個體重差異太大時,這會明顯增加經營成本。由于PRRSv感染導致的體重變化通常會很大,因此代價往往極其昂貴。
不幸的是,這種較大的差異性還往往會使得豬場難以估測生長和肥育豬的疾病損失,因此無法對治療或預防措施進行財務比較。
估計生長-肥育豬疾病損失的常規方法是考察以下四個重要生產性能指標的受影響程度:
● 動物的日增重;
● 飼料轉化率;
● 上市前的存活率;
● 胴體價值。
文獻調查顯示,PRRS感染對生長-肥育豬的影響是: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減慢2%~40%,飼料轉化率降低1.7%~ 37%,死亡率提高1%~15%。此外,在對PRRS經濟學進行的為期五年的分析中,大約96.4%的陰性(未感染)豬按一級胴體的價格上市,而PRRSv陽性豬的這一比例則下降至95.7%。
然而,大多數損失是根據動物的平均體重估計的,但是,對于受PRRSv影響的生產場,中心問題是不存在這種“平均豬”。
鑒于生長-肥育豬舍中的一批豬是由一系列小群體的豬構成。盡管某一小群豬受到病毒感染后可能會表現出明確的PRRS癥狀,但其他小群豬受感染后的嚴重程度或高或低,可能不一樣,這將會反映在飼料轉化率、每日生長速度以及或多或少的死亡損失上。
更糟糕的是,這還會增加無效的治療成本和浪費。這是因為,實際上生長-肥育豬舍的管理者很少有辦法來每天區分各個小群的豬,并根據需求調整治療。由于每頭豬的治療都相同,這可能會導致某一小群的豬盡管根本就沒有臨床疾病而接受了全療程的治療。
當然,反之亦然。某些小群的豬也可能會錯過應該接受的治療。追溯該群豬在進入屠宰場前生長性能變化被忽略的可能性,相比有時已經接受的治療,這種情況的風險更大。當豬群還在豬舍中時,只有癥狀最明顯的豬才會治療,即使在其很差的銷售價值變現之前,也會出現利潤損失。
3 預防的價值
通過上面討論的內容,很容易理解為什么俗話說“預防重于治療”,這一點對于PRRS絕對適用。與治療相比,預防更具可預測性,更可靠,且更具成本效應。
要預防病毒感染導致的疾病影響,就意味著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但通常離不開用有效疫苗在正確的時間給需要的動物進行免疫接種這一中心議題。對于PRRSv,在整個繁育至肥育階段,感染導致的后果為整群而不單單是母豬免疫提供了極其有力的支持性證據。
接種疫苗的價值最終取決于在面臨感染挑戰的情況下豬群的生產性能維持程度或疫情過后的恢復結果。為了在當豬群發病時給出一個較為合理的疾病發展預測結果并能夠更明確解釋生產流程中記錄到的變化,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個可檢測疫苗接種價值的新方法。在近期的一個實例中,該新的量度方法被用于評估以免疫接種方法干預PRRSv是如何快速將生產性能恢復到疫情暴發之前水平的。得到的結論是免疫接種能夠使每1 000頭母豬每年多生產1 443頭仔豬。
在生產-肥育階段,生長速度變異的程度取決于企業是否采用連續的生產流程或采取無論個體體重差異如何,豬舍內所有商品豬均同時上市的生產方式流程。
連續生產流程要求每頭商品豬在可出售前達到目標體重。較低的生長速度會降低生長-肥育豬舍每年出售的商品豬數量。與整群出售相比,其差異在于,盡管連續生產流程的年商品豬出售數量未受到增重結果的影響,但豬的生長速率一定會影響其年銷售的商品豬總體重。全進/全出的生產方式也會受到較差ADG的影響,因為出售的某些豬的體重并不符合屠宰場設定的目標。即使是豬場自身,這種考量對PRRS預防價值而言也會增加一個有說服力的案例。當人們認為PRRS不僅是導致豬生長速度出現差異的單個最大原因而且它也會使豬肉生產企業更容易受到其他挑戰傷害時,該案例還會增強說服力。事實上,可以肯定地說,生長-肥育階段和繁育階段的豬群接種PRRS疫苗產生的經濟效益超過免疫成本的許多倍。□□
原題名:PRRS cost money from start to finish(英文)
原作者:Poul Henning Rathkjen和Bernd Grosse Lies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