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豬肉產品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主要食材。但如在肉豬養殖過程中,出現疫病問題,不僅會造成養殖者的經濟損失,還可能威脅誤食者的身體健康。因此,筆者從養豬場檢疫、防疫工作入手,就強化養殖場檢疫及防疫工作,發表幾點看法。
關鍵詞:養豬場;檢疫;防疫;提高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1.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7)06-0033-02
豬肉是人們生活的主要食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豬肉產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帶動了養豬產業的快速發展,現代養豬場無論是養殖規模還是管理技術均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生豬養殖過程中,感染疫病的種類較多,如檢疫、防疫工作不認真導致疫病暴發,不僅會影響養殖者的經濟收益,還可能由于病豬處理不當影響誤食者健康。本文從檢疫制度、疫病監測處理、種豬隔離檢疫等角度,對如何加強養豬場檢疫、防疫工作,發表幾點看法。
1 完善養豬場免疫制度及藥物預防制度
就生豬養殖過程而言,相關主管部門應根據當地豬疫病流行情況及危害級別,綜合性地制定符合養殖場實際需求的免疫制度,并嚴格遵照免疫制度規定的內容進行免疫工作。同時,相關部門應加強生豬免疫檔案建設,通過檔案詳細記錄生豬預防接種的各項信息,包括劑量、次數以及間隔時間等。對于部分地區強制規定檢疫的病害,當地動物防疫機構應積極配合,做好防疫指導和監督管理工作,并根據免疫制度規定程序進行免疫。
對于少數沒有及時進行免疫處理和體弱多病的豬,在補欄后應立即根據相關規定進行免疫,同時注意做好相應的檔案記錄工作。另外,養殖場需注意孕期小于兩個月的母豬,不適宜進行免疫,需在母豬生產前7 d和生產完畢 45 d后進行免疫,完善相應的免疫檔案記錄,并佩戴免疫耳標。
為確保免疫工作的有效性,相關部門還應嚴格免疫操作程序,主要包含以下幾點內容:一是凍干疫苗必須在合適的低溫環境中保存,以確保疫苗質量,防治疫苗變質問題的發生。另外,禁止反復冷凍疫苗,在免疫過程中,秉持現配現用的原則,禁止重復使用剩余的疫苗;二是禁止冷凍水劑或油劑類疫苗,此類疫苗應在4 ℃~8 ℃環境下進行保存;三是免疫操作時,工作人員需根據相關標準確定注射劑量,以確保免疫效果,嚴禁重復使用同一注射劑進行注射,防治出現交叉感染。
養豬場養殖過程中,還需綜合養殖場所在地的細菌性疾病、寄生蟲性疾病以及病毒性疾病的實際危害狀況及流行特點,科學地選擇藥物以進行防治。對于抗生素類藥物,養殖場需綜合考慮生豬性別、年齡、疾病種類等信息,依據相應的用藥標準科學用藥,加強生豬飼養管理,確保藥品種類和劑量。
2 加強養豬場檢疫及疫病監測處置力度
養豬場檢疫及疫病監測是檢疫、免疫工作的主體,直接影響著生豬養殖的疫病監測效果,相關部門需重點強化以下幾點內容:一是根據調入及調出檢疫制度,嚴格落實相關管理工作。養殖場引進新的種豬,必須在地方動物防疫監督部門進行檢疫,并且確定合格后,才能調入。新種豬成功調入后,還應根據隔離制度,實施必要的隔離處理。生豬調出同樣需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部門送檢,檢疫結果合格后方能調出;二是獸醫人員需定期組織系統的養豬場疫病檢查。獸醫在檢查過程中,通過觀察生豬成長的狀態,對生豬疫病情況進行判斷,并做好檢查記錄。如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生豬患病,需進一步檢查疫病種類和疫病成因,初步判斷疫病傳播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疫病防治方案,對疫病進行控制防治其進一步惡化擴散。疫病發生后,獸醫需及時將檢查結構上報當地動物防疫監督部門;三是相關部門應定期組織主要傳染性疾病抗體檢測,評估養豬場免疫工作質量,并以此為基礎,對養殖戶免疫程序進行針對性指導,及時發現隱形疫病感染豬。同時,相關部門應加強檢疫、防疫宣傳,提高養殖戶檢疫、防疫意識,使其自覺接受抗體檢查。如發現疫病疑似病例,應第一時間進行隔離、消毒處理,病情進一步確診后,則需根據當地動物防疫監督部門的相關要求,通過隔離、緊急免疫、藥物治療等手段進行綜合防疫。如確認發生重大動物疫病,應及時采取隔離和封鎖措施,捕殺疫病生豬,并做好相應的無害化處理工作,避免疫病的進一步惡化擴散。
3 種豬隔離檢疫階段的飼養管理分析
3.1 種豬到場準備工作分析
種豬正式入場前,飼養人員應保證其提前進入隔離場,所有人在隔離器只能進不能出,并且隔離期間嚴禁任何外來人員進入隔離區域內。相關部門應確保隔離區內各項生活物品足夠一月時間的消耗,在食品準備采購過程中,應盡量避免選擇專門的食品市場,以防止出現交叉感染。所有飼養物品均需經過兩小時以上的紫外線照射方可入場,未達到相應消毒要求的物品禁止入場。對于部分光照消毒效果不明顯的物品,應選擇適當的消毒手段進行消毒。所有進入隔離區的人員、物品和其他生物均需做好登記,需有專職的檢查部門,全程巡視檢查隔離區,避免其他生物靠近。
3.2 種豬隔離檢疫期
種豬引進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對種豬耳標、號碼等進行逐一核對,并做好記錄。隔離期間,應綜合考慮性別、數量、品種、年齡等標準,以便科學分群,嚴格控制種豬的實際飼養密度。隔離區內禁止使用任何抗生素類藥物,避免出現假陽現象。工作人員需在每天上午十點,檢測豬的體溫,觀察豬的健康狀態。隔離期間飼料配方需格外注意,逐漸完成飼養成分的更改,避免引發種豬的應激反應。此外,可適當飼喂一定數量的電解多維和維生素,以提高種豬的抵抗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檢疫、防疫工作在生豬養殖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直接關系到養殖戶的經濟效益。相關部門應從養豬場免疫制度、檢疫及疫病監測、種豬隔離檢疫三方面入手,全面加強養豬場檢疫、防疫工作,及時發現患病豬并做好疫病處理工作,以促進養豬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5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