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生豬養殖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信息化技術以其智能化、自動化的優勢被廣泛地應用到生豬養殖工作中;信息化技術的大量應用大幅度地提高了養殖效率,增加了養殖活動的經濟效益。但是,在目前的生豬養殖信息化應用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阻礙了生豬養殖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本文將對目前生豬養殖信息化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對策以及生豬養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生豬養殖;信息化;現狀;問題分析
中圖分類號:S815.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7)06-0037-02
近些年來,我國的信息化以及農業科技的發展速度逐步加快,而生豬養殖業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落后的分散養殖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的發展,所以智能高效的養殖模式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人們通過研發以及推廣信息化技術,使得相關數據采集率以及管理效率有所提高,同時使生產能力有效提高。智能化設備以及相關系統在豬場信息化管理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對于生豬養殖信息化的研發工作開始時間短,相關的技術成熟度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豬場以及育種技術的發展。
1 生豬養殖信息化的具體發展狀況
我國是生豬養殖量最高的國家,但是豬場布局相對分散,集約化程度不高。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深入研發與應用,選擇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與設備來進行生豬養殖的企業逐漸增加,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生產效率的提高,同時推動了養殖模式越來越規模化,大幅度提升了豬肉產量的增長速度。
1.1 對飼料和營養進行科學管理
對于集約化生豬養殖來說,飼料生產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各個國家都開始了飼料生產的研究工作。不僅在飼料規劃系統里輸入了動物營養理論,同時也要導入飼料的配方理論,充分應用信息技術,通過建立數字模型的方式得出飼料的最優飼喂量以及最佳的飼料配方,使它們的生產價值得以實現。
1.2 選育優良品種
對種豬品種進行改良優化,可以通過選配豬只的方式來實現,以此獲得基因更加優良的種豬。對此國內外已經開啟了一系列研究,并且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果。應用信息化技術構建計算模型,對相關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把諸多性狀的基因綜合起來,最終得到最佳的繁育方案。
1.3 對生產進行科學管理
如果豬場已經形成規模化生產,那么在生產時會產生大量的信息,采取何種手段能夠有效順利地這些數據信息的采集、管理并加以利用,現已成為大部分豬場共同面臨的挑戰。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能夠實現這一目的。信息化和互聯網技術能夠統計以及分析這些生產數據,同時生成各種報表。這些報表能夠對豬場的運行以及生產、經營等狀況做出詳細說明,管理者可以據此科學管理豬場。其實,高效采集和統計生產數據的難度并不大,但是,目前對數據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卻尚顯不足,沒有形成一個具有權威性以及適用性很強的管理模式。
1.4 對環境進行自動調控
通過使用信息化技術,可以實現對豬場環境進行遠程控制,把計算機與生豬養殖過程中不同的自動調節設備連接起來,對天窗、風機以及濕簾等設施進行遠程集中控制,順利實現自動控制豬場環境。
1.5 智能化精準喂養
智能化精準喂養是以單頭豬為單位進行研究的,在豬身上佩戴電子耳標,以便順利獲得準確的生長信息,通過生長模型對該豬的具體生長情況進行預測。信息化系統以這些生長信息為依據,能夠準確得到豬只的最佳進食量,之后再將這一最佳進食量傳輸給飼料設備。值得注意的是,進食量的傳輸要分量、分時間段進行。目前,研究人員把著力點放在懷孕以及哺乳期的母豬身上,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實現效益最大化。
2 存在的問題
我國對生豬養殖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生豬養殖生產效率以及出欄率仍然偏低,瘦肉率也不高,這些問題是我國提高豬肉產量的極大阻礙力。
2.1 忽略養殖技術的提高
目前,大部分的養豬場已經意識到了生豬養殖信息化的重要性,提升了養殖階段的信息化水平。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忽視了對現有養殖技術的突破與創新,對新興的養殖技術了解不足,同時缺乏改進現有技術的方法,這種境況也主要是由技術人員專業水平不高造成的。
2.2 忽略服務創新
現如今,大部分豬場已經能夠做到精準采集并上傳生豬養殖環境與生產情況的相關信息,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預警,但是沒有對這些信息進行有效的分析與利用。與此同時,養殖戶對創新服務方式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產效率的下降,對豬場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2.3 缺乏合格的專業技術人員
生豬養殖場在不斷建設并發展養殖信息化技術,對現有生產的管理給予了很大的關注,但是對外交流不足,不僅提升專業技能的培訓不到位,而且也沒有相關專家指導,導致人員技術能力不足。此外,應用成熟度高的飼養、育種等模型的程度不深。
3 發展方向
3.1 無人化飼養
想要實現生豬養殖場的無人化飼養,需要采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通過全自動控制系統來實現,這不僅節省可大量的人力,同時還能使生產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3.2 生豬基因數據庫
構建完善的生豬基因數據庫,促進良好繁育的更好發展。充分應用計算機技術,對大量的育種數據信息進行高效采集和處理,依靠模型對優良的生豬品種進行選育,有效促進優質種豬率的提高。
3.3 移動終端及信息服務
對移動終端應用以及信息服務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充分利用移動終端。這些移動終端具有快捷便攜的優點,能夠順利實現數據的高效采集和分析,并且使豬場管理更加靈活應變。
3.4 追溯系統
實現自動屠宰以及對豬肉實現全程追溯,充分應用自動控制與傳感技術,實現屠宰生豬過程的自動化,并對肉品進行分級以及包裝。同時結合物流信息,對肉品進行全程追溯,不僅可提高肉品質量,而且也可確保食品安全。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完善的豬場信息化建設,必須要依據自身的需求與具體事情來設計并優化適宜的信息化模式。發展生豬養殖信息化技術,了解并掌握最新養殖技術,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養殖場的生產性能,促進生豬養殖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升。□□
參考文獻:(1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