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用中西結合的方式,成功治愈仔豬拉稀病例。
關鍵詞:仔豬;腹瀉;中藥
中圖分類號:S85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7)06-0061-01
近日我縣某豬場新進近40頭仔豬陸續出現拉稀癥狀,隨后向我中心報告,并要求出診。
1 臨床特征
經臨床觀察發現:患豬擠堆、被毛凌亂,后臀粘有稀糞,許多患豬發出吱吱叫聲,個別出現呻吟。豬舍隨地可見淺黃色帶黏膜的糞便。查看病豬發現其全身冰涼、眼角膜發白、眼角有眼屎。經詢問畜主,該批豬是10 d前從我縣另外一豬場一次性購入的,購入時全部健康,于近日陸續發病,已死亡2頭。
2 解剖情況
死亡仔豬咽喉紅腫,心肌松軟,肺臟有纖維狀黏液,腸道有黃綠色水樣物,腸內鼓起,肝臟呈土黃色,腸內容物消化不充分,腸黏膜脫落,腸系膜淋巴結腫大。
3 診斷治療
結合畜主述說、患豬臨床癥狀以及解剖所見,我們初步診斷為:因氣候、環境、飲食變化而引起的細菌性腹瀉,建議給患豬分別注射青霉素80萬單位、鏈霉素5 mg、魚腥草6 mL,一日三次,連續注射3 d。隨后,患豬飲中藥參苓白術散加減湯(黨參10 g、白術10 g、茯苓10 g、山藥10 g、煨豆蔻10 g、扁豆15 g、蓮肉10 g、桔梗8 g、薏苡仁8 g、砂仁10 g、炙甘草10 g),加清水100 mL,浸泡30 min,水煎20 min,去渣分三次灌服,一日一劑,連服3 d。
4 治療結果
回訪情況:服藥二日后,患豬拉稀癥狀減輕,開始少量飲食,三日后拉稀癥狀基本消失,患豬飲食趨于正常,畜主隨將中藥連續加入飲食3 d,豬群痊愈。
5 療后建議
5.1加強飼養管理,增強抗病能力
a 保持圈舍干燥、清潔、衛生和適宜溫度;
b 保證飲水清潔衛生,飼料營養全面。
5.2 堅持自繁自養
5.3 加強檢疫,防止疫病傳入
購入種豬或仔豬時,應了解當地的疫情和免疫狀況,購入后要隔離觀察15 d以上,確認無傳染病時,才能并群。
5.4 搞好消毒
a 母豬臨產前對產仔舍進行徹底清潔消毒,對豬體特別是腹部進行擦洗消毒;
b 仔豬入欄前或肥育豬出欄后對圈舍進行徹底清潔消毒;
c 發生傳染病時,每天進行定期消毒,疫情消除后進行終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