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雞白痢是全球普遍流行的一種家禽疾病,暴發后會嚴重影響肉雞的生長性能,對國內外養雞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本文介紹了雞白痢的流行特點和臨床癥狀,并提出了有效預防肉雞發生本病的幾點措施,旨在為養雞生產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肉雞;雞白痢;流行特點;臨床癥狀;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S831.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7)06-0076-02
雞白痢是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的一種傳染性家禽疾病,呈全球性流行。本病在同一雞群中可互相感染傳播,極易給養雞業造成嚴重的危害。此外,雞白痢沙門氏菌在家禽腸道內定植還會引起人類的食源性疾病。雞白痢不僅影響養雞業的健康發展,而且嚴重威脅人類的公共衛生。因此,在肉雞生產中,如何有效預防雞白痢對提高肉雞的生長性能,抗生素的使用頻率以及消費者的健康具有重大意義。
1 雞白痢的流行特點
雞白痢的病原體是雞白痢沙門氏菌,為一種細小桿菌,兩端鈍圓,沒有莢膜、鞭毛、芽孢,呈革蘭氏陰性。將該菌進行實驗室培養后,菌落呈細小、透明狀,邊緣圓整光滑。雞白痢沙門氏菌對各種抗生素敏感,但很容易產生抗藥性。普通的消毒劑就可以將其滅活。但雞白痢沙門氏菌可以感染人類,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雞白痢常年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較為流行。2~3周齡雛雞是感染的主要的對象,而且死亡率高。本病的傳播途徑可分為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本病可通過被污染的飼料、飲水和設備等進行水平傳播,健康雞群一旦被感染,通常會長期帶菌,成為傳染源,因此要及時處理耐過雛雞和患病成雞。垂直傳播主要是經卵傳播,帶菌蛋孵化出的雛雞往往直接帶病,全群感染的風險非常高,會對生產造成嚴重的損失。
2 雞白痢的臨床癥狀
雛雞感染本病通常為急性經過。帶菌蛋在孵化期內就會發生死亡,或出殼后1 d~2 d發生死亡,癥狀不明顯。雛雞在孵化器中或育雛初期發生感染時,通常在5~6日齡開始死亡,在2~3周齡時達到死亡最高峰。雛雞感染后,精神不振,被毛粗亂,兩翅下垂,不愿走動,眼半閉,怕冷,常擠在一起。病雛食欲廢絕或少食,排白色、糊狀或水樣的稀糞,造成泄殖腔附近的羽毛污染,通常可以看到其周圍的絨毛上粘著白色的石灰狀的糞便,嚴重時可將整個肛門堵住,引發排便困難。
20~45日齡雞感染后部分會出現伸頸張嘴呼吸的現象,還有部分雛雞會出現關節腫大,引起跛行。該階段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低,但一旦發病會大大影響雛雞的生長性能。
3 預防雞白痢的有效措施
3.1 雛雞的選購
雛雞的選購應十分慎重,否則經垂直傳播造成雞群感染本病的風險會很大。雛雞應購自管理良好、經過雞白痢預防和檢驗工作并保證無本病污染的健康種雞場。在肉雞生產中,這可以從源頭上杜絕本病的發生。雛雞進入雞舍之前要進行嚴格的挑選,淘汰出現臍帶愈合不良、白痢、臍炎等狀況的雛雞。
3.2 科學的飼養管理
在肉雞飼養期間,要加強飼養管理,飼喂優質的全價料,以滿足肉仔雞快速生長的營養需求,并適當添加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以提高肉仔雞的免疫力和抗應激能力;給肉仔雞提供適宜的生活環境,根據肉仔雞的日齡來調整雞舍的溫濕度以及飼養密度,避免溫度過低和飼養密度過高造成的應激;保持雞舍的干燥衛生,定期清除糞便,更換墊料,保證雞舍的良好通風。
3.3 消毒
消毒是切斷本病水平傳播的有效途徑。
首先,雛雞引入之前,要對雞舍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建議使用發泡型或凝膠型消毒劑,對雞舍的地板、墻壁、房頂,以及雞舍內的料槽、飲水器、水箱等設備進行浸潤消毒,然后利用高壓水槍進行沖洗。之后密閉雞舍,利用熏蒸法對設備和雞舍的內壁進行消毒。在疾病流行季節,還應對雞場的路面、進出口等進行消毒。
其次,在肉雞飼養過程中,可制定適應本場的衛生消毒制度。定期清除糞便,更換墊料,保證雞舍的干凈衛生;定期清洗和消毒各種設備和器具;對雞群進行帶雞消毒。消毒劑的選擇非常重要,推薦使用對病毒、細菌和真菌均有效的廣譜消毒劑。帶雞消毒時選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劑,以免降低對雞群的應激。還應防止飛禽和老鼠等動物進入,避免將病原菌帶入雞舍。
此外,應重視家禽運輸車輛的清洗和消毒。將車輛的表面、車輪等處的泥土、墊料等清洗干凈,隨后將消毒劑浸濕車輛的所有表面消毒,包括車輛的車底,最后用高壓水槍進行沖洗。對于車輛可拆卸的設備,應提前進行拆卸,消毒后再安裝回去。
最后,要做好飼養員等人員的個人衛生工作。原則上盡量避免飼養員以外的人員進入雞舍,如遇特殊情況,必須在得到雞場管理人員的同意后方可進入雞舍。在雞舍入口設置足浴消毒池,并定期更換消毒液,已保證消毒效果。飼養員進入雞舍前,更換工作服和工作靴,更換作業時均要洗手。
3.4 應用飼料添加劑
通過飼喂一些飼料添加劑,也可以有效預防雞白痢,例如益生素、有機酸、飼料酶等。
益生素是一種活的微生物制劑,進入腸道后可以與其中的有益菌共生,而與病原菌會產生競爭性抑制。益生素在肉仔雞消化道中可以很好地定植、生長繁殖,可以通過競爭性抑制有效控制沙門氏菌。研究表明,復合益生菌制劑具有協同作用,效果要遠高于單一制劑。
有機酸,例如短、中、長鏈脂肪酸,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隨著對有機酸的不斷研究,發現抑菌機理可能是,有機酸在胃內環境可以不經解離就能夠穿透細菌的細胞膜,并對細胞膜產生損害。有機酸在細菌內開始解離并不斷積聚,通過酸化作用可以殺死細菌。有機酸的這種抑菌特點可以對肉仔雞的消化道微生物構成產生積極的影響,抑制沙門氏菌在胃腸道的生長。此外,有機酸對動物的免疫功能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在日糧中添加有機酸可以提高肉仔雞的免疫力,從而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
由于飼料中含有大量的纖維,其中的可溶性纖維可增加食糜的黏度,降低消化率,造成食糜在消化道的停留時間延長,易于沙門氏菌的繁殖。因此,在日糧中添加各種飼料酶可以加速成分的消化吸收,縮短食糜在消化道的停留時間,從而降低沙門氏菌的繁殖機會。同時還可以為肉仔雞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也可減少感染的發生率。
4 小結
綜上所述, 雞白痢是全球普遍流行的一種家禽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暴發后會嚴重影響肉雞的生長性能,對世界養雞業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了解雞白痢的流行特點和臨床癥狀,通過有效的預防措施,可大大降低本病的發生,從而減少肉雞生產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