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教育體制步入改革階段后,職業教育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職業教育所包含的遠不僅是技能領域的教學,還包含職業精神教育。如果在教育教學中缺少職業精神的培養,那么職業教育就會變成一種為教育而教育的教學體系。因此,職業教育教學必須重視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結合我國行業發展所追求的工匠精神,在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基于此,筆者對工匠精神在職業教育教學中的意義進行闡述,并對其給職業教育教學帶來的啟發進行深入的剖析。
關鍵詞:大國工匠精神;職業教育;關系;意義
工匠精神”是工匠在長期職業生涯中養成的職業風范,表現為工匠對技術的精益求精,對技能操作的精準、精心、精細,對工作的執著,對職業的奉獻,對質量追求卓越、追求極致的價值取向。工匠精神”是職業教育的靈魂,應成為每一個職業院校學生所努力向往的一種境界,使他們具備敬業、專業、耐心、專注、執著、堅持、創新、突破自我、追求完美極致的優良品質。因此,我們需要推進“工匠精神”進校園、進課堂,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一 工匠精神在職業教育教學中的意義
(1)工匠精神是現代企業穩定發展的基石。工匠精神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傳承的重要精神,也是指引我國工業發展方向的精神指標。在中華民族歷經了數千年的發展后,工匠精神開始成為現代各行各業的發展理念,并在當代職業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職業教育的主體方向是以職業崗位為主,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在未來的職場道路中具有足夠的實力滿足社會需求,真正發揮職業教育應有的作用。在職業教育中,工匠精神與職業教育存在許多異曲同工之妙,工匠精神所推崇的創新精神與實踐精神恰好與職業教育的需求相符,而在職業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必將使人才培養方式發生轉變,使其更符合當下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理念。在我國的行業企業發展中,市場以往的低成本時代退去之后,企業在此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面臨許多誘惑,而只有堅持自己的原則,保留自己的發展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工匠精神在歷史長河中仍然得到有效傳承的重要原因。
(2)工匠精神是職業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的需求。職業教育的主體目標是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成為技能型人才,掌握技能知識,為未來的職業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在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方面,大部分企業都希望職業院校的學生在畢業后能夠立即上崗工作,能夠適應企業的運營模式,并在各項技能操作方面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快速熟悉企業文化,與企業生產實現良好的銜接,同時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在企業工作過程中能夠保持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將工匠精神貫穿于各個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這意味著職業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技能,還要加強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讓學生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尊重自己的職業,對自身職業的未來發展與付出有著明確的認識,使學生將來不管在何種崗位任職,都能將工匠精神置于職業中心,將其作為努力的目標。
二 職業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養途徑
(1)將工匠精神納入職業道德教育之中。職業院校要著眼于職業教育的內在規律要求,完善職業精神的職業道德教育,正確認識工匠精神對于職業道德的內涵,充分理解工匠精神對于學生職業發展的價值和意義,積極改革職業教育的內容,為加強職業教育的改革提供指導,加強學生對工匠精神的引導,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態度,提高職業技能。國務院從2015年起設立了“職業教育活動周”,以提高我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等戰略的實施,更需要大批工匠人才。職業院校應拋棄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培養體制,建立以學生為本位的教學體系,以學生的就業和企業的崗位需求為目標,培養既具有較強職業技能又具備良好職業精神的高素質學生,提升培養質量,讓教育回歸到教育本身。事實上,工匠精神的培養,是全新教學理念的挑戰。
(2)“工匠精神”養成計劃與課程教學緊密結合。教師首先以教學大綱為導向,將“工匠精神”的養成計劃導入教學規劃中,在組織教學過程中選擇合適的、與各科目教學特點相對應的教學策略,將“工匠精神”養成計劃潛移默化地滲透其中,培養學生“一絲不茍、持之以恒、注重細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內涵。其教學策略可以涵蓋學生實踐“工匠精神”相關內涵要求的考核辦法等。與此同時,教師也要以身作則,率先踐行“工匠精神”,秉承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在教學過程中做到親力親為、追求極致,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在實踐教學中通過“心傳身授”教學涵養工匠精神。在理論教學中教師講授職業精神的重要性,難以讓學生形成親身體會。而在實踐教學中,學生通過具體實踐能體會到工匠精神的價值和意義,并逐漸作為自身的職業追求。在實踐教學中“心傳”是內在精神的熏陶,對于受教育者來說,需要不斷學習領悟和體會。而“身授”則是師生共同參與實踐,躬身力行有利于營造工匠精神的體悟氛圍,從而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西方的學徒制度就是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提高技術能力和水平,逐漸形成嚴謹專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參考文獻
[1]王喜文.中國制造2025解讀:從工業大國到工業強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2] 李宏昌.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培育與弘揚“工匠精神”問題研究[J].職教論壇,2016.16:33-37+96.
[3] 孔寶根.高職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實踐途徑[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3:53-56.
[4] 肖群忠,劉永春.工匠精神及其當代價值[J].湖南社會科學,2015.6:6-10.
[5] 王新宇.“中國制造”視域下培養高職學生“工匠精神”探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6.2:14-17.
[6]鄭在柏,程又鵬.江蘇五年制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概述[J].江蘇教育(職業教育),2016(03)
(衡陽技師學院 湖南 衡陽 4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