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學困生是現階段農村教育的關鍵問題,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農村地區初中階段學困生轉化存在許多的問題,導致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學困生的問題,因而作為一名農村初中教育教學工作者如何更加有效的將初中學困生進行轉化,成為了現階段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農村;初中;學困生
學困生主要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學習成績較低,無法完成教師所要求的學習任務,學困生本身智力水平不存在問題,但卻出現了學習成績較低的現象,這跟農村地區的教學水平等諸多因素不無關系,本文主要從成因及轉化方式入手進行分析,希望能對學困生問題解決有所幫助。
一、農村初中學困生的成因
1、內因 農村地區普遍存在學困生的問題,究其原因和學生本身的生活環境以及性格特點不無關系。首先,農村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由于農村地區教育資源有限,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導致進入初中后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較差并且綜合能力較低,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也不夠自信,不敢配合教師的提問,從而導致很嚴重的惡性循環,最終直接影響學習成績;其次,農村初中學困生在學習方法掌握方面也存在問題,初中階段不同于小學,需要學生自主管理、自主學習的部分越來越多,這就要求學生不能夠再單純地依賴于課堂上教師的講解,而需要在課下下更多的功夫,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才是學習的關鍵所在;最后,初中農村學困生有可能在性格心理方面存在某種缺陷,農村學生會普遍存在一種自卑的心理,認為自己學習已經成這樣子了,再怎樣努力也無濟于事,還不如直接放棄,到年紀就退學外出打工,為家里減輕些負擔,這樣的心理導致學生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諸多內部因素的影響使得學困生很難提升其學習成績,因此作為教育者在提出相應對策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內部影響因素。
2、外因 農村地區學困生之所以學習不好除了內部因素的影響之外,還有許多外部影響因素要考慮進去。首先,家庭環境的影響,農村地區學生的家長一般文化水平都不是特別的高,在學習方面根本無力幫助學生,又由于平時工作比較忙,也無法實現對學生進行學習監督。另外,隨著年紀的增長,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也出現了諸多的問題,這些因素都導致學生無法借助于家庭的影響而提高學習成績,因而家庭因素對于學生學習還是有著很大的作用的;其次,學校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視,農村地區的初中普遍存在經費不足的問題,無法為學生提供更為有利的學習環境,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也是出現學困生的重要影響因素;最后,教師的專業水平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也會產生影響,農村地區教師專業水平較低,由于條件有限無法定期得到專業的培訓,部分教師對學生缺乏耐心,尤其是對農村學困生更是不愿意去花費精力幫助他們,從而導致學困生的轉化出現問題。這些原因都直接影響著農村地區學困生的轉化,在提出相應的對策過程中要加以重視。
二、農村初中學困生的轉化對策
(1)關愛學困生,引導學困生自我表現。學困生雖然在學習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但還是需要給予公平的對待和尊重的,作為教師以及學校的管理者要對學困生一視同仁,要充分考慮學困生的需求,幫助學困生及時解決在學習、生活方面的問題,鼓勵學困生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多配合教師課堂要求,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從而打破自身心理障礙,建立自信心,這是學困生真正的想要通過學習改變自我的關鍵所在,教師以及學校管理者要在這方面加以重視。
(2)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困生學習積極性。初中級階段的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不了濃厚的興趣,這便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狀態進而影響學生學習效果,因而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是讓學困生學好語文的關鍵所在。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科技的發展,多媒體設備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尤其是語文教學更是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充分的借助于多媒體設備,以圖片、聲頻、視頻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對于學困生提高學習成績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3)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農村地區的學困生在學習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沒有學習目標,在學校一定程度上是混日子,這跟他們在學習方面沒有找到良好的學習方法不無關系,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學習成績提高的關鍵,可以幫助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師要從根本上進行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找到自身在學習方面的不足之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看到通過改善學習方法所帶來的改進,這樣才能夠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從而進一步幫助學困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綜合能力。
(4)注重對學困生的管理。學困生在學習方面存在問題,從而導致他們不愿意花心思在怎樣提高學習成績方面,反而會出現諸如課上開小差、搗亂,課下打擾其他同學學習等諸多的惡作劇狀況,這樣既不利于別的同學學習也不利于學困生自身的進步,因而作為一名農村初中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者要加大對學困生的管理力度,對問題學生要進行相應的處罰,這也是讓他們能夠把精力放在學習方面的策略之一。對于學困生除了要加大管理力度以外還要注重方式方法,通常情況下學困生在心理方面會存在一些問題,在對學困生就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有所重視,不要影響到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掌握良好的方法也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關鍵。
總之,農村學困生的轉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這便要求教師以及學校的管理者一定要有耐心,通過不懈的努力幫助學生正視自己的問題、找到良好的方法,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科新. 淺談農村初中學困生轉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求知導刊,2016,(04):67-68.
[2]蘇學藝. 淺談農村初中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12):29.
[3]戴日. 農村初中學困生的成因和教育措施[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34):25-26.
[4]馬雅菊. 農村初中學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轉化策略[J]. 學理論,2010,(22):97.
(作者單位:來賓市興賓區寺山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