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考生,由于其母語特點各異,學習漢語時的薄弱點往往也各不相同。通過研究中國計量大學HSK考點發展現狀,整理分析留學生考試成績,可以歸納得出不同國家地區考生在漢語聽力、閱讀、書寫等各個考試部分的薄弱點,從而能夠對該地區考生開設培訓,進行專項訓練。在此基礎上建立相關題庫,豐富教學資源,進一步提高漢語教學水平。我們對計量大學HSK考點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深入發掘目前HSK考點的現狀,總結考點建設的成果,豐富本校針對留學生的參加HSK考試的教學資源與教學方式,促進本校漢語教學水平的提高與HSK考點的更好發展。
關鍵詞:HSK考點;發展現狀;留學生
一、研究背景
經濟全球化進程加速,國際交流日趨頻繁。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與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國際上掀起了學習漢語的熱潮。根據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數據,共有30108名外國留學生在浙江省學習,留學生人數位居全國第四,僅次于北京、上海和江蘇。在這個背景下,中國計量大學設立的新HSK網考考點自2014年4月啟動以來,成為目前杭州市第二所、下沙唯一一所高校網考考點。該考點設立以來取得了良好的發展,已成功舉辦25次考試,考生人數達900余人,來自哈薩克斯坦、巴林、韓國、加納、美國、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等90個國家。考點為下沙高教園區各高校留學生及外籍工作人員漢語水平測試提供了便捷的平臺,也為我國的漢語推廣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新HSK分筆試和口試兩部分,筆試和口試是相互獨立的。筆試包括HSK(一級)、HSK(二級)、HSK(三級)、HSK(四級)、HSK(五級)和HSK(六級);口試包括HSK(初級)、HSK(中級)和HSK(高級),口試采用錄音形式。HSK每年定期在中國國內和海外舉辦,凡考試成績達到規定標準者,可獲得相應等級的《漢語水平證書》。以本考點為例,我們可以研究HSK考試目前運行的狀況,更好地促進漢語教學。
二、研究方法
為豐富本校針對留學生的參加HSK考試的教學資源與教學方式,促進本校漢語教學水平的提高與HSK考點的更好發展。現如今我們針對中國計量大學新HSK考點學生考試成績及一些背景資料,從而進一步分析。我們在HSK考試系統里提取了這25次考試的所有數據,進行了分類整理,利用EXCEL分析數據。
三、統計結果與研究結論
結合本校的HSK留學生的考試信息數據,我們歸納出以下特點:
1、考生以亞洲為主,非洲歐洲也不少。
考生大多來自亞洲與我們相鄰的一些國家,在本校HSK考點已參加過考試的923名留學生中有632名來自亞洲各個地區。如下表1所示:
這說明在杭州地區,亞洲學生是參加HSK考試的主流人群,非洲和歐洲其次。這跟亞洲的考試文化有十分緊密的聯系。2015年浙江省留學生的前5大生源國,分別為韓國、美國、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英國。而參加HSK考試最多的一個國家反而是哈薩克斯坦,有179名。來自韓國的留學生有110名。美國、印度尼西亞等國考生非常少,這說明可以好好對其進行宣傳和介紹HSK考試。
2、聽力考試成績好于其他成績
對留學生HSK考試成績的各項數據分析后,我們發現了一個普遍性的規律,那就是大部分學生的聽力成績遠遠好于閱讀和寫作成績,聽力平均分比閱讀和寫作平均分高了將近10分。其中我們挑選了人數最多的兩個國家進行比較。其中各項平均分數據不包括HSK一二級考試成績與口試成績。如下表2所示:
這說明HSK考試中,聽力是提高成績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HSK成績,聽力成績是很重要的。
與亞洲地區相同,來自非洲地區123名和歐洲地區103名參加本校HSK考試的留學生,他們也是普遍存在聽力成績遠高于閱讀和寫作成績的現象。但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留學生各項平均分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異。我們列舉了一些亞洲國家的數據做比較。如下表3所示:
在上表中也可以看出,亞洲地區的留學生的HSK成績平均分大多在208分左右。可以以此分數作為參考留學生學習漢語的適應情況的依據。
3、考生人數逐年遞增
本校的HSK考點自2014年建立以來,來本校參加考試的留學生人數就逐年增加,我們統計了2014至2016年底參加考試的留學生人數,統計的結果如下表4所示。
其中因為沒能得到2017年全年的數據,我們沒將2017年計入到統計表中,但我們分析了2017年1月和3月的考生人數有145人,在4月份有162 人參加考試,我們可以推斷出2017年的考生人數將會超越2016年。
這表明本校HSK考點正在漸漸的被人認可,有利于我校漢語教學水平的提高與HSK考點的更好發展。通過訪談,我們得知本考點因為考務工作優秀,考試宣傳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被評為優秀考點。我們也對一些參加中國計量大學新HSK考試的留學生進行采訪,采訪中他們對這個考點廣泛給予好評,說在考前通知消息很及時,考試地點很清楚,在考試的當天學校還組織了志愿者給予帶路,最后在網考考場中測試聽力有無問題時,每個監考老師都很負責任,很感謝我們這個考點。
同時,隨著周邊留學生數量的激增,越來越多的學生意識到HSK考試的重要性。這也給我們之后的考試培訓項目開發提供了很多思路。我們也認識到了考生信息資源庫建設的必要性,語言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信息化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作為語言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第二語言測試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水平不僅是國家語言資源開發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同時也是第二語言教學與應用研究水平的反應。(柴省三,2013)充分整理和利用HSK考試的各種考生信息資源,開發和建立考生信息資源庫,在對外漢語教學的學術研究、語言認知規律研究和考試效度的實證研究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應用價值。
四、討論
表2提供的信息顯示,聽力平均分與閱讀和寫作平均分差距較大,我們不難想到這與我們的教學模式有關。對于漢語教學模式,我們習慣以語法、綜合課為主聽力、閱讀和口語為輔。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我們會嘗試用目的語直接教授,從而間接的訓練留學生的漢語聽力,增加了聽力訓練時間,所以聽力成績會較好。但對于閱讀和寫作,因為沒有充足的時間學習,相對聽力而言就略差。因此對于留學生,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合理的分配教學任務。目前,來華學習漢語的留學生主要是成人,他們已經具備了自己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目標的能力。因此教學內容要有針對性,要針對不同類別的留學生安排詳略不等的教學內容。(宋瑩,2008)
因為專業性因素,我們在實踐教學中接觸到了本校的外國留學生,在他們所學習的初級漢語教學過程中擔任了輔助教學的角色。在他們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教學內容上語法比重偏大;教學的方法不夠靈活,講得多練得少;教學環境欠缺,激勵因素太少。(韓潤澤,2015))結合到我們所重視的HSK考試相關的事項。對本校的初級班的留學生,在教授他們知識的過程中我們要更多的注重語境教學,適當的淡化語法教學。在學習中,我們也要引進時新內容,盡可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嘗試著增加中國傳統文化因素,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內涵的理解。更重要的一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更多的去嘗試多種方法教學,教學中處處透露出新鮮感,滿足留學生好奇的思想。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建立起一些小小的獎勵機制,滲入學習策略,倡導精講多練。
當然,作為中國漢語水平考試新的考點,我們要增強服務意識和國內外考試的信息交流,促進HSK持續發展的勢頭。目前,HSK的考生規模仍在不斷擴大,其考點也在陸續增加。但我們要站在二十一世紀的制高點上,看到海內外漢語考試的市場的份額是有限的,保持科研的超前性、實用性和測試流程的嚴謹,這是HSK保持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任筱萌,2001)
總之中國計量大學新HSK考點自成立以來,經過學校老師和學生的不斷努力,從剛開始的只有一個考生參加考試發展到一次有100多考生來參加考試,這表明了外國留學生對與我們學校的認可,也體現了我們這考點不斷完善,為國家漢語推廣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今后要加大對歐美學生的宣傳力度,提高他們參考的比例。適當加強閱讀和寫作培訓,考前給學生提供一些有意思的備考資料。我們也可以借鑒意大利羅馬大學孔子學院HSK考點的經驗,每年在HSK之前,孔子學院會為考生開辦免費的HSK輔導課程,主要是請有經驗的老師為各個級別的考生解釋考試流程、規劃、題型和應試技巧,以及讓他們做一次模擬考試并詳細講解。(孫云鶴,2011)增強學生考試的信心。
中國計量大學新HSK考試考點的成立,使本校的對外漢語教學有了系統化、理論化的體系。還能建立相關題庫,豐富教學資源,進一步提高漢語教學水平。這也為我們傳播漢語文化提供了更好的平臺。
參考文獻:
[1] 柴省三.漢語水平考試(HSK)考生信息資源庫的建設與應用[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3(4):32-40
[2] 宋瑩.關于留學生HSK考試的分析與研究[J].商業文化月刊.2008(8):172
[3] 韓潤澤.新HSK考試對初級對外漢語教學的啟示[D].西安:西北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4] 任筱萌. 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的回顧、現狀與展望[J].漢語學習.2001(2):63-66.
[5] 孫云鶴.HSK在意大利的推廣和發展[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10(2):81-85
(作者單位:中國計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