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代表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的實踐過程中,提出了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對歷史條件下的我國改革開放發發展與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明確的理論指導和行動指示。在黨中央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下,我國的兩個一百年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向實現邁向了一大步。本文就針對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行分析。
關鍵字:治國理政;科學內涵;基本要義
一、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概述
黨中央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以在我國目前國情的基礎上建設起來的。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不斷發展,目前我國的國情變化復雜。在黨的十八大中,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被提出,其立足于對我國當代建設發展的深刻認識與科學規劃的基礎。對于我國的目前國情而言,主要存在著的三未變與三個前所未有。其中三未變表現在,我國目前仍處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初級階段,其次是現如今人民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生產之間還存在著較大的矛盾。第三是我國的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化。總結來說,就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尚未發生改變。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之中曾反復強調過:目前我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狀,使我國的最大國情,也是最實際的問題,因此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牢牢地把握這個國情,在進行國家建設、市場調整等方面的改革上,都要立足這個實際。對于三個前所未有而言,是我國目前前所未有的靠近國際舞臺中心、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的靠近、前所未有的對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充滿信心和能力。
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科學內涵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背景下,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解決目前問題和困難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而且對應對目前經濟下行壓力,提出了經濟發展常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得我國的經濟在世界經濟都低迷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在一定的區間內良好運行。在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繁復的需求下,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提出了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低成本、填補短板的要求,更有效的擴大了供給,并為供給結構進行提高,使得供給的質量、品種能夠更好的滿足現階段人民群眾的需求,并提高其適應性和引導能力。黨中央指出,為了更好的捍衛祖國的統一和發展,確保我國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能夠得到保障,我國提出了全面改革的強軍策略,堅持不懈地走中國特色的軍隊建設之路。在國外我們重視發展,在國外我們重視外交,目前為了能夠讓我國的發展有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就需要維護和延長我國的戰略機遇思想,通過不懈的努力來建立合作共贏得新型國際關系。
三、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基本要義
我國黨中央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在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根本的目標。自從鴉片戰爭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立起復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是中華兒女們最為執著的夢想,也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中華兒女不斷的奮斗,就是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的目標。想想曾經鴉片戰爭后,中國的慘狀,那因封建統治階級無能和腐敗與西方列強殘酷掠奪和侵占下的局面。那段時間的中國喪失了與世界同步發展的機遇,成為西方列強們的資源搖籃。在鴉片戰爭之后,中國更是陷入了一段漫長的黑暗時期,國內的政權不穩固,國外的列強不斷的挑釁。那段時間的中國人,苦思夜想中國偉大,卻只能在心底默默地念叨。現如今,我國在經歷了幾代人的艱苦奮斗和不懈努力之下,從未有像現在這樣靠近我們的目標,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日可見,而且,我國也前所未有的如此有能力去實現我們的中國夢。現如今,是我國發展的一個機遇期,也是挑戰期,決不能讓歷史的機遇與我們再一次失之交臂。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中國夢的本質就是富強國家、振興民族、幸福人民。只有將國家建設的愿景、民族發展的理想以及人民安居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才能夠實現發展動力的蓬勃以及人民創造力的提升。
實現中國夢,是一個堅持的過程。要想實現中國夢,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要弘揚我國的精神、團結民族的力量。要讓人民能夠充分的展現自己的力量。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我們要實現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符合現狀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好的社會福利建設以及更為舒適的居住條件。要讓我國的人民能夠更好的生活、工作、學習。
我們還需要堅持不懈地弘揚愛國主義的思想、以及提高民族的凝聚力。要不斷地進行中國民族精神弘揚,堅持創新求發展的方式。讓全國人民的力量融會成一股洪流,將全國上下十三億人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一起。
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題主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1]馬立黨.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研究述評[J]. 社會主義研究,2016,(04):154-162.
[2]吳冠雄. 論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科學性[D].湖南師范大學,2015.
[3]韓慶祥. 全面深入把握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十個重要方面[J].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4,(06):24-28.
[4]季冬曉. 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與自身建設關系科學化的實現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4.
(作者單位: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