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社會產物,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其宗教活動的開展地——清真寺,它是穆斯林的社區中心,是進行宗教活動、開展經堂教育、傳承文化與傳統、解決社區糾紛、聚眾溝通交流的場所。在現代化的背景下,清真寺如何在保持自身核心功能的同時,更大程度地發揮出與時俱進的社會功能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和深思的問題。[關鍵詞]清真寺;人民調解;糾紛解決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社會產物,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其宗教活動的開展地——清真寺,它是穆斯林的社區中心,是進行宗教活動、開展經堂教育、傳承文化與傳統、解決社區糾紛、聚眾溝通交流的場所。在現代化的背景下,清真寺如何在保持自身核心功能的同時,更大程度地發揮出與時俱進的社會功能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和深思的問題。清真寺調解社會糾紛是其社會功能的一個重要體現,因此本文就銀川市清真寺調解委員會的現狀進行闡述。
一、從自身角度,了解清真寺調解委員會的現狀
(一)清真寺調解委員會的機構設置
清真寺調解委員會的機構設置是指清真寺調解委員會的自身存在形式和人員組成形式,其最大的特征是非獨立性。首先,在自身存在形式上,作為清真寺內部機構的一部分,它并沒有作為一個獨立的部門存在,也沒有專門的調解室,調解工作一般是在教長室或寺管會的主任辦公室中進行。其次,在人員組成形式上,它既無固定也無特定的組織人員,調解工作由阿訇和主任等清真寺里有威望的人主持進行,此外,品行端正且對古蘭經有著高度認識的教民也可以參與調解的主持工作。
(二)清真寺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對象及調解內容
清真寺調解委員會的調整對象具有特定性,主要是該清真寺輻射范圍內的教民,原因在于調解主持人與該清真寺輻射范圍內的教民關系更為密切,對其自然也更了解,這樣有利于主持人更好地支持和完成調解工作,另外,就地調解對于當事人來說也更為便捷。調解的內容具有社會性,涉及到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其中包括家庭鄰里糾紛、勞動勞務糾紛、交通事故糾紛等民事方面的糾紛。
(三)清真寺調解委員會的調解程序
清真寺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工作在程序上沒有明文規定的文件,主要是秉承著高效、便捷地解決糾紛的工作原則,具有靈活性和隨意性。調解的啟動主要是基于當事人請求調解,當然也不乏調委會主動展開調解工作的情形,阿訇表示,如果有需要的話,他們可以走出清真寺主動趕到糾紛地進行更為及時的調解,以防止糾紛擴大。另外,調解方式主要是口頭調解,很少會用到書面形式,如果結果履行不能的話,調委會也會協助調解的履行,比如進行勸說、再調解等,但這種協助是不具有強制力的。
二、從社區角度,了解清真寺調解委員會的現狀
受訪者職業分布情況:個體54%、學生26%、無業15%、其他5%。該數據表明本次調查涉及面較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本次調查的客觀性和真實性。
(一)人們對清真寺調解委員會的了解程度
受訪者對調委會的了解程度:很了解41%、了解一點43%、完全不了解16%。男性:很了解56%、了解一點34%、完全不了解10%。女性:很了解26%、了解一點52%、完全不了解22%。該數據表明,受訪群體總體對于調委會是比較了解的,完全不了解的人僅占16%。其中,男性中“很了解”的比例高達56%,而女性中“很了解”的比例僅為26%,可見,在對調委會的了解程度上,性別分化較為嚴重。
(二)人們對清真寺調解委員會的認可程度
受訪者對調委會現狀的看法:滿意61%、不滿意16%、沒感覺23%。是否愿意通過調委會解決問題:愿意60%、不愿意16%、看情況24%。該數據表明,大部分人對于調委會的現狀還是比較滿意的,其中六成的人愿意通過調委會解決糾紛的,但也有近二成的人不愿通過調委會解決糾紛。
三、問題與對策
(一)清真寺調解委員會的機構設置和調解程序缺乏規范性。
穆斯林是建立在共同宗教信仰和共同民族心理上的少數民族,在處理其社會糾紛時不能單純地從國家制度層面尋找對策,還要結合地方宗教文化的實際,運用穆斯林樂于接受的方式來解決信仰者之間的矛盾問題[1]。值得肯定的是調委會對解決穆斯林社區的糾紛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其解決糾紛的方式和程序也顯示出較大的靈活性。但是,調委會的機構設置和調解程序缺乏規范性,由此導致實踐中存在程序混亂和執行困難等現象。
(二)在對清真寺調解委員會的認知程度上,性別分化嚴重。
對調委會的認知程度上,男性比女性的了解程度明顯高出許多,呈現出性別分化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以及教育資源的不均衡。
(三)解決對策
1.清真寺方面:(1)完善機構建設,改進機構的組成形式,在科學化層面要更進一步,使其能更好地為解決民間糾紛服務。(2)程序上規范化,寺內應制定明文的程序規范,這樣不僅能規范調解人員的公務行為,也能給民眾一個參考對象,從而加深對清真寺調解委員會的了解和信任程度。
2.政府方面:加大對教育的投資,鼓勵完成義務教育,強調男女平等,爭取在源頭上改變人們重男輕女的思想。對于女孩的受教育程度更應該重視,不應因為根深蒂固的思想而妨礙其受教育的權利。
3.穆斯林民眾方面:加強對清真寺調解委員會的宣傳力度,鼓勵人們在糾紛難以解決的情況下向調委會求助。
四、結語
清真寺調解委員會作為穆斯林聚居地的一個民間調解組織,在解決社區民間糾紛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伊斯蘭教核心崇尚敬主愛人,是一種生活方式。與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不斷推動著民族地區文化的發展。因此,清真寺調解委員會的改進工作既要保持民族和地方特色,又要與社會主義社會的新時代相適應,從而才能更好地化解民間糾紛,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馬洪偉.散雜居回族社會清真寺糾紛調解功能研究.北京.大理學院學報.2015-9.
[2]佟新.社會性別研究導論:兩性不平等的社會機制分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西北回族女性觀變遷緩慢之成因》徐黎麗、孫金菊,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第12頁.
(作者單位:北方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