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歌劇《運河謠》是我國的一部新創的歌劇,它帶有濃厚的民族氣息,同時也將現代化的審美觀念融入到了其中,符合現代大眾的胃口,受到了國內歌劇大家的一致好評。新民族歌劇《運河謠》是我國現代歌劇的一部典型代表作,它在人物塑造和演唱技巧等方面都有著獨到的見解,本文就新民族歌劇《運河謠》中的女主角“水紅蓮”為例,從人物塑造、表演技巧、演唱方法等方面對歌劇進行剖析,促進現代歌劇觀眾對新民族歌劇的了解,對以后歌劇大家在進行歌劇創作時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運河謠;演唱特點;人物形象
1、《運河謠》中“水紅蓮”人物形象的塑造
(1)“水紅蓮”音樂形象分析。
《運河謠》中的水紅蓮的人物形象是新民族歌劇中人物的典型代表,在新民族歌劇《運河謠》中的水紅蓮是一個愛憎分明、敢作敢為的而且有著強烈正義責任感的人,她是一個江湖藝人,走江湖賣藝為生,在性格上較為剛烈,偶爾又有點小俏皮的心態,而且她善良樂于助人。在劇情中,水紅蓮為了維護正義和自己的愛情而死,這是一種劇情的引導,她的死將觀眾引入了民間愛情中去,她的愛情在關硯硯和秦嘯生身上得以體現,這又體現了水紅蓮的一種使命感,因為她的死促使秦嘯生進京告狀;最后懲治了貪官,體現了民族的正義感。這樣使得整個劇情連貫,人物形象豐滿,音樂在這個時候就將人物形象與性格完整的體現出來。水紅蓮的一生都是在運河上進行走江湖賣藝,她跨過了運河南北的各大區域,人物性格也將各大區域文化的性格糅合在一起,在戲劇的前半場,水紅蓮就是一個純粹的民族藝人,她性格樂觀積極,這時候的音樂應該是歡快的。而雜后半場,她的命運出現波折,帶著一種哀傷嘆息的情緒,這部分的音樂可以較為傾向于哀嘆的情懷。
(2)“水紅蓮”戲劇形象分析。
在《運河謠》中的水紅蓮是一個北京土生土長的人,她的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就是跟著師傅在貫穿南北的大運河上賣藝,她在大運河上走過南、闖過北,見過各種各樣的人。因此,她將南方和北方的女性的特質兼有一身,既豪爽又細膩,既機智又聰明,我們在劇情中惡霸船主的調侃中可以看出她的特質。在劇情的高潮中,她為了救下關硯硯母子將自己的愛人讓給了別人而犧牲自己。整個劇情都體現了大愛無私的奉獻精神,一個人即使一生漂泊江湖,居無定所、無家可歸,只要他心存善念、真誠無私,他們都會有一個快樂的精神家園,為世界帶來自己的一分熱。她雖然只是一個跑江湖的藝人,她潑辣而剛烈,將南北人的性格加以糅合,她的整個形象都體現了中國基層老百姓的生活形態,雖然經歷的諸多苦難,但是在關鍵時候的選擇仍然是犧牲自己來成全別人,這種大愛精神正是中華民族老百姓的傳統美德。
2、《運河謠》主要唱段藝術塑造
(1)優美抒情的主題曲———以“運河謠”為例。
①音樂隨劇情走,在《運河謠》的初期,當藝人水紅蓮與書生秦嘯生初次相遇時,一首動聽的主題曲油然而生,將兩人的相遇顯得那么的動人優美。由于兩人共同經歷患難,后來慢慢的相知相愛,這首優美的主題曲“運河謠”就成為了兩者的定情情歌。在這優美的旋律下,再加上戲劇演員完美的表演,不難想象出在景色優美的大運河上,男女主角相知相愛的情景。在整個劇情發展中,動人的音樂隨著劇情的演繹而多次出現,不僅引導者故事情節的發展,也使得整個劇情更加的優美令人回味。②演唱處理,這首優美的主題曲貫穿了整個劇情的前半場,隨著運河上一個動人的故事的發展而頻繁出現,就好似一個優美愛情的見證者。這首音樂就是一個貫穿線,當故事發生到了高潮時期,優美純凈的音樂再次響起,帶領著觀眾回味整個故事的發展,更加可以體會人物的心理,使得作品的意境有著很大的提升。
(2)人間大愛的情懷和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精神。
①劇情分析與演唱定位。在據情的高潮階段,也是最能體會戲劇主題的地方。在這個階段中,惡霸船主為抓書生秦嘯生,在沒抓住書生的情況下將水紅蓮捆綁住,以此來引誘秦嘯生落網,但水紅蓮為了不讓愛人涉險,引燃油燈將船和自己一起化為灰燼。水紅蓮這是為了愛人的性命和對落難者的憐憫而犧牲了自己,這是一種人間大愛。②演唱處理,水紅蓮火焚客船這一段中,真摯感人的詠嘆讓人感動淚下,這種為了愛人悍然赴死的情懷更加動人。優美動聽的主題曲將觀眾帶進了前半場動人的愛情故事中,再加上演員真情的演繹,將故事情節拉向了高潮。
3、歌劇《運河謠》對中國歌劇創作的啟示意義
(1)創作技巧民族化。
新民族歌劇《運河謠》與傳統的歌劇有所不同,它不僅繼承了許多不同的民族歌劇唱法,而且也學習了西方歌劇中的一些演唱結構,使得創作的作品更加的新穎而且具有代表性,促進了民族歌劇的創作發展。在這部作品中,印青將西方歌劇中的“重唱”結構引入其中,但這只是借鑒,他將“重唱”的形式上做了大范圍的調整,使得中國歌劇與西方歌劇進行了部分結合,使劇情更加具有表現力,而且更加符合現代觀眾的胃口。同時,印青在這部戲劇中運用了西方歌劇的表現形式,但充分利用我國民族語言和唱功技巧,再加上著名歌劇團的完美演繹,使得整個戲劇劇情更加的融洽動人。
(2)創作思維本土化。
在新民族歌劇《運河謠》中,具有中國民族的音樂旋律,加上民族的唱功技巧;最后演繹出一個動人的民族故事,無論哪個方面都體現了具有民族特色。弘揚民族大義、頌揚民間英雄是戲劇舞臺一直以來的一個表現方面,這部戲劇無論從形式、內容,還是整個故事的詮釋手法都與中國傳統的文化觀念相一致。在這部戲劇中,作者大量采用了西方戲劇結構和表現手法,但作者將中國傳統的戲劇觀念融入其中,使整個戲劇就是借鑒西方模式,然后按照中國戲劇的方式來表現故事情節,使得整部戲劇帶有濃厚的民族化色彩,這是大部分的中國觀眾更加容易接受的。
總之新民族歌劇《運河謠》是現代歌劇的一個典型之作,它既繼承了民族傳統戲劇的特點,又借鑒了西方戲劇的結構模式,使得兩種戲劇表現形式相融合,促進了現代戲劇的發展。作品中,以水紅蓮為例的人物表現形式和角色塑造是民族戲劇的一大典型,在形式、內容以及表現方式等帶有濃厚的民族氣息,充分發揚了民族戲劇的風格,值得現代民族戲劇發展的借鑒。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