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是當代中職學生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必須學習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對于學生的其他課程的學習有一定的幫助作用,文章分析了目前中職教育計算機專業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從中職教育計算機專業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思路、課堂教學模式和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三個方面論述如何更好地培養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教學思考
前言:職業中專是我國目前教育體系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具有實踐操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搖籃。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職業中專每個專業所開設的公共性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知識,培養他們形成解決實踐問題的操作能力,滿足學生適應信息化社會發展的需求。現筆者將針對職業中專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展開相關探究。
一 中職計算機應用教學目標
中職學校從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需要的實際出發,注重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各專業培養的學生是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技能型人才。《計算機應用基礎》做為是各專業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是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重要課程。該課程的任務是力爭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應用計算機的初步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為學生利用計算機學習其他課程打下基礎,使他們具有運用計算機進一步學習相關專業知識的初步能力。同時,以“應用基礎”為選材原則。選取應用性、基礎性和普遍性強的內容為教學載體,突出教材的職教特色。
二 職業中專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模式思考
計算機課程教學一方面應加強多媒體教室的建設,改善硬件環境,充分利用投影儀或一些教學控制軟件演示以進行直觀教學,另一方面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研究一種嶄新的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將教學的主體從教師轉變為學生,從而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目的。目前,打造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創設問題情境→師生互動設計問題→師生互動探究問題”三步走的計算機課堂,是值得借鑒和參考的,它可以激活學生思維,提高課堂實效。具體步驟如下:( 1)運用“現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藝術作品、文字材料、圖表數據、圖片”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在師生的交流互動中發現、設計問題。問題可以來自教師自主發現、設計,也可以來自學生互動,相互啟發、交流中發現、設計問題;(3)通過師生互動探究問題。把問題作為主線,在教師與學生間、學生與學生間相互探討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 教學方法的改進思考
1.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時代的發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從傳統的以教師傳授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強調“學”,重于“教”,目的在于體現“教育應滿足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之需求”,體現“順應市場、服務社會、服務學生”的價值取向。因此,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學中應起組織、引導、答疑的作用,從知識的傳授者、教學的組織領導者轉變成為學習過程中的咨詢者、指導者,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 精選教學內容 中職計算機專業所開設的計算機應用教材里面大部分是包括了計算機工作原理、計算機操作命令、Windons相關操作、計算機系統維護與管理等知識。但是,計算機系統知識更新的很開,Windons又包括圖形化的界面與鼠標操作的相關內容,這些知識點均是以應用為目的的,所以在計算機教學上應該注重教學內容的精選。筆者認為,應該講授在一些人們在日常工作與學習中會經常使用到的知識與技能,常見的操作系統、局域網應用與計算機軟件的維護等內容。并給予一定的學習時間,確保學生練習量比較多,能夠更好地得到訓練。
3. 注重技能與實踐的統一 實際工作環境與學習生活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變化無窮的,為了將來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就業工作要求,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應該盡量把與學生未來就業工作密切相關的內容設為重點的教學內容,并指導學生加大操作訓練力度,多安排學生上機操作訓練的時間,讓學生在反復的操作訓練練習中提高操作技能技巧。只有注重操作理論與技能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在實踐中操作訓練,學生定可以熟悉掌握許多各種計算機應用軟件知識。
4.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網絡是當代學生學習的第二課堂,學生許多最新知識和技能的獲得,將越來越多地通過網絡來獲取。由于網絡上查閱內容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且能方便地查到許多介紹技術的文章,因此對于不斷需要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的人來說,必須充分地利用網絡,來擴大知識面,開闊學習的視野,鞏固和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
結語:教學中無論是課程設計方面還是教學方法都應該與就業緊密結合。教師必須更新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改變教學理念,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培養學生擁有較強的專業技能、較高的綜合素質。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真正讓學生愿意學、學得好、學得輕松愉快,只有這樣才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1]史禮正.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研究[D].廣州大學,2012
[2]馬百年.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項目教學法應用[J].考試周刊,2010(44).
[3] 高延濤,王一涵. “ 任務驅動法 ”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經貿,2010(8):133-134.
[4]孫賽軍,魏想明.中職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創新實踐探索[J].信息化教學,2010(16).
(衡陽技師學院 湖南 衡陽 4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