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當前階段下小學語文教學是義務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人們將生本教育理念應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以便于更好的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本文對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字:小學語文;生本教育理念;閱讀教學
前言:作為義務教育的關鍵課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當在教學模式上進行有效的轉變,將生本教育理念更好的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從根本上提升對小學語文的認知,進而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
一、生本教育概述
傳統的教育方式中,教師多半為教學主體,通過填鴨的方式將知識內容灌輸給學生,這種方式下,學生缺少主動思考活動,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嚴重的制約。生本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為本,與現代教育體系中以人為本的觀念相吻合,即教學活動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進行有效的教學角色轉變,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通過讓學生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能夠主動的學習,便于更好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1]。
生本教育理念還注重以生命為本,也就是教學活動不能夠僅限于書本,要以書本作為基礎,并延伸到實際生活當中,從而更好的感受到知識內容與實際生活的相互聯系,懂得知識是源于生活且有高于生活的深刻道理。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教學活動下,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感受和體會的關注,促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高層次的追求。
二、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以傾聽者的身份存在,教師則為講述者,這樣的教學方式嚴重缺少互動性,不能讓學生積極地思考,進而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影響教學質量。語文教學中,這種問題尤為明顯,不僅易于使學生的學習態度產生偏差,更容易阻礙學生發散思維的養成,抑制學生思維的有效成長。
(二)教師缺乏教學干預。由于新課改的不斷深化,類似合作學習、情景教學等方面的教學模式正在不斷的應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然而,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盡管教學方式得到落實,但是卻忽略了在執行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有效指導,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夠獲得有效的指導,遇到的問題就不會被解決,這樣會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易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2]。
(三)輕視語文學習。語文是一門綜合線很強的學科,不僅對閱讀、書寫方面有著很高的要求,同時也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然而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大多因為語文課程所涉及到的內容較多,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學習,導致學生學習興致不高,另外很多家長認為語文是以母語作為基礎,在學習方面不必花費太長的時間,以致學生語文方面整體水平較低。
三、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運用情景教學,提升學習興趣。小學生正處于幼兒向兒童的過渡階段,尚未形成一定程度的思維認知,因此,教師需要通過有效的引導才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情景教學,可以更好的實現對學生學習目標的引導,從而提升學習興趣,也有利于教師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工作。例如在學習《哪吒鬧海》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方式進行講解。在講解前可以配合已截取的相應動畫片的片段,來勾起學生的興趣,然后在針對課文的主要人物的身份、事件以及經過進行有效的提問,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擁有一定的學習興趣后,教師再配以教案進行內容的講解。在課文內容講解時,教師要注意與學生產生良好的互動,并在配合有效的音頻、視頻文件作為輔助,能夠使得學生始終保持精神飽滿的狀態在聆聽教師所講的內容。
(二)加強師生互動,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缺乏師生的有效互動,是傳統教學模式的一大弊病,為了能夠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應當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夠通過教師在與學生的溝通過程當中運用良好的語言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閏土》課文時,教師可以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課程教學,先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讓學生通過閱讀方式針對閏土的身份、衣著、動作等方面進行討論,并在討論的過程中,給予學生疑難問題的有效指導,幫助解決學習問題。在討論結束后,讓每組學生派出代表進行發言,將討論的結果跟大家進行分享并形成相互評價等活動,如此一來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還能夠更好的形成學生與師生間的有效溝通,提升學習質量。
(三)鼓勵擴展閱讀提升,提升閱讀能力。通過閱讀可以積累更多的知識內容,但是若將閱讀范圍僅僅區限于教學內容內,就會對學生的思維以及閱讀能力方面產生很強的制約,因此,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內容的閱讀,擴寬視野,增加知識的有效積累。教師在鼓勵學生開展開外閱讀時要提倡閱讀與書寫相結合,即要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好文好句要及時的記錄下來,并不斷的翻看和閱讀,提升自身的知識積累量以及閱讀能力,并且教師還可以通過不斷地進行自我提高,在課堂空余時間為學生補充更多的知識內容,拓寬學生視野。另外教師還可以特意拿出課堂時間來引導學生將自己積累的內容進行分享或者相互交換,在不斷的閱讀的過程當中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更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3]。
生本教育不僅是一種教學理念,更是一種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方式。在實際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當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通過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形成溫馨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麥楚儀.生本理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下),2016,10:86-88.
[2]袁晶.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思考[A]..新教育時代(2015年11月總第4輯)[C].:,2015:1.
[3]劉曉娟.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2:189.
作者簡介:羅迪丹,女,浙江省慈溪市人,1985年16月出生,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作者單位:慈溪市開發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