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我們都曉得“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歡哪個老師就會對該老師上的課青睞有加。現代教育家認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系基礎上,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教師應堅持“生本”觀念,堅持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努力構建和諧、高效的數學課堂。
(一)了解學生——構建和諧高效課堂的前提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因此,充分了解學生,對于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至關重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可以避免課堂教學中教與學脫節的現象;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可以引起學生與教學內容的共鳴;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備課從了解學生入手,有利于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有利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有利于有效地解決教學難點。
學習不是學生被動的接受信息的過程,而是在他們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的過程。在教學前對學生摸摸底,針對其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知識結構的建構與重組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學生一定要與他們建立互動的關系。通過實際教學的經驗中,我發現,如果用比較隨和的語言和學生談論一些學習話題,學生的積極性相比平時會更高一些,因為學生認為老師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較放松,容易暢所欲言,能順利得到老師想要的答案。如果說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還有所保留的話,那在家里肯定是赤露敞開的。因此,家訪可以幫助老師更完整、全面的了解學生,建立起老師、孩子和家長的友好關系。
(二)尊重學生——建立和諧高效課堂的關鍵
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自己首先必須尊重別人。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師要確立學生是人,是成長發展中的個體的思想,只有樹立這樣的觀念,才會去尊重每一個學生。只有尊重學生,才是真正關心愛護學生。在尊重學生的過程中,發展并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人對健康的和諧的師生關系作了如下具體的描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使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的個性受到尊重,都能感受到教師本人對他的關懷。任何一名學生都不會因被懷疑沒有才能而受到侮辱在各自學校里、在各自的班級里都能受到保護。”這樣,才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三)熱愛學生——構建和諧高效課堂的推力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談不上教師能和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作為教師,最可貴的是有一顆熱愛學生之心。在關心學生學習的同時,更要關心學生的心理需要,要平等的關愛每一個學生,無論是優等生、后進生,還是那些位居中游的普通學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被關愛、被重視的感覺。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畢竟,學生是成長中的人,他們的認識水平還不高,思想還不成熟,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弱點和缺點是在所難免的,如上課思想開小差,不集中精神聽課,有時忘記做作業,甚至還重復犯同一種錯誤。但教師如果熱愛每一個學生,不論哪一個學生犯錯誤.他都用寬容的眼光去看待。其實,寬容是教師對犯錯誤學生最可貴的愛。只有以寬容、平和的心態看待學生,熱愛學生,才能對學生做出正確的評價;只有把他們作為值得尊重、值得欣賞的人來看待,才能談及教育教學問題。
(四)相信學生——構建和諧高效課堂的保證
西方教育思想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每個人都是最好的,每個學生都是一流的。這個學生在拼寫方面得高分,那個學生的畫畫得最好;某個同學的語文不怎么樣,可他的籃球打得比別人棒。即使是口哨吹得響亮,跟頭翻得漂亮,都是老師欣賞、表揚的內容。我們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長為有所作為的人,他們每個人都有美好的情感。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應該相信每一位學生,信任每一位學生,不能一味地認為學生還是小孩子,反映的問題或提出的意見沒什么了不起,輕視不理,而應該認真地分析,認真地處理。對學生合理的要求或建議,不僅要采納,還應該對那些提出合理要求和建議的同學給予表揚,給予肯定并表示謝意。教師只有相信學生,信任學生,他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在雙方互信的情況下,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現代社會發展潮流的產物。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時代的召喚,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時刻都銘記著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樣的觀念,主動發展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那么,我們教育的明天就會更加美好。
總之,教師只有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以生為本”,把課堂的預設和實施建立對學生的了解、熱愛、尊重、信任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建構和諧、高效、靈動的數學課堂。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長校中心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