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生活化”這一概念源于2011年修訂的新課程標準。對于\"生活化教學\",人們普遍的理解就是要實現課堂教學與我們實際生活的和諧統一。“小學數學生活化”這一概念源于2011年修訂的新課程標準。對于\"生活化教學\",人們普遍的理解就是要實現課堂教學與我們實際生活的和諧統一。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數學源于生活,啟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小學數學新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足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數學活動經驗”。可見,數學學習與生活息息相關。小學數學生活化即是讓我們的數學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要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他們真正喜歡的是什么,而不是將數學知識生搬硬套塞給學生,要使學生從枯燥無味的數學理論知識中脫離出來,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快樂,更加熱愛生活。現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做簡單的闡述。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概述
“小學數學生活化”這一概念源于2011年修訂的新課程標準。對于\"生活化教學\",人們普遍的理解就是要實現課堂教學與我們實際生活的和諧統一。不過,\"生活化教學\"不應僅僅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手段和策略,雖然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活元素最終還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但是\"生活化教學\"其實可以上升為一種系統完善的教學理論來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就是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們現有的生活經驗,把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學生可以將自己在課堂上學到數學知識用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我們提出進行\"生活化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克服傳統教育的弊端,讓學生能夠用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來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所以,提倡\"生活化教學\"的模式或許會成為挺救傳統教育的一劑良藥,其對我們基礎教育的發展意義重大。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就是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背景,從生活中挖掘數學知識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習知識,并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為生活服務的一種教學方式。
對于小學生而言,在小學階段的學習狀況,將會直接影響其未來的學習興趣與效率。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方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思路,要求教師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體現生活化形式,堅持以學生為核心,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學習興趣。由于小學生仍然處于心智尚不成熟的階段,因此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必須由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以促使其能夠掌握學習的重點和技巧。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富有實際意義且非常有趣味的教學方式,尤其對于農村小學生而言,更是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有利于改革課堂教學單一、封閉和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煥發課堂的生命活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同時通過課題的研究,使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行為方式,和國家課程改革同步一致,并能發揮教師在教學上的創新能力。由于農村環境的閉塞,教學的軟硬件設施落后,教師的整體素質也不如城市。在農村教育的背景下,由于農村教育本身軟硬件的不足,更要求教師能夠開動腦筋,開發學生智力,挖掘潛力,將數學這門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的課程以生活化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將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三、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1)教學內容生活化。要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師要充實教學內容。教師在備課時應聯系生活實際,把相關的概念、定義等轉化為實際問題,用通俗的語言進行闡釋。小學生年齡尚小,記憶能力十分活躍。教師要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用新的方式理解知識,促其發展思維能力,開闊眼界,從而進一步強化邏輯推理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實現生活化教學更有利于數學貼近生活。在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識和經驗之后,利用學生生活的環境作為切入點,將數學知識合理融入日常生活,達到引發學生思考數學知識的目的。
(2)教學思維生活化。數學生活化不僅要把數學知識生活化,更要在生活化情境中提煉數學。因此在教學中,要通過生活化的情境激發學生數學思考,經歷思維化的過程,體現數學化。一切教學活動都應圍繞學生而開展。復雜的教學活動、冗長的教學內容和傳統的教學手段都不一定適合學生。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開展教學,擯棄陳舊的教學思想,減少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產生的沖突,進而向生活化教學逐步轉變。小學生正處在一個想象力豐富的年齡段,針對這樣的特點,教師應幫助學生形成生活化的數學思維。數學源于生活,數學教學要提高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創設生活化情境應該注意,應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出發,提出對學生而言是熟悉的、常見的,同時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戰的問題。
(3)數學應用生活化。《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存在于現實生活中,并被廣泛應用于現實世界,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務生活。應用于生活,學以致用。教師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在于為學生提供體驗數學的機會,通過數學活動促進學生不斷增強自信心,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享受成功的喜悅,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在實踐活動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例如,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當涉及到\"公頃\"這一概念的時候,學生對于這類抽象的概念理解很困難,那么教師為了教學的更加形象,讓學生去操場上丈量出10米的正方形,讓學生計算丈量出正方形的面積,然后讓學生思考一公頃就是100怎么打的面積,學生有實際物體做參照,對公頃的大小有新的認知。
參考文獻:
[1]李幽然.李燕.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相聯系之思考[J].新課程研巧(上旬刊),2011(9)
[2]鄧永塞.生活化數學教學要注意\"四別\"[J].江寧教育,2011(8)
[3]吳玉亞.構建生活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探討[J].小學教學參考,2012(11)
[4] 王晴晴.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資源縣資源鎮大合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