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的推進,促使科學技術在不斷的發展,并被廣泛的運用到各個行業領域當中,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給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極大的推動作用,多媒體教學也成為目前小學教學階段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通過將文字、聲音、視頻、圖片等元素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對學習能夠產生興趣和熱情,尤其是數學課程的教學方面。本文針對發揮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勢進行了論述,希望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事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發揮;多媒體;小學數學教學;優勢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它將文字、圖片、視頻等元素進行有機的結合,將教學內容進行具體的表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通過教學內容和多媒體技術的結合,能夠讓教學模式進行創新, 增大教學容量,突出教學重點,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優化教與學的過程,培養創新思維實踐能力,以及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那么數學課也會變得妙趣橫生,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曾經講到,小學生的思維和成年人不同,正是形象思維轉為抽象思維的過程,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形象思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數學課程和其他課程不同,有著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而且內容比較枯燥,很多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無法產生興趣。然而,低年級學生的興趣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集圖象、文本、聲音、圖片、動畫為一體充分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便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兒童心理特點,運用現代教育媒體提供形象材料,將枯燥乏味的知識趣味化、生活化,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思維興趣,促進學生盡快以最好的心態進行學習[1]。例如教學“比較”時,先呈現一片草地,綠草如茵。接著,畫面上又出現母鴨和小鴨,“鴨媽媽也帶著它的孩子們來了。”于是轉入雞媽媽和鴨媽媽的對話。鴨媽媽對雞媽媽說:“我的小鴨比你的小雞多。”而雞媽媽卻對鴨媽媽說:“不對,我的小雞比你的小鴨多。”怎樣知道鴨媽媽的孩子多,還是雞媽媽的孩子多呢?這就引發了比多比少的問題。學生經過討論后,決定讓小雞和小鴨分別排隊,然后一個對一個,就把多少比出來了。
二、利用多媒體突出重點分化難點,促進學生知識內化
想要更好的進行數學課程的教學,教師應該對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突破,讓學生能夠輕松的掌握數學知識,并且能夠深入的理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然而,有些數學教學內容,如果使用語言教學,或者是教具進行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即便能達到,也浪費很多時間。這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學生感知的過程,把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協調利用起來促進知識內化,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從而達到其它教學手段達不到的效果[2]。例如,相遇問題應用題的重難點是正確理解相遇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分析解題思路。在教學中先設置這樣一道準備題:張華家距李誠家390米,兩人同時從家里出發,向對方走去。張華每分鐘走60米,李誠每分鐘走70米。在運用計算機的輔助教學時,教師可以創設動態情境,幫助學生準確理解題意。用屏幕顯示:張華、李誠兩家用太陽表示并不斷閃爍,當發出第一聲悅耳的響聲后,張華、李誠分別從兩家同時出發,相對而行,經過3分鐘相遇,這時又發出一聲悅耳的響聲,張華走的路程用藍色表示,李誠走的路程用紅色表示,屏幕底色是淺黃色,色彩清晰艷麗。這時教師提出問題:有幾個人在運動?出發時間怎樣?從哪里出發?出發后方向怎樣?結果怎樣?抓住“相遇問題:的關鍵,充分發揮電教媒體的優勢,為后面的例題教學清除障礙。
三、利用多媒體,將抽象轉化為具體
多媒體教學,能夠讓教學從靜態轉變為動態,讓學生能夠得到感性的體驗。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進行動態教學,將教學內容進行直觀的演示,從而突破傳統教學手段的弊端,克服許多開設真實試驗的困難,創造優異的試驗條件,是克服目前教學中試驗難的一種經濟而且有效和有特點的方法[3]。
例如,在教學“直線、線段的認識”這一節課,“直線”的概念太抽象。教師只能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或者拿一根線繩拉直,做敘述性的講解。由于提供給學生認知的材料不能充分體現出直線的特性,學生很難形成正確的表象,更難抽象出“直線能向兩端無限延伸”的本質特征。根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表現形式的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的優點,盡量把抽象的教學內容用形象直觀的方式體現在學生面前。
四、利用多媒體,使練習形式多樣化
電教媒體和其他不同,自身有著交互性能的特性,能夠讓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多彩、生動有趣。學生能夠在課堂聯系上反饋更加的及時,教學活動的開展,就是希望學生能夠將知識靈活運用,通過課堂練習,能夠讓學生鞏固知識,更能夠有效的運用所學知識。小學生穩定性差,易疲勞,在鞏固環節上思想最容易溜號,只有不斷的改變練習形式,不斷給學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們保持旺盛的戰斗力。多媒體的最大成功之處在于化學習被動為主動,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帶娛樂性的練習,能輕松鞏固已學知識,從而切實激發學生發自內心學習興趣,真正做到“減負提素”之目的。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直觀媒體,努力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趣味化,幫助學生學會理解和解答數學問題,發展學生的思維。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更要讓學生左右腦并用,形象思維的訓練和抽象思維的發展同步進行。多媒體正是通過聲、光、電與學生視、聽、思維很好的結合起來,更凸顯出多媒體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優勢地位。
參考文獻:
[1]李然,李學兵.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02),412-425.
[2]丁慧玲.基于信息時代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J].學周刊.2016(35),714-732.
[3]姜敏.多媒體教學,讓數學課堂更有張力[J].蘇州教育信息化.2016(05),97-112.
(冊亨縣坡妹鎮馬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