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磁場和電磁感應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點,以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學工作為基礎,結合近年來磁場和電磁感應教學特點,分析高中物理“磁場和電磁場”的教學方向,并結合實際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出優質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高中;物理;磁場;電磁感應;教學
高中物理中的“磁場和電磁場”全面展現了電磁現場的相關知識,其中主要對電流的磁場、磁場對電流的影響和電磁感應三方面的物理知識,有效展現了“電”與“磁”之間的關聯以及電磁現場的相同點。在課本教材中,一方面是依據實驗調查整合出客觀的管理,另一方面是結合客觀事實,引導學生加以分析和推論,從而引發出客觀規律。這兩種形式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都會引用,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一、高中物理“磁場和電磁感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其主要分為以下幾點:第一,新課改提出的高要求與教學實際存在差異性。雖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和學校都在大力推廣新課改理念,但教師對于新課改的推廣和落實都有著自己的觀點,并且對新方案和新形勢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的區別。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難以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導致舊的問題依舊存在【1】。第二,教學課時少于教學內容多產生差異性。以電磁感應教學為例,首先根據教學提出的要求,年度教學工作的整體課時為四十節,但是這一課時在以平均指標為基礎的,并且各個教學部門的實際教學方案也會因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進行改變。從實際教學案例中分析,至少需要五十五課時才能完成教學。同時作業數量的提升也是周課時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其促使批改作業的數量不斷提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平臺和時間也越來越少,學生學習過程的評估難度也在不斷提升。其次,學生自主學習電磁感應環節的時間較少,這是因為在校期間各科學習時間、課外活動等方面的影響,導致學生知識點的遺忘程度在不斷增加,導致學生學習物理的恐懼心理不斷增加。第三,實驗教學與實驗設施存在差異性。在磁場和電磁感應教學工作中,正確結合理論和實踐的重點就是實驗教學,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過程中結合實驗操作有助于更好深化相關理論知識。同時,新課改中也提出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培育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也就要求實驗配置不斷優化和改善【2】。
二、高中物理“磁場和電磁感應”教學的重點
(1)注重培育學生的探究精神。 目前,學生所應用的物理教學課本中,有關磁場和電磁感應的知識點非常重要,其更為注重培育學生的探索和研究精神。一個人探索精神的培育最佳時間就是學生時代,科學家探索自然世界,并且對其提出各項證據的一個過程就是科學研究。物理教學在學習和教學階段中因為自身具備的特點,促使其成為重點研究內容,因此要教師深入了解觀察,注重培育學生的探究精神,以啟發式教學為基礎,以教學實驗為保障。最重要的是教師要突破傳統意義上灌溉式教學的約束,更多的引用生活實踐,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2)注重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支持學生自主設計。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分析問題是實驗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支持學生像科學家那樣深入到實驗操作中,有助于學生獲取很多的科學經驗和學習精神。由此可見,教師在磁感和電磁感應的實驗教學工作中,不要直接為學生展現全面的研究設計和研究方案,更不要為學生進行全面的監察和指導,而是要設計拓展性的問題,支持學生自主研究和解決問題。同時,開放性的問題也要適度,不然學生會因為缺少科學的引導而無法繼續學習。
(3)提升學生的實踐觀念,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驗操作是物理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其具有無可取代的作用,也是學生學習生涯中必須要學習的內容,其有助于學生全面理解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的關聯,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磁感和電磁感應的實驗教學工作主要是依據物理課本中的一個理論通過實驗操作得到證明。現階段,教師需要以此為基礎,不斷優化和改善教學實踐操作內容。例如,演示實驗是將一條形狀磁鐵插入到線圈中觀察。第一,將條形磁鐵插入或者是抽出的過程中,可以看到電流的指針出現改變;第二,磁鐵和線圈處于靜止狀態的過程中,可以看到電流的指針不存在變化。之后教師和學生一起探討和分析,在線圈與磁鐵依據軸線進行運動的過程中,所在磁場會因為磁鐵的改變而改變,但是S沒有改變,因此穿過線圈的磁通會產生電流,在磁鐵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線圈的B、S不會發生變化,因此沒有感應到電流。結合實驗教學中的現象研究,學生直觀的認識電磁感應相關的理論知識,以此構成學習的興趣,獲取很多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3】。
(4)優化教學方案,拓展學生思維。思維指導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構建全面的物理知識系統的基礎內容,教師需要在學生掌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融會貫通,自主拓展相應知識系統,突破傳統意義上構建思維模式的約束,在實際教學中引用新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課堂教學的效率,從而滿足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高中物理“磁場和電磁感應”教學是整體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不但要思考整體教學過程的應用,也要結合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拓展,引用優質的教學形式,促使學生在知識構建中可以學習更多的問題,不斷優化自身的思維方向。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應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不斷改善教學方案,豐富教學內容,以此為學生創造一個優質的課堂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參考文獻
[1]劉曉. 高中物理“電磁感應”部分學生學習成效診斷分析[J].蘇州大學,2015.
[2]靳建設.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研究[J].西北師范大學,2004.
[3]莫金華. 高中電磁學物理圖景教學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2012.
(作者單位福建德化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