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是小學教學的重中之重,新課標要求,數學教學必須以學生終身發展為本。然而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目前仍有許多數學教師采用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學生只能消極被動的接受數學知識,這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部分學生學習成績日益下降。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教師思考的重點問題。筆者從生活化情境創設、數學問題設計、學具操作、多媒體應用、知識競賽等方面,提出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積極性的幾點建議,僅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數學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
隨著素質教育影響力不斷擴大,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已經與新時代教學要求相脫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成為各科教學的基本要求[1]。數學在小學教學中所占比重較大,其概括性、邏輯性較強,故對大部分小學生而言數學是最難的一門科目。為了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改觀,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究問題,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世界,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到數學活動中,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
任一數學知識點都是從生活現象中獲取的,是數學家通過大量實踐而得出的結論[2]。因此,數學教學不能單純將書本知識講解給學生,還應該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創設一些生活情境,讓學生產生親切感。比如,在學習分數時,教師可設計以下生活情境:小紅邀請小明、小光去她家玩耍,小紅媽媽準備了6個蘋果,那么每個小朋友能夠分到幾個蘋果呢?學生們異口同聲給出答案:兩個蘋果。教師又設置情境:小紅邀請小明、小光去她家玩耍,但家里只剩1個蘋果了,那么每個小朋友能分到多少蘋果呢?有學生給出答案:可以將蘋果切成三份分給三個小朋友。在此情境下,教師即可引出分數的概念,學生迫切想知道每個小朋友所分蘋果個數,會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二、科學設計數學問題
有教育家指出[3],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未采取一定手段使學生處于情緒高漲的狀態,就急于將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那么學生只會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且缺乏熱情的腦力勞動會讓學生產生疲倦感。故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科學設計各種問題,調動其探究欲望,進而全神貫注投入到問題解答中。比如,針對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設計問題:用兩個相同的袋子分別裝滿棉花和橘子,那么哪個袋子較重?學生們立刻回答:裝滿橘子的袋子更重。教師繼續提問:5斤棉花和5斤橘子哪個更重,有學生認為5斤棉花和5斤橘子,也有學生認為5斤橘子更重。教師讓學生自由討論,然后由學生代表給出答案和理由,最后教師給出正確結果與剖析。通過設計這種問題,不僅能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三、引導學生動手實踐
數學理論知識學習較為枯燥,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可將其轉化為有聲有色的學具操作,讓學生萌發興趣,并及時加以引導,將學生的興趣轉化為學習內驅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教學實效性。比如,在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可給每位學生發6根小棒,首先讓學生用2根小棒擺1個角,然后提出問題:三角形有3個角,1個角用2根小棒,那么擺出一個三角形需要用幾個小棒呢?并讓學生演示擺動法。有學生回答需要6個小棒,并擺出了1個三角形。教師此時提問:還有別的方法嗎?學生們在不斷實踐中,發現可將1個小棒作為公共邊,僅用3個小棒就可擺出1個三角形。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引導學生操作學具,可讓學生主動去獲取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滿足感,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還能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的深入性。
四、善于應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打破了傳統單純用語言來講解數學知識的局面,其可通過視頻、圖像等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的學習情境[4]。多媒體教學趣味性較強,更貼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可調動其主動探究的積極性。比如,在講解“圓的認識”時,教師可用多媒體技術來引入圓的概念:小羊、小馬、小兔均騎了一輛自行車,它們所騎自行車的輪子分別為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應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不同動物騎車的場景,通過動畫形式來吸引小學生注意力,讓學生直觀認識圓。為了加深學生對圓心、半徑的認識,教師可用多媒體技術來模擬原型車輪中車軸處于不同位置的運動狀態。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深奧的數學概念以動畫的形式展現,實現了數學教學的直觀性,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利于發揮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觀能動性。
五、開展數學知識競賽
小學生好勝心較強,凡事想爭第一[5]。數學教師可根據這一特征,通過開展數學知識競賽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復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教師可將班級學生分為8個學習小組,讓小組進行算術競賽。教師共設計20輪比賽,比賽采用小組搶答的方式,每答對一題計5分,獲勝小組可獲得教師準備的小禮物。采用知識競賽的方式來鞏固數學知識,可讓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
總之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與學生應該是平等的,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地位,主動在課堂活動中扮演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輔助者,熱情對待每一位學生,拉近師生間的關系。尤其是對待學困生,切勿差別對待,應該一視同仁,注重全面效應,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帶動大家共同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真正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為學生未來學習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冬.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主動性和積極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2):16-16.
[2]魯曉露.數學教學中如何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11):127-127.
[3]柯丁僖.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J].新校園(中旬刊),2014,(2):187-187.
[4]蘇杰.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12):86.
[5]張忠任.如何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3):125-125.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市上林縣鎮圩瑤族鄉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