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參與式互動教學法的定義、特征及其形式,參與式互動教學法在《職業道德與法律》的具體應用。提出作為中職德育教師,在教學中應貼近學生、貼近職業、貼近社會,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做到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和行為養成相統一。
關鍵詞:參與式互動教學法、中職
中職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職業學校內涵提升中待解決的一大難題。我們應該把好的教學法的應用推廣作為職業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并在中職教學中的運作。
一、參與式互動教學法
(1)參與式互動教學法的定義。參與式教學即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和愿望,以主體性為內核,以自覺性選擇性為特征的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誠心誠意地把學生當做主人,使他們切實感受到成為學習主人的真正樂趣和與老師、同學共同探求知識的幸福。是對以往“填鴨式”教學方式的徹底顛覆,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2)參與式互動教學法的特征。①學生參與對學習目標的提出,自己制定學習進度;
②學生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內在動力的主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活動能進行自我監控,并作出相應調適。
(3)參與式互動教學法的形式。參與式教學法有兩種主要形式。一種是正規的參與教學法,另一種是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加入參與式教學法的元素。
二、參與式互動教學法在《職業道德與法律》的具體操作
中職學生朝氣蓬勃,精力旺盛,浮躁心理,致使某些行為會與法律擦邊,法律意識淡薄。厭煩枯燥說教,喜歡趣味多樣課堂。如何引導學生規范自己的言行,在行動中踐行遵紀守法的理念,領會遵紀守法的意義,并自覺樹立遵紀守法的觀念,把外在規范內化為自身信念,這是一個德育老師要做的事情。
以《職業道德與法律》中努力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這一課為例,解悉參與式互動教學法的應用。教師把學生分為五組,調查學生對本行業需要遵循的行為規范的認識。
(1)趣味導入 啟迪思考。先請學生拿直角三角形、圓規在黑板上畫正方形、圓形,提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激發學生興趣,身體力行,體驗道理。
(2)初看案例 明了定義。師生一起看案例,拋出定義。紀律:為了維護集體利益,保證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進行,要求一定社會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法律:由國家制定認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規定了人們的權利和義務。
(3)深挖案例 理解原由。案例:“2013年5月20日10時45分” 位于xx市震源藥柱生產車間發生爆炸事故,爆炸造成廠房倒塌.經調查是由于職工違章違紀操作不當,經反復清理現場及全面核查,并進行DNA鑒定比對,保利民爆科技有限公司爆炸事故已確認遇難者人數為33人,19人受傷。①違反以上這六條紀律和法律分別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②既然會受到懲罰,以后還會不會繼續犯這樣的錯誤?③僅僅是為了避免外在懲罰我們才要遵紀守法嗎?
用談話法、案例分析法得出結論:避免外在懲罰、保護自身利益。
(4)聯系專業 學以致用。用參與式互動教學法完成下面兩個活動。
(5)宣讀誓言 強化信念。
誓詞: 團結和睦,言行文明;遵規守紀,履行義務;聽從教誨,自省自律;學法守法,嚴謹慎行。我發誓:做文明中職生,行規范之禮儀。一言一行遵紀守法,一生一世清正做人!
請學生利用網絡搜索相關的法律知識。讓課堂得到延伸。在這一課中,案例選擇貼近學生專業,活動設計切合學生生活,師生談話關注學生心靈,內容涉及符合學生認知,實現了以動激趣、以例說理、以理導行的目地。引導學生領會遵紀守法的意義,在此基礎上,自覺樹立遵紀守法的觀念,把外在規范內化為自身信念。引導學生規范自己的言行,在行動中踐行遵紀守法的理念。
每個從業人員都要遵守紀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職業紀律和與職業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遵紀守法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作為中職德育教師,在教學中應貼近學生、貼近職業、貼近社會,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做到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和行為養成相統一,切實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充分發揮德育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職業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彩惠: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新思路[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08(3)
[2]、安新權,張會士:職中思想教育特色談[J],職教論壇,1996(3)
(作者單位河南省鶴壁市機電信息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