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地方高校材料專業分析化學實踐教學為研究模型,從分析化學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針對性的應用轉型改革,修改了人才培養方案,調整了實驗教學內容,創新了實驗教學方法,改革了實驗考核方式,從而在各個環節的改革過程中貫穿學生綜合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初步探索,該分析化學實踐教學應用轉型改革方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 鍵 詞] 分析化學實驗;應用轉型;材料專業;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5-0022-01
一、地方高校材料專業分析化學實踐教學現狀分析
我國經濟社會當前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的階段,需要大量的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國務院相繼出臺了重要文件,以引導和推動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校轉型發展。湖南文理學院是湖南省地方本科院校轉型首批試點單位之一,而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以下簡稱“材料專業”)又是湖南文理學院轉型首批試點專業之一。分析化學實驗是材料專業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基礎課程,它在材料的合成指導、結構表征、性能分析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地方高校材料專業的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普遍存在一些阻礙應用轉型的問題,如實驗開設課時偏少、實驗開設內容陳舊、實驗教學方法落后、實驗考核方式偏易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分析化學實驗的教學遠遠不能滿足材料專業應用轉型的要求,必須對分析化學實驗課程也進行相應的“應用轉型”改革,使學生真正能從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獲得材料專業學生所需的分析檢測技能。
二、分析化學實踐教學“應用轉型”綜合改革舉措
(一)修改人才培養方案,增加實踐環節課時
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和優化的課程體系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徑。學院根據材料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大幅修改和完善。其中,在分析化學課程上,理論課課時由36課時縮減為32課時,而實驗課課時由32課時增加至40課時。通過增加實踐環節課時,進一步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了材料專業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二)調整實驗教學內容,重點培養應用能力
要順應地方本科院校應用轉型的要求,改革實踐環節的教學內容是培養和提升學生應用能力的基礎。以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我們對材料專業的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對于部分經典的驗證性實驗做了保留,并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多個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例如,柳葉湖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常德沅江水質鈣鎂含量測定、鮮橙多總酸度的測定等。這些更加貼近學生生活的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在提高了學生實驗興趣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實際應用能力。
(三)創新實驗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一方面摒棄傳統“填鴨式”教學,開展研討式的講授,另一方面將理論教學中用得較多的多媒體應用到實驗教學中來,使學生對個別較難判斷、容易混淆的實驗現象有了更加直觀的觀察,不僅對所學相關理論知識有了更準確的把握,而且也提高了實踐能力。
(四)改革實驗考核方式,客觀加強應用考查
首先改變了考核比重,更加注重平時成績,將其比重增加至60%。其次,對于平時成績的評閱,采取教師評閱為主、學生互評為輔的方式,一方面使教師對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有直觀了解,另一方面通過互評也增強了學生對實驗內容的理解。最后在期末考試中不僅考查實驗技能,也包含分析化學實驗相關理論知識的考查,促使學生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共同提高。
三、“應用轉型”綜合改革初效
我們將所構建的分析化學“應用轉型”改革方案在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中進行了實施、評價和完善,獲得了較好的反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的實驗興趣明顯加強,實驗技能顯著提高,團隊合作精神得到加強,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有多位學生在湖南省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中獲獎,初步顯示了該改革方案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張松柏,胡霞,張智麗,等.地方高校獨立學院分析化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廣州化工,2013,41(21):144-146.
[2]張松柏,張智麗,楊基峰,等.獨立學院分析化學實驗開放式教學模式初探[J].廣州化工,2016,44(12):210-212.
[3]庫爾班江,李紫薇.分析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核方法[J].高師理科學刊,2012,32(1):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