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創建新的教學模式成為當今教育的重要任務。近年來,微課教學模式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與傳統的灌輸式教育不同,微課是指課余時間通過網絡小視頻進行自主學習的方式,它教學的內容比較少,時間也很短,不超過10分鐘,因此也稱“碎片式教學”,這種形式的教學如今在高校中展開,并且和翻轉課堂教學融合,這種方式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且學生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具有完全的主動性,能夠很好地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提高課堂效率。
[關 鍵 詞] 微課;圖形圖像處理;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5-0028-02
21世紀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變得簡單、方便了很多,互聯網技術也正在不斷被開發運用到各個領域,其中,在教學改革中運用的互聯網技術就相當成功,首先最大的進步是多媒體教學的出現,在傳統教學當中,主要的教學模式是教師一課一講制,這種學生被動的教學模式從當前的社會需要來說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學生能掌握的知識只能從課本或課堂上來獲取,并且能夠獲取的內容也有限,并且最重要的是,這種被動的灌輸式教學容易使學生的思想禁錮,得不到開放,學生很容易認為老師講的一切都是正確的,缺乏自主探索的機會和想法。這樣培養出的學生并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因此,當互聯網技術普及到教學當中時,立馬掀起了一陣教改之風,并且得到了良好的結果。因此,才逐漸有了“微課”“圖形圖像”等概念,這些教學方式都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創造而來的。
一、微課的特征
微課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它與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完美地解決了傳統教學方式所存在的不足,及與現代社會所需之間的矛盾,其中,微課這種新的形式具有以下特征:(1)教學時間短,由教學視頻組成的微課是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來設定的,由于學生在學習內容時容易產生疲勞感,所以微課的視頻教學時間一般為5到8分鐘,不超過10分鐘,“微課”這個名詞的來歷也正是因為它的教學時間短,相對于傳統40~50分鐘的教學,這種方式的教學就是一種“微型”教學。(2)教學內容少,由于微課的教學時間短,也為了更加集中系統地傳授信息,微課的教學內容一般只有一兩個知識點(尤其是教學中的重、難點),相對于傳統的“大型課堂”“滿堂灌”的方式,這種方式顯然學生更容易接受,且學習效率也更高。另外,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本身就參差不齊,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不相同,這種方式更便于學生在課后進行學習時有針對性的補充。(3)教學資源容量小,微課視頻教程因為視頻時間短,所以占據的空間內存也小,學生和老師可以靈活選取自己所需的內容片段進行下載,只要有隨身攜帶的電子播放設備,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觀看。
二、微課“圖形圖像處理”教學中翻轉課堂模式的優勢
目前,在高校中,這種教學模式已不少見,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這一模式進行研究發現,微課教學中的翻轉課堂模式在教學中有很顯著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教師的負擔明顯減輕,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且時間長達近一個小時,在這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教師幾乎都要不停地講課,這不僅考驗教師的教學能力,更考驗教師的體力,而事實上,這種方式收到的效果也不理想,而微課教學模式中,教師不需要完全參與到課堂當中,只需要在事先錄制好視頻,并讓學生下載,接著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時間觀看,而正式的課堂上學生根據自己觀看視頻教學的結果整理出不懂的地方進行提問,教師也能及時發現教學不足并及時更正。(2)一對一教學,微課教學中的視頻教學方式可以認為是一對一教學,因為學生可以選擇任意時間觀看,并且對不懂的知識點可以反復進行觀看學習,尤其是重點、難點地方,然后對有疑問的地方整理出來在課堂上進行提問。(3)視頻內容和形式可以靈活調整,針對不同的知識點和教學目的,教師在錄制視頻時可以選擇合適的講授方式來進行講解,做到針對性強、有規劃、有目的、詳略得當,錄制好視頻后還要進行適當的剪輯,畫面、聲音的調整等。
三、微課模式課堂策略分析
(一)微課的巧妙導入
由于微課模式是新型教學方式,是在傳統教學方式上的一個創新,因此,在新型模式與舊模式融合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技巧,且導入的方式要靈活和自然,讓學生不會有突兀感,能夠順其自然地融入課堂,這種導入的方式有以下幾種:(1)銜接導入,通過對上堂課知識的回顧復習來引入新的學習內容。(2)問題導入,在進行微課教學時,老師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引起學生的注意,進而打造更加完善的微課課堂。
(二)微課內容精彩、有針對性
微課的主要課堂內容是視頻,所以視頻制作的好壞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使微課視頻內容以精彩的形式呈現,教師必須掌握熟練的視頻制作技巧,并加強視頻課件設計能力,同時,為了提高視頻的針對性,老師在制作過程中要結合知識的重點、難點。除此之外,在微課中老師要多增加提問的和聯系的環節,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視頻的學習內容。
四、微課模式的準備與實施
微課模式的教學目的應該是改正傳統教學的不足,優化教學過程,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傳統模式當中,最大的缺陷是學生和老師在課堂上的地位,老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是被動的“觀眾”,這種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教學方式明顯在效率上不高,且四五十分鐘的一節課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勞感,從而導致聽課效率下降,而在新的教學模式中則彌補了這一缺陷,學生從被動地位變得具有完全的主動權,可以任意選擇視頻學習的內容及學習時間。通過科學地組織和規劃,微課教學的實施過程如下:
(一)課前準備
微課的主要內容是視頻教學,因此,教師的關鍵之處是錄好視頻的內容,而在錄制視頻之前,則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首先要選擇好視頻所講的知識內容,然后整理出該知識點涉及的全面內容,包括一定的案例以及內容的重、難點,講課時要注意表達清晰,語言簡練,講解過程井然有序。另外,除了視頻的內容要選擇得當,錄制視頻的場地也不能過于隨意,最好要讓學生有課堂上課時的氛圍感,并且使用專業的電子錄制設備,在圖像和聲音的處理上要適當,要讓短短的視頻體現出完整性。
(二)課堂組織
微課課堂上的主要內容是觀看視頻,但老師在播放之前要先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引入,讓學生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再進入視頻學習階段,在此過程中教師并不是單純讓學生對著視頻觀看,而是要一起參與其中,在涉及重、難點或者學生有不清楚的地方要適當的補充,視頻播放結束后,老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提問,并引導學生討論,有效開發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課后的學習
微課教學不僅要體現在課堂上,還要體現資源共享性,做好的教學視頻不單單是課上學生觀看,更應該放在學習網站上,這樣,學生可以在網站上下載不同的學習資源進行課外的學習。此外,除了網上資源的共享外,還應該利用好網絡交流互動的優勢,老師和學生隨時進行線上交流,答疑解惑,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為了更好地開展視頻教學,學校還可以開展一些視頻教學的點擊量競賽,通過競賽提高教師之間的視頻講解水平和質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四)啟發與探究
在結束視頻觀看環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觀看后的討論與思考,通過提問的方式營造學習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下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交流,通過學生之間這種探究與交流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學習方式的運用。
總之,微課教學的翻轉模式有效打破了傳統教學效率低、學生被動、教學時間長、教學內容復雜的缺陷,這種新時期提出的方式在教學上更加適應學生和老師的需求,尤其是平面圖像設計類較強的專業,通過視頻觀看,學生可以反復、暫停地進行學習,完美解決了傳統教學中不可重復學習的缺點。此外,學生在這種環境下的學習具有很大的主動性,可以選擇在安靜、合適的場所和時間進行視頻觀看學習,并且通過網絡平臺還能隨時與老師進行交流溝通,表達自身的觀點。當然,這種方式也考驗老師的資源整合能力以及微課設計的能力。且這種教學模式由于是新時期的產物,在教學經驗上沒有過多的借鑒之處,因此,在開展過程中要及時吸取教訓,將微課教學模式更好地開展下去。
參考文獻:
[1]金鑫鑫,張道華,孟莉.高校微課“圖形圖像處理”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研究[J].韶關學院學報,2015(4):12-13.
[2]周賢波,雷霞,任國燦.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項目課程中的教學模式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6(1):21-22.
[3]李國鋒.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微課教學設計研究[J].職業技術,2016(7):23-24.
[4]侯彥麗.微課支持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5]譚會慧,王玲玲.基于微課的初中地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5(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