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全面提高國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應從教育創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實施創新教育,培養與時代潮流相適應、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進而提高整個民族的創新水平。只有勇于引入創新教學理念,將教學實訓與技能大賽相結合,才能促進創新型人才健康地成長。
[關 鍵 詞] 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教學理念;高素質人才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5-0052-01
一個公民、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創新精神、缺乏創新意識,那么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民族、這樣的公民,就不可能有希望。2016年11月15日,我國領導人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次峰會并發表題為《創新增長路徑 共享發展成果》的重要講話,在第二點建議中就提到要推動改革創新,增強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改革創新何等重要,它不但關系到我國的經濟還關系到世界經濟。正因為這樣,全民都要提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全面提高國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應從教育創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實施創新教育,培養與時代潮流相適應、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進而提高整個民族的創新水平。那么究竟創新人才如何培養呢?很多人認為創新人才是按照設計培養出來的,其實不然,創新人才不可能按照設計培養出來,而是通過教學實訓和在教學中不斷創新有意識地培養出來的。有人說,成立一個創新研究班,成立一個創新研究所,就能培養出創新人才。是這樣嗎?對于創新,最重要的是要營造一個好環境,使更多人愿意去創新,愿意去做實事,認識到不創新就沒出路,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校2013年在全國第一批示范校評估中,以全區第一的成績獲得國家級示范校后,我校就有了上面提到的環境——更多人愿意去創新,愿意去做實事,認識到不創新就沒出路。學校里多種多樣的運行平臺已能滿足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也在教學上積極創新。筆者也在學校提供的平臺上,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現將這一教學過程和體會總結為以下三點。
一、注重實踐教學,理論課時實驗為先
將實踐教學作為教育之本,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以此推進教學改革。在教學中采用項目式教學,形成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式互動教學。
互動式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他們自己可以探索學習的奧秘,為將來能創新打下結實的基礎。在教學上對電容、電阻、二極管學習不但有了理性認識也有了感性認識。以后再講這些元件原理、特性及檢測方法就很容易了。
二、敢想敢干勇于引入創新教學理念
要敢想敢干、重實踐、追求創新、發展個性實踐教學。我校實訓條件較雄厚,可以利用這良好的環境,拓展學生的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比如,在制作調光燈電路實訓時,利用電動小車讓學生在完成了實訓課的基礎上,加做可動的調光燈,然后再進一步做成智能型的調光燈,學生非常感興趣,而且非常積極,做的時候非常認真。紛紛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做成聲控、光控并可動的調光燈。學生是越做越想做,越學就越想學,個個都想成為發明家,平時也在琢磨著我該做點什么呢?于是學生在新的教學方法中慢慢培養創新精神
三、教學實訓與技能大賽相結合,為培養創新型人才作貢獻
隨著我校的參與式、互動式、討論式和項目式教學的不斷推廣,建立了多層次、模塊式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如技能賽教學,便是這種模式教學實踐中的一種。培養開展由班級舉行的技能大賽,到系部的技能大賽,再到校級的技能大賽,最后選拔出參加區賽的學生。教師的教學也結合技能比賽的相關知識開展,技能比賽要求的知識面廣,能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讓學生學到更廣、更專業的知識。
我校要求各部門要重視各種創新作品的活動,結合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和技能提升等工作,組織教師及學生團隊,積極開展創新作品開發活動。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改革、組織技能競賽、開展各種創新活動。在活動中有成績的、有貢獻的都給予創新能力作品獎,大大激發廣大教師的創新熱情。
在學校開展的各種創新活動中,學生是最大受益者,他們和教師一起研究制作創新作品的方案,在教師的幫助下,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制作的新作品中,在這過程中遇到不懂的知識時,便和教師一起到網上查資料,一起研究學習,通過作品的創作,學生學到了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提高了他們研究和制作的能力,為今后服務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上面所提到的三點是筆者在教學中的一點體會。實踐教學是應用型創新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培養創新人才不靠設計,也不能創新研究班和創新研究所,最重要的是營造一個好環境,使更多人愿意去創新,愿意去做實事,認識到不創新就沒出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進而提高整個民族的創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