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材能直接反映教學內容,客觀地顯示教學方法,是高校教學水平成果展示的知識載體,也是備受關注的產—學—研成果展示的知識載體。因此,正如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教材的質量直接體現著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的發展水平,也直接影響本科教學的質量。”當然,教材的科學管理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成分,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視。研究教材科學管理的含義、重要性以及一些相關的問題。
[關 鍵 詞] 科學管理;教材供應;網絡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5-0150-01
科學管理是管理階段理論和制度的統稱。科學管理最初由泰勒提出,旨在提高每個人的工作效率,達到最大產出比。將科學管理放到教材管理中去,簡言之,就是合理地、系統化地進行管道管理,以均衡各方為學生帶去的“簡單粗暴”知識,即轉化為優質、有效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要依靠理論、制度和互聯網的支持,而理論、制度和互聯網的使用又被要求符合合理性、系統性的管道管理理論,以達到優化資源配置的目的。
根據科學管理要求,從教材的選擇到教材的供應再到教材的服務甚至到最后教材的二次使用或處理,在整個過程中所涉及的人、事和物都需要科學管理來均衡。
教材的科學管理相關問題研究有四個。
第一個是教材科學管理中涉及人員的綜合素質。教材管理系統是由很多個子系統構成,包括計劃、采購、發行、研究評價、財務結算、庫房管理等,系統比較復雜要求相關人員對教材管理制度內容要有相應的了解,并能嚴格執行,使各項工作開展時有章可循、井井有條。為響應國家產—學—研的號召,教材的選擇要更加貼近實踐,為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也可以為研究機構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針對教材的供應商,需要挑選幾家實力雄厚、供貨能力強的單位作為合作伙伴,并且與其簽訂供貨協議,即形成競爭局面,以確保教材供應相關工作的順利完成。
第二是教材征訂環節的透明性。如果征訂環節不透明,就會直接導致學生對于教材費用的各種爭議。因此,有必要提高過程的透明度來進一步增強學生和學校之間的信任度,這直接影響相關工作的開展效率。在此過程中引入的互聯網技術可以解決相關問題,教材管理過程應該盡最大可能利用互聯網來提高效率,而不僅是引進技術以跟上互聯網潮流。
第三是增設教材處理等環節。常被學生用來調侃的一個現象是“用一麻袋的書都換不來一個麻袋”。這個現象不僅是單純的高校現象,它已經上升為浪費知識資源的問題了。高校的教材往往是可以回收使用的(當然喜歡用新書的學生除外),回收使用的價錢較為低廉,這就意味著高校學生獲取知識資源的成本在下降,這也直接影響了知識資源的利用率。
第四是互聯網的充分利用,應以提高工作效率為最終目的。考慮輸出的是提高工作效率,這就要求控制輸入的有效性,即充分利用互聯網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就征訂系統來說,高校教材征訂系統采用SSH框架,構建了一個基于B/S體系結構的高校教材選訂系統,對實現教材選訂的現代化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構思上,本系統符合高校教材選訂系統的基本功能和設計要求;在技術上使用Struts+Hibernate+Spring技術,使系統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可重用性、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在規范程度上,數據庫設計基本上達到了第三范式的要求,編程上也盡量規范化;在實現上,系統界面友好、直觀,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在安全性上,對用戶密碼進行加密處理,同時還可以對數據庫進行備份和還原。教材征訂系統使教材選訂工作更加現代化、規范化,從而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錯誤發生的幾率。
綜上所述,高校在教材科學管理方向的努力有目共睹,然與理想中的科學管理仍存在著很大差距,高校也將在教材科學管理的路上循序漸進,慢慢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永軍,張碧如.高校教材信息化管理的創新和實踐[J].中國成人教育,2008(7):69-70.
[2]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學管理原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