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貧困生的認定是當前我國貧困生資助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在具體的工作中要重視貧困生的認定工作,從當前中職院校貧困生認定工作的現狀、對中職院校資助工作績效的影響以及怎樣提高認定水平的對策三個方面來進行簡要的討論。
[關 鍵 詞] 中職;貧困生認定;資助;績效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5-0154-01
一、當前中職院校貧困生認定的現狀與問題
國家和社會一直十分重視貧困生這一群體,不斷采取各種措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和社會對中職院校的重視加強,對中職院校中貧困生的資助工作體系也日益完善,但是在貧困生認定這一環節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在貧困生的認定過程中缺乏一定的標準,這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是由于學生戶籍所在地不同,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貧困標準,持有貧困證明的學生是按照戶口所在地的標準來進行認定的,相對于其他地區的學生來說就不太公平;二是學生戶籍所在地對貧困生認定標準劃分的不夠明確,沒有具體的評定標準,往往是根據工作人員的經驗來判斷其是否屬于貧困生的行列,這些都是當前貧困生認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其次,學校在貧困生認定方面的政策不夠靈活。有的學校為了使貧困生認定這一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往往要求貧困生對全體學生和教師敘述自己的家庭條件,有的學校還會對貧困生的名額進行公示,這些都不利于維護貧困生的尊嚴,也不利于進一步開展貧困生的認定工作。
二、貧困生認定對中職資助工作績效的影響
貧困生認定對于在中職院校中進行資助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是整個資助體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部分。
(一)國家資助工作開展的前提
近些年來我國貧困生資助工作不斷完善和加強,在整個資助工作的體系過程中貧困生的認定是資助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確定對象是貧困生認定的首要環節,之后才能對貧困生進行相關的資助。由于社會的發展和對學生心理自尊的日益重視,貧困生認定工作更加需要細心和耐心,需要完整的評價標準和人性化的實施方案,只有把貧困生認定這一前提工作做好了,才能進一步開展國家對貧困生的資助工作。
(二)有利于公平公正地開展資助工作
當前國家對貧困生的資助工作雖然發展得很快,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少,尤其是許多學生認為被資助的學生本身并不貧困,對國家資助工作的實施產生了質疑,認為資助工作中存在著不公平的現象,這就是貧困生的認定工作沒有做好所導致的。學生對貧困生的這一身份不認可,導致國家對于貧困生資助工作的績效大打折扣,本來是一個有利于學生的事情,反而成為造成學生之間不和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對貧困生的認定過程中更加審慎和認真能夠有利于資助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地開展,從而促進中職院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績效的提高。
三、當前貧困生認定的對策
貧困生認定對中職院校的資助工作有重要的影響,那么應該怎樣提高中職院校對貧困生的認定對策呢?
(一)學校與生源地加強配合
貧困生的認定工作并不是只要學校一方的努力就能夠取得成功,尤其是有的學生選擇到外地上學,這就需要學校與生源地之間加強聯系,來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和生活水平,根據這方面的資料來決定是否需要給予該生貧困生的資助。當然,學校與生源地之間的這種配合還是需要由國家和政府進行調節。現在網絡科技如此發達,從某個角度上來說也方便了學校和地方之間的配合,能夠更加準確地定位到需要資助的貧困生。
(二)評定標準定量化
人為因素是當前影響貧困生認定準確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應當盡量摒除這種不科學的因素,使評定標準定量化,這樣不僅能夠使貧困生的認定更加科學化、標準化,也能進一步體現貧困生資助工作體系的公平性。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確定學生家庭的支付能力,這與學生家庭的年收入以及家庭的消費能力密切相關,因此在調查學生的家庭支付能力時除了要調查學生家庭的收入能力以外,還應考慮家庭成員的身體狀況和必須的額外消費等。其次,要確定學生在校的消費情況,并不是說限制貧困生的消費,而是從貧困生的消費水平中判斷其日常生活水平是否需要資助,在這一方面學校除了對其學校內的消費進行必要的了解之外,還應加強對其銀行卡和電子支付情況的了解,這是由新時代下支付情況變化而引起的。
(三)在認定過程中注重保護學生的隱私
在認定貧困生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注重保護學生的隱私。貧困生資助系統本來是為了幫助家庭困難的學生而建立的,但是很多學校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缺少人文關懷,反而使這一資助系統成了綁架貧困生自尊的一種“刑具”,使其失去了本來意義。為了能夠在認定過程中保護學生的隱私,首先,學校應當確保認定過程的保密性,在對學生的家庭情況進行了解時應當由輔導員和相關工作人員來完成,不能假借他人之手,使學生的家庭信息泄露;其次,受助學生信息公示制度適度公開,避免學生的個人隱私暴露于公眾之下,傷害其個人自尊心。
國家對貧困生的資助是一項有利于莘莘學子的事,在資助的過程中學校應當進一步加強對貧困學生的認定過程,注重加強與生源地的配合、使評定標準定量化,同時在認定過程中應進一步注重對學生隱私的保護,從而更加準確地定位貧困學生,促進貧困生資助工作進一步公平化、合理化。
參考文獻:
[1]楊晴.高校貧困生認定的路徑[J].教育學術月刊,2009(8).
[2]丁桂蘭,周艷華.高校貧困生認定的現實困境與對策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