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除了專業崗位能力以外,職業核心能力是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功所必備的基本能力。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要求應聘者具有職業核心能力。因此,職業核心能力也應該滲透在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中,讓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得到充分鍛煉。
[關 鍵 詞] 職業核心能力;機械類課程教學;滲透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5-0168-01
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國家和人民的重視,教學改革也越來越多,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逐漸成為各職業學校改革的重點。教育部門認為它是除專業崗位能力外,取得成功必備的基本能力,人社部門認為職業核心能力可適用于各行各業,適應于不斷轉換的崗位,是會伴隨人一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職業核心能力
(一)職業核心能力的內涵
職業核心能力指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了專業崗位能力之外所具有的能力,通俗理解為適應性人才,即就業單位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應聘者就具有相應的能力。它包含三部分內容:基礎核心能力、拓展核心能力和延伸核心能力。對其含義有三種解讀:(1)教育部門認為它是除專業崗位能力外,取得成功必備的基本能力,它可以給人帶來自信,讓人成功的向世界推銷自己;(2)人社部門認為職業核心能力可適用于各行各業,適應于不斷轉換的崗位,是會伴隨人一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3)第三部門認為它考驗人的語言理解能力、數量關系能力、資料分析能力、思維決策能力。不同的部門對職業核心能力的理解不同,但是都是對其內含的詮釋都體現了其重要意義。
(二)職業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職業核心能力對人們的發展至關重要,它是一種適應各種行業的能力,是各高校學生職業競爭的重要條件,也是人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對機械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擁有很強的職業核心能力可以增強就業幾率。在由學生轉為正式員工或者繼續向上升時,良好的素質、較強的職業核心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或員工獲得更好的前景。由此可見,較強的職業核心能力對高職學生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現狀
由于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歷史較短,加之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使人們忽略了高職學校的培養目的。專業對口觀念在人們的腦海中已經根深蒂固,職業教育只是注重專業教育而忽略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同時校內教育又不能很好地同社會實踐、企業實踐密切聯系起來,導致高職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和適應能力都不是很強。
(一)教師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看法
大多數教師認為高職學校的學生的基礎相對來說較差,厭學情緒重,而目前高職學校的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欠缺,應該著重培養。教師建議參加社團活動,創業創新等實踐活動,才可以培養出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改變學生的思維和惰性。
(二)學生對職業核心能力的看法
大部分學生不認為自己職業核心能力相對欠缺,但是他們承認自己的職業核心能力亟須提高,有一部分新生對職業核心能力有一種無知感,導致他們不重視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由此可見要想在課程教學中培養職業核心能力,需要學生和教師的多方面配合,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度。
三、高職機械類課程教學中職業核心能力滲透研究
高職學生基礎弱、學制短,在兩三年的時間內不可能完全掌握踏入社會工作崗位所需的全部知識和素質。因此自我學習能力即以終身學習為主要特點的能力,成為高職學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在高職日常課程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對相關的職業核心能力有意識地進行滲透和培養。
(一)在教學中進行多方面多層次引導
機械類課程教學是復雜的、繁瑣的,在學習中問題也很多,很多內容剛開始學習的學生是不懂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式等進行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引領學生進入新的學習境界,培養其職業核心能力。
(二)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
職業核心能力包括相關的文化知識,專業技能,職業經驗等,這些東西大部分只能從實踐活動中培養提高。教師可以積極開展實踐模擬課堂,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增強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經驗,鍛煉職業核心能力。對機械類的學生來說,更應該努力參加時間活動,親身體驗各種操作,熟悉各種流程,培養自己的職業核心能力。
職業核心能力在未來的發展有很應用性,同時也獲得了各高校和社會的重視,各用人單位也很注重這個能力,對學習機械類課程的學生,擁有這項能力更是重要的。職業核心能力在機械類課程教學中的滲透嘗試有很大的意義,對學生是一種鍛煉,是一種培養,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意義深遠,對社會的人才培養有很大貢獻,因此,職業核心能力在機械類課程教學中的滲透可以大范圍的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昌菊.高職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的途徑和方法[J].中國成人教育,2008(16).
[2]范瑛.滲透ISAS+PBL模式探索職業核心能力培養[J].中國經貿導刊,2010(16).
[3]林凱芳,楊瓊敏.《園林樹木學》課程教學中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