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貴陽鐵路工程學校是教育部第一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為此,對現代學徒制進行了學習,制訂了任務書,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分析與總結,提出了建議。
[關 鍵 詞] 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5-0174-01
2014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將現代學徒制工作上升為國家層面的教育戰略。正式啟動國家級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工作。我校是27所試點中職院校之一,也是貴州省唯一一所試點中職院校,試點專業是土建工程檢測。為更好地完成試點任務,我們認真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一、現代學徒制的含義與要求
通常情況下,我們一般認為現代學徒制是一種企業與學校合作的教育制度,也就是說是傳統的學徒與現代教育相結合的一種制度,這是通過三方的合作(學校、企業、教師),當然還有師傅等聯合傳授的,對于學生的培養模式,應該是是以技能培養為主的。企業的培訓依據是“職業培訓條例”,由行業組織制訂且全國統一,而學校的教學依據是“框架教學計劃”,是由各教育主管部門制訂的。模式大致為:企業發布一些崗位,在面試錄取后,在行業協會進行注冊,同時也要在學校進行學籍的注冊。在學校和企業交替培訓學習,一個星期之內,前兩天在學校學習培訓,后三天在企業實習培訓,學習完之后,通過考核了才能獲取證書。所以這種管理策略,實質上是一種由目標到結果的策略,在學習的內容上,學校和企業是沒有限制的,一般是學校和企業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學習都是很靈活的。這種合作的模式,一般是首先是學生經過面試,面試通過之后,才能錄取,然后就去企業報道,然后簽訂合同,然后下來是就是企業和學校的交替學習和培訓。最后通過考核來判定學生能否取得相關的證書和資格認定。很多國家,比如英國,為了幫助一些小的企業,他們開展現代學徒制,最近還開展了一種新的模式——學徒制培訓中介。對于這種模式,中介要收取一定的費用的,他是學生的雇主,中介將學徒培訓完,最后將學徒分配至企業,會向企業收取費用,以此來為學徒找到崗位?,F代學徒制是非常有利的,它可以促進一些企業和行業人才培養的過程,還可以直接參與教育人才、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去,實現課程的內容和職業標準的對接,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接,職業教育和終身學習的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所以我們要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首先就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立現代學徒制是職業教育主動服務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推動職業教育體系和勞動就業體系互動發展、打通和拓寬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成長通道,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戰略選擇,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也要把培養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相融合,現在最重要的舉措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社會責任感,以及實踐能力。
二、根據試點要求制定試點工作任務,確定重點建設內容
根據教育部試點工作要求選擇試點合作單位,分別是:中鐵五局測繪試驗中心、貴陽永興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這兩個企業為國有企業或行業佼佼者,均符合試點條件。
(一)建立校企合作育人機制
明確校企雙方在學生培養過程中的職責和承擔的成本費用。加強校企合作,與企業共同制訂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師資培養、工學結合期間師帶徒培養方案和學生考核辦法。簽訂《現代學徒制培養協議》,探索“學生即學徒到準員工到員工”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實行招生即學徒、招工即招生的辦學模式
摸索校企招生招工制度,按照企業的用人標準,參與面試的學生,他們在通過面試之后,入學既是學生,又是學徒。或是企業招用的有培訓要求的員工,由企業、學校、學生簽署三方培養協議,形成學校和企業“雙主體”、專業教師和企業導師(師傅)“雙導師”參與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學習實行在校學習與企業跟崗、頂崗實習結合,實現招生招工一體化。
(三)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養制度和標準
學校和企業合作之后,應該采取一些方案,這些方案應該由學校和企業一起制訂,具體來說是教師和企業的技術人員還有就是師傅一起來制訂。制訂試點《土建工程檢測》專業的教學計劃。按照“企業用人需求與崗位資格標準”來設置試點《土建工程檢測》專業課程,建成“通用職業素質課程+專業課程”為主要特征的適合現代學徒制的專業課程體系。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來發展適合企業的項目課程,并由企業專家和專業教師共同來承擔教學任務。
學校的教師應該教授學生一些理論知識,并組織進行考核。學生在實習完之后,他們的實際操作知識還有技能,應該由企業的技術人員(師傅)和相關負責人來評價。
(四)加強教育教學改革,完善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
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學生是在學校理論教學、實訓和在企業崗位上師傅帶徒弟學習的有機結合,實行“校企雙責、工學交替”的培養模式。以三年學制計算,學生一半的時間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一半的時間在企業接受培訓。在教學時間安排上,第一學年讓學生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并安排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初步了解土建試驗的設施設備及工作環境,了解工作內容,進行“認識實習”;第二學年在企業進行技能實訓,安排3至5個月的“跟崗實習”,然后返校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完成相關學科考試考核;第三學年到相關的施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專業技能的要求、實訓考核評價的內容、標準均由學校與合作企業共同確定。
根據現代學徒制的特點,結合學生(學徒)的工學結合實際情況,完善和修訂學校彈性學制和學分制管理辦法。
(五)建立健全雙導師制
制定“雙導師管理辦法”,建立健全雙導師的選拔、培養、考核、激勵制度,建立校企互聘共用師資隊伍。做好學校與企業、基地與車間、專業與產業、教師與師傅、學生與員工、培養培訓與終身教育的對接,讓學生從體驗、模仿、嘗試、感悟、直至踐行企業工作和企業文化,確保學生切實掌握崗位所需的技能。
三、按照試點工作任務書實施試點工作
根據試點任務書,我們制訂了“現代學徒制試點實施方案”“土建工程檢測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學分制與彈性學制管理辦法”“現代學徒制學生管理辦法”“現代學徒制學生(學徒)實習考核辦法”“現代學徒制學生(學徒)評價考核辦法”“雙導師制管理辦法”“企業實訓大綱”“學生到企業實習要求”等,編制了《學生實習手冊》。
我們安排2015級秋土建工程檢測班于2016年8月23日至11月23日到四家合作單位進行跟崗實習。與四家企業分別簽訂了“現代學徒制聯合培養協議”“現代學徒制三方培養協議”“師帶徒協議”。跟崗實習期間,學生按照實訓大綱完成實習內容,認真填寫《實習手冊》相關內容,完成總結報告。學校定期檢查了解實習情況,組織召開學生、相關教師、企業師傅及相關負責人參加座談會,對學生的跟崗實習予以考核評價,對試點工作的效果進行了討論。
學生普遍認為:體驗了崗位工作,感受了企業文化,參與了多種專業試驗,但系統的理論學習不夠,不同的單位參與的試驗內容不同,有局限性。
老師認為:(1)大多數學生的實操能力有所提升,但專業理論學習不夠,需后期強化提升專業理論學習;(2)學生的組織紀律性有所下降,需加強教育。
企業師傅和管理人員:大多數學生能按照實訓大綱進行跟崗實習,學習主動,但年齡小,現在不能完全適應崗位要求。
四、總結與思考
(一)總結
通過種種的學習,我?,F代學徒制試點工作任務基本完成。還沒有解決的問題是:招生招工一體化。根本理由:(1)中職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進學校的時候差不多都16歲,這個年齡是不能簽訂勞動合同的。(2)如果有部分學生達到要求,對企業來說是束縛,但是對很多學生和家長而言,不明白其中的責任和義務,平常都很隨便,企業很無奈。
現代學徒制是一種特殊的模式,這種模式更加深入,如果需要發揮更好的效果,就必須要調動三方的積極性(企業、師傅、學徒)。而現在我國實行的勞動力體制,對企業來說,一方面,會導致它所培養的人才不能夠為自己所用;其次,當自己需要人才時,我們也不需要花很多的成本去挖掘人才。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參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積極性不會太高。對師傅而言,他不僅要考慮自己的地位問題,而且還要擔心自己所培養的學徒有可能和自己競爭的問題。在這種制度模式下,師傅就理所當然的不會認真教,也不會與徒弟共同進行技術創新,他最多只會向學徒傳授一些基本技能,這就難以達到我國發展現代學徒制的核心目的。對學徒而言,由于技術技能人才的就業呈現高流動特征,他們會對自己是否有必要積累精湛的技能表示懷疑。同時,他們也沒有條件去積累精湛的技能,因此更難通過持續鉆研實現技術的重大創新。
(二)建議與思考
1.在國家層面構建制度體系,激發企業、師傅和學徒三方面的積極性,保證企業、師傅和學徒三方面的利益。
2.建立科學、系統的專業教學標準,以及相應的學徒培養第三方考核系統。否則,學徒培養質量無法考核,師傅對學徒培養的積極性難以激發,學徒的積極性難以激發。
3.建立和完善企業師傅制度。在現代學徒制的實施過程中,企業師傅要承擔技能培養的主要責任。建立企業師傅制度,明確師傅的資格、責任、權力、待遇、培訓等內容,建立起穩定的師傅隊伍。因為師傅的能力水平、品德修養和責任心是影響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
4.暢通現代學徒制畢業生的升學路徑。在目前面向職校生的升學考試中,側重的還是文化知識與專業理論知識的考核,技能考核并沒有占突出地位,將導致現代學徒制學生升學機會渺茫,很難激發學生積累技能的積極性。
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工作,相關主管部門應加強監督與實時指導,職教專家及政府部門認真研究分析我國現存的制度環境和制度要素,制定出國家層面的符合我國國情的現代學徒制制度,以達到試點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吳晶.我國現代學徒制的研究綜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31).
[2]趙有生,姜惠民.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的實踐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馮科,姚瑩.“現代學徒制”國內外現狀研究[J].商,2015(44).
[4]李夢卿,王若言,羅莉.現代學徒制的中國本土化探索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