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雙元制”即為以企業培訓為主,將教學過程和實踐結合起來,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的教育模式。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對我國教育模式的改革起到了關鍵作用。但在中國實踐的過程中,還有一些問題存在。因此,針對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中國化的關鍵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方法,以供參考。
[關 鍵 詞] 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5-0023-01
“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是目前世界較為認可的一種教育模式。它以獨特的教學模式吸引了大量國家的學習。我們國家是從改革之初學習的,到現在為止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了。但因為一些原因我們國家在職業教育模式改革的過程中不太順利,雖然“雙元制”的實施得到了一些人的認可,但還不能為大多數人接受。所以,筆者將結合德國“雙元制”的特色以及最近幾年我國教育模式改革,來談一下自己對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中國化的看法。
一、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
(一)“雙元制”是德國職業教育的核心
我們先了解一下德國的“雙元制”。在德國的職業學校里,有兩種不同類型的學習模式,一種是“雙元制”,一部分則是全日制。但“雙元制”模式下學生的比例要大于全日制學生。而德國的全日制學生又有所區分,它包括完全中學、職業專修學校、職業預科學校。在這幾種類型中,除了完全中學的學生還要繼續大學學習之外,其他的兩種類型可以在學業結束之時,直接選擇就業,從而進行“雙元制”培訓。但值得一提的是,德國的“雙元制”教育模式是受法律保護的,政府要求企業必須參與進來,就這一點來說,中國現在完全實現這種模式還較為困難。
(二)學習領域和行動導向是“雙元制”的重要部分
在“雙元制”的教育模式中,它主要以學習領域為主要內容,以行動導向作為手段。內容和手段,這兩點值得我們去探討一下。筆者認為,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用科學的態度來教育學生。具體來說,德國的“雙元制”教育模式在教育學生方面,會根據學生自身情況,有效地將理論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在這過程中,他們的重點是向實踐性傾斜的,不斷地對學生進行訓練,從而培養出應用型人才。而我們國家大多數是以“教學的姿勢”去教學,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性,這一點在職業性質的方面來說,有違真實性。
二、“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中國化存在的關鍵性問題
(一)缺乏法律保障
剛在上文中也有所提到,“雙元制”之所以在德國發展如此順利,其最大原因是因為他們有健全的法律保障。從一開始的《工業法典》到《聯邦職業教育法》,都涉及關于“雙元制”實施的法律條文。但在我們國家,這方面的法律條文較少,雖然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強調了“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但是沒有相配套的法律條文。這樣一來,就不利于“雙元制”在我國教育事業中的合理運用。
(二)師資力量薄弱
職業院校的教師,大部分都是本科學歷,都是大學畢業之后直接進入院校的。所以說,沒有太多的工作經驗,實踐技能較弱,不能滿足職業院校培養人才的需要。鑒于這樣的現狀,就要求學校本身要承擔起教師的教育和培養任務,適時的派一些教師參加企業實踐,從而了解現在企業所需要的專門性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以更好地教授學生知識和技能。
三、關鍵問題的相應解決措施
(一)加強職業教育立法
做好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是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部分。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職業教育,要大但借鑒類似于德國“雙元制”教育模式的方式,培養應用型人才。當然,在學習別人教育模式改革的同時,也要加強職業教育的立法工作。對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要有法律的相應保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職業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畢竟,重視和發展職業教育有助于我國經濟的繁榮發展和富強。
(二)加強“雙師型”教師資隊伍建設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彼裕鳛橐幻殬I教育的教師必須要有很強的責任感以及夯實的知識技能。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參考德國的教師培養模式,他們有自己的實踐基地,而且有相應的設施供教師學習參考,讓教師能夠有效地將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筆者在這里稍微強調一下,在我國,本科和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不一樣,本科主要是強調學術的重要性,而高職院校則是強調實用性。所以,在師資力量的建設上,也應該區別對待。在這里應該著重強調高職院校教師的基礎理論以及科研能力,結合新的企業動態,教授學生最新的理論與技能知識,讓學生能夠很好地學以致用。另外,教師自身也要與一些企業技術人員合作,共同探討在技術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共同研發產業項目,用大量的實踐經驗來充實自己,以方便之后的教學。這樣一來,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就會有很大的提高,而且也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要想搞好職業教育,就要做出很大的努力。畢竟職業教育模式的改革,關系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就現在而言,雖然德國“雙元制”的教育模式沒有在我國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只要根據實際問題加以學習改正,并有效地進行“精華類”借鑒,我國的職業教育形式將會大有改善,從而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郝文武,周海濤.經濟欠發達地區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與高等師范教育的改革:對四省區職業中學的調查分析[J].教育研究,2000(4).
[2]黃鵬,黃明秀.德國職業學院“雙元制”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啟示[J].中國地質教育,2008(1).
[3]黃鵬,黃明秀.德國職業學院“雙元制”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啟示[J].中國地質教育,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