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五年制高職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大多受過不少的負面評價。他們學習目的不夠明確,厭學情況相對嚴重。在眾多厭學因素中,教學評價體系的不完善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動力,以物理學科為例,談談教學評價體系對五年制高職學生學習倦怠的影響。
[關 鍵 詞] 高職學生;評價體系;倦怠;影響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5-0035-01
一、傳統物理教學評價的局限
(一)筆試評價學生學習效果
對教學效果的傳統評價就是考試,而物理考試的題型不外乎填空、選擇、計算、實驗分析和推理題,填空一般1~2分一題,選擇題一般3~5分一題,一些學習尚可的學生因考試的偶然因素會導致分數不高,因此失望了,還有學生因計算能力不夠強,導致分數上不去。高職學生有專業課和文化基礎課之分,進入高職的學生大多是初中文化基礎課不是很好,或者科目中有短板的學生,一門功課的學好要其他科目的配合,而高職學生往往有功課的短板,導致能學好的功課考不好,所以以試卷考試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全面,導致挫傷了積極性。
(二)傳統評價促使學生狹隘地重視分數
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教師習慣按成績將學生分為不同的等級。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護,于是拼命想得高分,出現了死背考試內容、機械記憶公式的現象。過分重視筆頭考試,排斥其他考查方式和質性評價的方法,不能完整地體現學生的水平。
二、構建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
(一)在學生發展中評價
學生學習只有在想要學、想要做的基礎上,才能發自內心地產生學習動力。所以我們的評價就是要“發掘學生的潛能,知道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讓學生通過評價都能看到自己在某個方面的進步,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評價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用評價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習的信心,物理學習的評價應基于如下觀點:
1.評價不能單純讓學生知道“他記住了什么”,要讓他知道“他能做什么”。比如,人體的固有頻率很難測定,有學生就說利用暈車現象可測量,其實這學生理解了固有頻率的概念也知曉了共振現象,所以我們不應當認為學生說的是錯的,其實他已經掌握了相關聯的一些概念,只是用他的語言表述,存在一定的
誤區。
2.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性,能從不同的認識角度進行評價。知識的掌握是通過學生的自我咀嚼和自我反饋來體現的,學生個體有差異性,知識面不一樣,我們不能非常機械地強調每一類題目的解題步驟,甚至有的教師把不按步驟做即使做對的也不給滿分。
3.評價學生參與物理學習的欲望和參與度,并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在課堂上,對能勇敢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勇敢提出自己的觀點的學生,我們就應該肯定,給予激勵,這樣能使學生人人參與到課堂,人人開動腦筋,從而提高學習質量。
4.教師在組織策劃教學活動時,需要從學生那里得到有關組織指導效果的信息反饋,評價作為信息反饋的目的是為了教師教學的改善,評價是為了促進學生不斷進步,根據評價,教師向學生提供進一步的幫助;根據評價,教師對教學計劃、教學方法加以完善,同時指導學生尋求更好的學習方法。
(二)進行多元化的評價
五年制高職學校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因此,老師授課時應根據培養目標,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有講授、有實驗、有探究性學習、有實訓基地的參觀、有小制作、小論文撰寫等。教師應該設置權重,合理地、全面地收集多方信息,并進行整理總結和向學生反饋。
(三)評價形式的多樣化
改變傳統的以考試為主的評價方式,對于五年制高職學生,本人認為物理考核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模式:
1.作業考核,高職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第一模塊內容進行作業考核,通過學習后面的知識檢驗前面的知識,用題目檢測掌握的程度,用權重的方法折合分數比例。
2.高職學生的課堂教學需要一定的廣度,因此對有些與專業聯系不夠緊密的模塊,可采用歸納提綱的形式,把知識點鏈接起來,并注明重點和難點,這樣能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也能避免機械的記憶。
3.有些知識點帶有科普性,網上容易搜到豐富的內容,老師可以這一知識點為核心,向周圍輻射,從而要求學生寫一篇小論文。把所有內容放進文章的同時,要有自己的見解。例如,學完振動內容,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振動在醫學上的應用的文章,要求介紹振動相關內容及共振以及醫學常用的簡單儀器。學完聲波,要求學生寫一篇論文,談談關于聲音的理解,要求大家闡述聲波的產生、分類以及各自的作用和噪聲的防護。
4.以知識點解釋專業或社會現象作為考核內容,比如,考核附加壓強,可以讓學生解釋大小肺泡為何能正常有序工作。
5.以設計或小創作作為考核內容,例如,在液體力學中,要求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個小產品,體現流體特點。
對高職類學生,應該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能力。
參考文獻:
[1]孫洲元.關于建構全新的物理學習評價體系的思考[J].中學物理,2002(11).
[2]孫洲元.關于建構全新的物理學習評價體系的思考[J].物理教師,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