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學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運用為高中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提供了可能。高中數學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提高教學效果。
[關 鍵 詞] 高中數學;教學情景;創設意義與實施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5-0065-01
高中數學教學課堂由于教學內容的枯燥性和單調性,必須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
一、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意義與存在的問題
(一)數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意義
數學教情境是引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啟動環節、探索環節和發展環節。它是通過特定的情節,激活學生的問題意識,形成基于問題的學習任務,使問題與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經驗發生聯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機,引導學生理解、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設計新穎的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啟思維閘門,燃起智慧火花;恰到好處的結尾則能起到畫龍點睛、承上啟下的作用,給學生留下難忘的回憶,激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強烈渴望,同時能有效地加強學生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讓學生明了學習數學的價值和意義。
(二)數學教學情境創設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數學教學脫離實際的現象正在得到改變,創設情境越來越受到重視,并且成為數學教師精心設計的重要部分。但實踐中也存在諸多的問題:(1)不符合學生的需求,情境設置與學生實際不符,過于追求教學的情境化,使學生久久不能進入學習狀態。(2)與數學知識思想方法不匹配,設計的情境是偽包裝,過于復雜,引不對題,情境沒有與所授數學內容相匹配,反而使學生茫然不知所措,妨礙了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缺乏可行性。(3)沒有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情境與課堂教學沒有實質性聯系,情境的應用不充分,學生的思維參與不足等。
二、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基本要求
(一)注重有效性
情境創設應體現有效思維,應關注課堂效率,要在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方面多下工夫。
(二)關注學生的參與度
情境要貫穿教學的主要過程,提高學生思維參與的深度和廣度。
(三)重視過程性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感知出發創設學生易理解的情境,讓學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過程,應力避把簡單的知識用復雜的情境引入。
(四)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數學教學情境無論多么富有新意,多么生動有趣,多么扣人心弦,倘若學生不熟悉、不符合生活情理,或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的都應“隱痛割愛”。
三、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
數學情境的創設要從學生學習實際出發,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情境,啟發學生思考,不能為了情境而情境,把教學情境的創設當作是一個教學的環節,而不是教學的需要。從教學目的上看,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是為了引導學生的學習思考和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關于250是多大的數的教學中,學生很難從單純的數字上理解250是一個多大的數,可以用多媒體創設一個把對折五十次以后的紙一頭放在地面上,另一頭連接到月球上,學生才能明白250的長度。
從教學目標看,創設教學情境目的在于引發學生對250這樣“枯燥”的數的學習興趣,讓“抽象”的數250形象化;從教學過程看,教學情境的關鍵點在于設問“用一張紙對折五十次,你們想想大概多厚?”將學生的思維引入考查數250的大小方面,在學生對計算250有了一定的興趣后,我們可以創設順著250的長度爬上月球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數學,讓學生對這個數的計算和認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高中數學是中等職業學生的主要必修科目,由于專業學校的學生本來數學的學習成績就不是很好,要讓他們學習高中數學有很大的難度。如何幫助學生學好數學,已經成為中等專業學校教學的一大難點。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合理地選擇學習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要結合中等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在活動中通過數學實踐活動提高學習效果。要從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學習實際出發,不能照搬普通高中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一是要避免教學內容難度太大,二是避免單調的課堂學習形式,要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根據教學內容設置教學情境,用教學情境,把數學的公式和解題過程用多媒體展示出來。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就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數學教學課堂的教學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為運用和創設高中數學教學情境提供了可能,也為高中數學教學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由于高中數學教學的特殊性和抽象性,決定了教學情境創設的重要意義,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蔡正芳.淺談高中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