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進入21世紀以后,信息技術發展越來越快,對社會各界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學生思政工作也迎來極大的挑戰,鑒于此,必須深入探析高校學生思政工作思路,從而引導高校學生更好地發展。
[關 鍵 詞] 新媒體;思政工作;思路;創新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5-0076-01
新媒體的發展使微博、QQ、微信、博客等新媒體產品在大學校園中得到普及,這給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帶來極大的影響,大學生在新媒體產品下能接受到各種信息,這些信息有好有壞,必然會影響到大學生的思想狀態,最終對大學生思政工作質量造成影響,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學生思政工作也應該注重創新。
一、新媒體在高校學生思政工作中的前景
在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形成的媒體形態便是新媒體,其包含數字報紙、數字雜志、手機短信、數字廣播、網絡、移動電視、桌面視窗、觸摸媒體、數字電視和數字電影等。新媒體是繼傳統的報刊、廣播、戶外和電視四大媒體之后的第五媒體。伴隨時代和科技的發展,微信、微博等逐漸出現,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幫助輔導員對大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屬于富含朝氣的群體,新生事物對他們具有較強的吸引力。隨著4G時代的到來,微信和微博這些新媒體均被大學生廣泛應用,并深受他們喜愛。針對該種現象的出現,輔導員應加以充分考慮,并將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尋找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方式和途徑,便于更好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學生思政工作的創新策略
(一)全方位提高輔導員媒介素養
在新媒體時代下,輔導員必須充分意識到新媒體在學生思政工作中的重要意義與作用。從當前實際情況看,大學生無疑是新媒體產品的最好接受者,他們通過新媒體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事物,要想更好地對大學生開展思政工作,輔導員首先要成為一個懂新媒體技術、會用新媒體技術的人,掌握新媒體信息的傳播形式、應對技巧等,并了解新媒體下思政工作的開展特征,這樣才能更好地成為輿論領袖,才能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高校輔導員需要全方位提高自身媒介素養,積極學習新媒體技術。
(二)多層次提高學生媒介素養
根據相關互聯網發展現狀研究顯示,在使用互聯網的群體中,學生所占比例較高,其主要是通過互聯網溝通、娛樂。目前,互聯網和手機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不管是在上課時間還是休息時間,大學生一直在互聯網上,“低頭族”成為當代大學生的形象寫照,并且網絡成癮問題在大學生身上顯得尤為明顯。此時,需要輔導員的引導,幫助大學生改變現在這種狀況。在引導大學生的時候,輔導員可用自身建立的新媒體平臺,還可開展線下活動等,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學生的線上學習生活,逐步增強大學生的自覺性。
(三)注重內容建設與夯實
當前,在大學校園中,多數輔導員通過新媒體這一平臺發布了一些富含權威的信息或是重要的信息,進而很好地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輿論觀。目前,新媒體平臺的發展呈現一種趨之如鶩的現象,如在網站比較火熱的時候,就建設網站,在網站還沒有建設好的時候,微博火熱起來,他們便放棄手中的網站,火急火燎地申請微博,就這樣只要出現一個比較火熱的平臺,就會立馬放棄手中現有的平臺,轉身撲向較為火熱的平臺。事實上,不管是哪個平臺,它們均有屬于自身的優、缺點,不是一個覆蓋另外一個,應精心做好相應的建設內容。
(四)注重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結合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看,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比較高,雖然對新媒體十分關注,但也從以往的盲目信任上升到理智對待的層面,對此,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學生思政工作時,要注重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的良好結合,利用微信、微博、討論會、講座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思想觀念。如果輔導員只看重線上教育,忽視日常宿舍走訪、學生談心等工作,那么很難真正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容易引起負面影響。同樣的,如果只看重線下教育,忽視線上教育,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也會影響思政工作質量。只有通過兩者的良好結合,才能有效縮短大學生和輔導員之間的距離,才能有效地提升思政工作效果。
新媒體是現代網絡技術不斷發展的新產物,對人們生活有極大的影響,同時對現代教育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要特別注重利用新媒體的優勢,積極創新、改革高校學生思政工作,利用新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讓高校思政工作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馬繼剛,胡軍衛.新媒體視閾下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明日風尚,2016(18):123.
[2]張忠哲.基于新媒體視角下的高校思政工作方法與途徑探析[J].新聞傳播,2015(22):142.
[3]相雯.新媒體視域下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工作形勢分析與策略探究[J].亞太教育,2016(3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