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項目教學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會計教學的興趣,讓學生能更好地去學習會計這個專業,學生可通過大量實踐去進行學習。就項目教學法在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模式探索展開探討。
[關 鍵 詞] 項目教學法;會計專業;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5-0105-01
一、何為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就是通過老師與學生共同進行一項項目工作,在進行過程中為共同的目標而去努力的一種教學活動。學生通過老師的指導對問題進行思考,然后進行一些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從而得出一些對項目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經常會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并且通過與老師的共同研究來完成這個項目。還能夠提出創新型的想法來解決問題,得出項目最終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項目教學能夠很大限度地帶動學生,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這個項目的完成。
二、現階段會計專業中出現的教學問題
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老師使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并且在思想上不夠重視,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實現缺乏一些理論性的指導。并且導致學生不能夠將自己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也制約了學生以后的發展。在教學的過程中總是注重最后的學習結果,而沒有注重讓學生通過實踐參與來發展他們的能力。因此,現階段推行項目教學的方式讓他們通過一些模擬學習和教學來提高他們的實踐應用能力,增強他們對崗位的適應性,還能夠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水平。
三、如何在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中加強項目教學法的方法
(一)確定相關項目
在項目教學法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統籌規劃,只有做好規劃,才能更好、更清晰地實現項目教學。要根據項目的難度做一個規劃,從淺顯的知識到較難的知識,這樣能更好地讓學生學習,能夠更好地筑建知識框架。教師要把握好項目教學的難易程度,并且針對學生自身水平去開展教學。教師是課堂中影響學生的關鍵。教師講課的質量影響著學生是否能夠認真聽課、認真學習。教師的行為有很多都能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教師的行為與學生的行為關聯十分密切。教師就像一盞明燈,引導學生的前進方向,教師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方向,使學生走向正途。因此,為了學生的身心發展,為了提高教育質量,教師應該注重自身的行為。作為教師,應當積極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按照課程的標準、教學內容的科學體系進行有序的教學、傳授知識和技能等基礎目標,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發展性目標的形成。
(二)進行實踐操作
選擇好合適的項目后,并且教授學生一些基礎知識后,教師可以組織實踐教學。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以讓學生能夠熟練地運用教師教授的知識為目的。為了更好地進行實訓教學,學校里也可以舉辦一些競賽,例如,每隔幾周舉辦一些會計比賽,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會計這個專業有更深的了解,對自己動手實踐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大賽也可以加強學生的交流,讓他們的交友更加廣泛。對會計專業來說,要計算大量數字,是非常枯燥的,而進行競賽能夠增強學生的興趣,也能夠極大地鼓舞學生的自信心。
知識來自于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因此,學校也可以組織一些學生到外面去運用自己所學的去幫助他人,看看學習了會計這個專業有什么用處,讓他們了解一下會計工作的單位,對這個專業以后的就業方向也有一個明確的方向。這些活動對學生有很大的用處,可以幫助他們端正自己的態度,對會計這個專業了解得更加清楚。在以前的學習中,學生學習的大都是理論知識,而通過會計實踐能夠幫助學生增長就業經驗,提前鍛煉學生的能力,彌補學生經驗不足的缺點。
(三)團隊合作
在進行實踐教學中,需要重視的還有團隊合作,教師可以在進行實踐前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進行團隊合作,讓學生自由分工,每個人負責其中的一部分,最終匯聚成一個整體。學生在實踐中進行分工合作,然后按照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進行操作,并且在小組中互相幫助,互惠互利,這樣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并且能夠很好地彌補學生的不足之處。教師可以模擬企業中會計職業需要工作的流程來讓學生進行操作,使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的知識進行實踐操作。教師可在學生實踐操作后,根據學生的表現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教師要做到公平、公正以及公開的測評原則。這能很好地激勵學生去學習,并能夠實現共同進步。
項目教學法對教師來說是一項挑戰,它對教師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操作上要求教師有較高水平,能夠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教師自身要有足夠的實踐經驗,能夠熟悉企業的工作過程和經營過程。因此,項目教學法也要求教師不忘學習并進行實踐操作。
綜上所述,項目教學法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會計這個專業,通過大量實踐操作能夠讓學生獲得大量操作經驗,并充分提高學生對會計專業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李謹瑜,柳德玉,牛震乾.課程改革與教師角色轉換[M].中國人事出版社,2013.
[2]施金影.項目教學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應用的思考[J].會計之友,2014(4).
[3]田原.項目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與探討[J].經濟理論研究,2014(11).